(熱門)人生大事觀后感15篇
觀看一部優(yōu)秀作品之后,我們會受益匪淺,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每個觀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樣的感受與想法。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生大事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生大事觀后感1
如果我們向漫長又短暫、珍貴又潦草的人生發(fā)問:何為此生之大事?沒有人會告訴我們答案,因此人們總在努力追尋。童稚小兒之大事乃父母是否同意吃塊雪糕;莘莘學(xué)子之大事乃千軍萬馬的高考;普通的成年人之大事乃工資幾何是否可養(yǎng)家糊口;國之棟梁之大事乃遠大理想鞠躬盡瘁建設(shè)國家……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當(dāng)時當(dāng)?shù)厮J為的大事,只是當(dāng)我們面臨生死時,才知人生除死無大事?墒,道理總是知易而行難,大多數(shù)人不過都是“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罷了,就像影片中圍繞“上天堂”而發(fā)生故事的那些人們。
莫三妹,是武漢街頭一個三十來歲的街溜子,成天垮著臉,叼著煙,披著花襯衫,踢拉著一雙拖鞋,滿口都是“老子”。他曾經(jīng)的人生大事是和前女友結(jié)婚,當(dāng)他終于拿到房本跑去跟前女友說時,前女友卻跟好兄弟在一起了;他曾經(jīng)的人生大事是賣了上天堂,重新做個生意,卻終于還是經(jīng)營了上天堂;他曾經(jīng)的人生大事是為了賭一口氣,立誓在一個月內(nèi)攢足三十萬來買父親的房子,最終客人的家人突然出現(xiàn)并砸了場,打進了警察局。電影的前半場,三妹的人生大事如一場鬧劇。
其他的人物亦是如此。三妹的前女友背叛了三妹,想去過更好的生活,最終丈夫喝酒出了車禍死了,還死無全尸;小文的母親少年叛逆,生了孩子,去了國外,卻坐牢,失去了母親和女兒;三妹的姐姐離了婚,在照顧父親;胖子和白雪雖結(jié)了婚,卻還是住在一間小破房子里,和三妹一起開著生意冷清的店;小文更是從小只有外婆疼愛,有著冷酷自私舅媽,被媽媽拋棄的.孩子……他和他們都是被生活嫌棄的人。
但是生活不會讓一個人一直在谷底,它給了絕望中的人們希望。小文給骨灰盒畫畫,反而安慰了失去女兒的父母;三妹送小文上了幼兒園,小文幼稚可笑的畫反而讓三妹懂得了職業(yè)的意義;三妹女友跪求三妹幫她為老六縫合,三妹用一瓶白酒收買了他父親,這是三妹本來不愿意做的事,反而調(diào)和了父子的關(guān)系,懂了殯葬行業(yè)是對活人的慰藉;三妹父親離世,三妹搶來骨灰倒入煙花里放出,做事離經(jīng)叛道,反而完成父親言里說的“葬禮體面且不費錢”,讓人生升華。電影的后半場,讓人們跟著三妹和小文哭哭笑笑,懂得了人生。
這部影片,以普通人的視角,描寫了殯葬這個特殊的職業(yè)。老莫是影片中的靈魂人物,是個有點神圣的人,看上去卻有點可笑。影片中的三妹、小文、白雪、胖子、小文母親最終都坐在上天堂門口,抬頭瞧著天上的星星。似乎告訴我們這些普通的人都是沒有著落的人,湊合一起過也沒什么大不了。
總而言之,我認為《人生大事》的故事對在生活中掙扎的觀眾來說,正確面對和探討死
亡是為了更好地活著,更好地面對未知的生活,更好地愛自己和愛別人。眼前,這才是我們的人生大事。
【20xx電影《人生大事》觀后感5篇】相關(guān)推薦文章:
人生大事觀后感2
去電影院的路上,老爸問我:“今晚看啥電影?”我答:“人生大事!痹賳枺骸吧蹲邮侨松笫拢俊蔽掖穑骸吧退!边@是我第一次帶爸媽看電影,看了一部殯葬題材的影片,相信他們也是印象深刻。雖然影片圍繞冷門的殯葬行業(yè)展開,但卻并不讓人感到陰冷和恐懼,因為它講述了一個溫暖的故事。
首先談?wù)劇度松笫隆愤@部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倒霉殯葬師大叔和一個可憐孤兒的故事。詳細點說,就是時運不濟的殯葬師男主(莫三妹,人稱三哥)拉走了女主(小文)剛?cè)ナ赖耐馄,小文從此為找外婆纏上了三哥,之后發(fā)生了種種意想不到的事情,這個過程中有歡笑、有痛苦、有憤怒、有成長,也有對生命意義的探索,久而久之,痞里痞氣的三哥對小文開始莫名地心疼和愛護,并收養(yǎng)了她。通過撫養(yǎng)這個可愛的小姑娘,三哥的人生也出現(xiàn)新契機。男女主雙向救贖,影片笑點和淚點齊發(fā)。溫暖的電影、溫暖的情景、溫暖的家人。
接下來談?wù)動捌凶屛矣∠笊羁痰那楣?jié)。三哥的父親去世了,為了完成父親最后的囑托——為他辦一場特別的葬禮,三哥將父親的骨灰制作成了煙花,在夜空中綻放,讓“挫骨揚灰”變成了“生如夏花之絢爛”。然而,煙花再美也只不過是一瞬間,像極了人的一生,從出生到長大,到成家立業(yè),再到老去直至死亡,大部分人窮極一生都在奔波勞碌,到頭來發(fā)現(xiàn)人生恰如一場煙火,什么也帶不走,什么也不曾留下。所以,人啊,既然是哭著來的.,一定要笑著走過這一程。
第二個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是影片的一開始,小文的外婆去世了,三哥為她整理遺容并帶她去火化。此后,小文一直追著三哥問:“我外婆呢?”忍無可忍的三哥向小文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告訴她外婆被燒成煙飛到空中去了,變成了天上的星星。所以在小文眼中,死亡就成了裝到大盒子被燒成煙,然后煙又變成了天上的星星,可以一直陪伴大家。在小文的認知中,人死后變成了星星,殯葬師成了“種星星的人”,死亡好像也變得溫暖了起來。
影片還有很多不錯的情節(jié),為了孩子倉促送走老人、為了事業(yè)遺憾送走幼女、為了錢送走自己等等,真實、搞笑又發(fā)人深省,是一部值得和長輩一起觀看的好影片。
“人生就像一本書,你翻到最后一頁才知道,有的人是句號,有的人是省略號。人生,除死,無大事。”當(dāng)下,我們要做的,是珍惜身邊人。當(dāng)懷念故人時,抬頭看看天上,只要你相信,他們就在那里陪著我們。
人生大事觀后感3
尋常,人們都說“人生百味”?晌覅s觀看到,百味中,多半都沒有淡這一說法。淡,或許在許多人看來,它是平淡無奇,是孤獨孤獨,是沒有任何性格的人,感受著沒有任何感覺的事,直至最終的死亡。
我就有一共性格特殊內(nèi)向的“淡”朋友?墒俏抑,他并不是在過無趣孤獨的人生,只是他選擇去悄悄地感受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而已。有人不就說,“寧靜和安靜的心靈,往往總比急躁的心靈更簡單傾聽這個世界”嗎?有些人,外表像一灣安靜的湖,可是假如你往湖面下去探究,有可能發(fā)覺下面還隱蔽著一片海洋,海洋里深藏的事物,遠超于你的認知。是的,就算有人真的曾經(jīng)坐在一個無人的角落,感受著他自己的孤獨,這不也是另一種獨特的酸味嗎?
每種性格,每種味道,都有它獨特的特性。
我就擁有特別活潑的性格,我卻認為,我比寧靜一些的性格更身臨其境地觸遇到了這個世界呢。哈哈。物各有性而已。糖很甜,但是吃多了就會膩,而且簡單得一些病。橙子是酸的,但它補充得了大量的維生素C,避開了許多人的壞血病。
人的一生,不該只嘗一種味道,更不該都是一種風(fēng)味,F(xiàn)在我們經(jīng)受的,不管是甜還是苦,都是我們一生必需要嘗的東西。
只有當(dāng)你渴時,你才能從沒有任何味道的“淡”水里感受到豐富的.味道。懂得了這點,一次又一次“挫折”的苦,就可以使你更加努力去克制。我的羽毛球,一開頭滿懷期盼,接著就是經(jīng)受挫折、再接再厲、差點放棄、看到盼望、再次失敗,努力拼搏、再創(chuàng)高度,又遇挫折,走向突破,再次挫折……這真是羽球人生帶給我的百般的“有滋有味”。但是,幾年如一日的羽毛球訓(xùn)練,才是我感受到最常態(tài)的“淡”味道。
我的偶像超級丹,他終將退役。人生輝煌過后或許就是落寞。之后年老,死亡。對,死亡,這是生命最終必需回歸的淡了。問題不是淡了,是你在你的生命海洋中有沒有體會過更新穎的味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并不是全是為了簡潔去享受。探究和體驗到更新穎的味道,你才會自然享受它。這種享受和內(nèi)在體驗才最奇妙。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來說明什么人生大道理。只是我覺得,人生百味里,在一切歸于“淡”之前,可以先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體會該體會的味道。這樣死了,會沒有圓滿。由于這個時候的死亡,才不是蒼白無力的“淡”。不是生命的句號,而是給自己的人生雜入了百味的省略號……
人生,就該酸甜苦辣咸淡,多味調(diào)和,才能共存相生,百味紛呈。
人生大事觀后感4
《人生大事》,故事圍繞殯葬師莫三妹和失去外婆的孤兒武小文展開。莫三妹在一次出殯中,遇到了武小文,小文的出現(xiàn),也意外地改變了莫三妹對職業(yè)和生活的態(tài)度,同時,影片也帶給我以下啟示。
近期內(nèi)熱映的口碑大片電影《人生大事》,聚焦國產(chǎn)院線幾乎從來不敢觸碰的殯葬行業(yè),將殯葬題材引入了大銀幕。影片塑造了一批以殯葬師“三哥”為代表的,既具有俠義心腸江湖氣又具有溫暖柔情煙火氣的殯葬從業(yè)人員者形象,也因此引發(fā)了社會對殯葬從業(yè)人員的關(guān)注。
原來,我們是種星星的人。影片中,小文一句,“我爸爸是種星星的人”,讓我感動的一塌糊涂。原來,我們的職業(yè)是一份這么浪漫的職業(yè),原來,除了殯葬師,我們還有另一個名字——種星星的人。我們這一行,近些年隨著社會的逐漸關(guān)注,外界對我們開始接納與包容,但在公眾場合,我們還是有些不敢大聲又自信地介紹自己是殯葬人,怕他人忌諱,就像影片中莫三妹一開始對殯葬師這份職業(yè)也是自貶自棄的,其實歸根結(jié)底是我們自身還缺乏自信,我們?nèi)鄙倭藢@份職業(yè)的認同與堅定。種星星的人,多美的詞,溫暖中又給我們這群殯葬人帶來足夠的'認同與力量。
把逝者當(dāng)作是自己的親人來做服務(wù)。小文聽到病逝的小女孩會像外婆一樣被燒成煙,于是她在骨灰盒上作畫,畫了很多星星去陪伴她,讓小女孩的父母感動的一塌糊涂,鞠躬致謝。三妹的父親送走每一個人也都會記錄描述,因為他尊重喪葬,希望給逝者最好的服務(wù)。曾經(jīng),在心中我也對逝者產(chǎn)生恐懼,但在給外婆守靈時,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不害怕了,我也明白以后我也不會再恐懼了,因為只要我把逝者當(dāng)做是自己的親人,我就不怕了。原來要做好溫情撫慰,貼心服務(wù),我們首先就要把逝者當(dāng)作是自己的親人來做服務(wù)。
人生除死,無大事。人生除死,皆是大事。面對生死,其他的一切都微不足道。只要活著,所有的事情都有機會去完成,所有的不如意都不值一提,所有的遺憾都有可能挽回。人生沒有標(biāo)準答案,珍惜當(dāng)下永遠是最優(yōu)解。每年殯儀館的野花都開的格外燦爛,這里送走了一位又一位逝去的生命,但看到如此安靜綻放的野花,又會讓我們更加去敬畏生命,活在當(dāng)下,珍惜當(dāng)下。影片中,三哥收養(yǎng)小文并給小文親生母親一個謀生的機會,外婆舞伴為幫助三哥提前給自己辦葬禮,逝去小女孩的父親拼盡全力去修好小文的電話手表……每一件都傳達出善良與感恩,正如單位每次開會與學(xué)習(xí)時,領(lǐng)導(dǎo)總強調(diào)要心存善良,常懷感恩。影片結(jié)尾處,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我們作為殯葬人,離星星最近的人,我們會帶著愛、善良、感恩,更加熱愛我們的工作,熱愛我們的生活,活在當(dāng)下,珍惜當(dāng)下。
人生大事觀后感5
電影《人生大事》算是最熱的暑期檔電影了。電影一開頭便是小文外婆的離世,殉葬師三哥做著后事工作。本來小文和外婆相依為命,外婆的去世讓小文變成了孤兒。小文的叔叔從北京回來,叔叔想跟外婆多待幾日,而他的老婆卻不停催促他回北京,她絲毫不在乎小文外婆的去世。就連小文也不想留在家中。小文的叔叔尋不到辦法,只得將小文托付給三哥,從那以后,暴躁易怒的三哥開始從這個“小哪吒”身上感受到親情與歡樂。
但一位殉葬師又怎能避開“去世”一事?即使是活人的要求,他也照做!劇中最荒誕的情節(jié),是一位大爺找到三哥,請他為自己辦一場“皇帝”般的葬禮。三哥和他的.朋友們,以及臨時找來的各路“群演”,搭了戲臺、穿上戲服、賣力地哭,“戲”到高潮,老人的兒女找上門來,一場荒誕戲草草收尾。
原來,老人的兒女為了拆遷費吵到不可開交,這個老父親早已被他們遺忘。對老人的孩子們來說哪是什么大事啊,他們的大事是分拆遷款,又怎會將一個老人的去世放在眼里,不過是形式罷了。為自己辦葬禮,是老人苦澀的訣別。是想喚起兒女對老人的關(guān)愛!
三哥的爸爸也是殉葬師,但在他眼里,人生除了死亡,別無大事。人總歸都有一死,名啊利啊都是過眼云煙。正如老莫所說:“人生啊,就像一本書,哪一個都要翻到最后一頁。有的呀,畫上的是句號,有的呀,畫上的是驚嘆號;還有的畫上的是省略號。”
人死后會被燒成煙,飄到天上變成星星,而殉葬師們就是種星星的人;三哥說:“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彼,每一顆星星,都值得被好好珍藏。直視死亡是為了更好地活好當(dāng)下,更好地理解人生意義所在,生命的熱浪不會因死亡而消逝。
看了這場電影,我深深地感受到:死是大事,活更是大事!這也算是對人生的一種思考吧。
人生大事觀后感6
之前無意中刷抖音的時候刷到了《人生大事》這部電影就被其中的好幾個花絮深深吸引了,但遺憾的是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能去影院親身體驗觀看。所以本次部門活動能和綜服部的姐妹們?nèi)ビ^看這部電影,感到特別的慶幸呢!
在沒有完整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光看片名,你可能會覺得它是一部勵志大片又或者是一部家庭美和劇。因為在我們看來,成家立業(yè)、事業(yè)有成才是“人生大事”,可看完這部電影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些所謂的“人生大事”在生老病死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很喜歡電影里面老殯葬師臨終前的一句話:人生就像一本書,每個人都要翻到最后一頁,有的人是句號,有的人最后是省略號,人生除“死”無大事。這句話很好地提煉了死亡的分量,用來證明和詮釋死亡的,是更多鮮活的生命和自己生生不息的繼承。
電影里塑造的人物都是社會最底層的代表:莫三妹坐過牢,前女友還跟別人搞在一起懷孕結(jié)了婚;小文身世很悲慘,從小和外婆相依為命,直到外婆死了都不知道自己的爸媽是誰……就是這么兩個命運很糟糕的人因為外婆的死而有了交集,從一開始的各種嫌棄對方到后來兩人的依依不舍,劇情也始終貫穿著對生命的敬畏,不論生命在哪一站終結(jié),入殮師都會給死者最大的尊重,而這份尊重黎,承載著發(fā)自內(nèi)心的善意。電影里好多情節(jié)都歷歷在目:一個小女孩因病去世,他的父母傷心欲絕,最后因為小文在骨灰盒上畫畫的'一個舉動,感動了她的父母,也為莫三妹贏得了尊重:莫三妹頂著巨大的壓力,為給自己帶了綠帽子的出了車禍面目全非的前女朋友的老公進行遺體修復(fù),一開始他是極其不愿意的,甚至有點憤怒,但正是因為出于對生命的畏懼,他最終還是把遺體最大的體面留給了他的父母。
“人除死,無大事”。親情、愛情、友情在死亡面前顯得是那么的渺小。即使你擁有再大的財富,在“死亡”面前依舊蒼白無力。所以珍惜當(dāng)下,珍惜眼前的人和事,積極向上的過好每一天,愛護好你的家人朋友和親人!
人生大事觀后感7
昨天晚上坐在樓下抽煙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了朋友跟我推薦了最近的一部電影,叫《人生大事》。想了想自己自從去年10.16開始就再也沒有走進過電影院,于是欣然買票,決定今晚去看。
影篇名叫《人生大事》,在整個敘事過程中也多有提及。導(dǎo)演或許是想通過人物之口表達一種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即除了死亡便都是云煙。這與《蘭亭集序》的“死生亦大矣”有異曲同工的感覺,只是一個只強調(diào)結(jié)束,一個還強調(diào)了開始。
除此之外,我覺得比較出彩的地方是兩個與血緣、感情有關(guān)系的片段。所以我戲稱這部電影不該叫《人生大事》,應(yīng)該叫《愛、血緣、送葬人》。愛就不必解釋,這部電影包含了父母對孩子的愛,孩子對父母的愛,血緣在下面的文字里我會予以解釋,送葬人是男主的職業(yè)。
為什么和血緣有關(guān)呢?我覺得血緣這個問題在電影里進行了模模糊糊地講述。影片最后,小文的親生母親來尋找小文,三妹就將小文送了回去。在這里我就想到了一個問題,生和養(yǎng),這兩種恩情到底哪個更重要。為什么親生母親來尋找時就要將孩子送出去,難道孩子的意見不值得詢問亦或是一天養(yǎng)育責(zé)任都沒盡過的人,可以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嗎?
當(dāng)然,影片中對這個問題沒有進行深入的探討,而是在最后以小文親生母親加入了三妹這個團隊來圓上生和養(yǎng)之間的矛盾。但是這并不能阻止我去探討這個問題,也就是血緣上的父母和感情上的父母到底哪個更重要。
我個人是傾向于養(yǎng)大于生的。
其實影片對血緣關(guān)系還有很多描述。比如男主和父親吵成那個樣子,最后由于小文的牽頭以及兩個人之間確實有著生養(yǎng)關(guān)系,所以兩人才能重歸于好,父親也終于開始認同了男主。當(dāng)然我覺得這段處理得還不錯,包括男主的父親承諾,只要小文喊他“爺爺”他就愿意幫這個忙。這都能體現(xiàn)出老人對血緣以及傳承的重視。
說回片名,《人生大事》。在影片開頭就通過了小文姥姥的去世和小文表哥要去北京考試作為了一個矛盾點。老人去世,是大事,去北京考試爭取機會,同樣也是大事。對矛盾的集中點,也就是小文的舅舅身上。是留在家里陪母親的遺體,還是去北京陪孩子考試。當(dāng)然最后選擇的是陪孩子考試。這仿佛表現(xiàn)了在我們心里,對下一代的感情總要比對上一代更厚。
啰里啰嗦寫了很多,仿佛想用分析的刀將這部電影解剖開來一樣。但是我想,電影是應(yīng)該用心去看的,去感受情感的共鳴。這種分析只是一種看后的思考罷了。在影院時,我也投入到了人物的世界中,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的悲歡離合。
電影的整體敘事過程中還有兩單男主接到的生意,其實都可以討論一下。一個是家中的小孩由于心衰去世,而父母總是忙于事業(yè),在孩子住進病房之前沒有進行太多的陪伴,到最后追悔莫及。另一個是老人由于獲得了拆遷款,家里一直在鬧,于是乎決定自己將拆遷款花光,為自己辦活人的葬禮。兩者都表現(xiàn)出了當(dāng)下的一些矛盾。還有在收養(yǎng)小文后,幼兒園老師覺得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上心,說再忙也應(yīng)該過來抽時間陪孩子。
前兩個小故事就不展開了,表現(xiàn)得還是非常直白的,但是最后一個陪孩子的,我覺得還是應(yīng)該展開一下。主要是自己曾經(jīng)去過農(nóng)民工子女比較多的幼兒園當(dāng)志愿者。
我們當(dāng)然承認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能起到非常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父母們并不一定有那個能力、經(jīng)歷、時間來陪伴孩子。這個真的是,很復(fù)雜的一個矛盾。誰都希望能陪孩子長大,但是有的時候生活真的很殘忍。就像留守兒童一般,出去打工,孩子得不到陪伴,不出去打工,孩子的生活條件得不到保證。這些問題不是說說就能解決的。
大概就是這樣吧。電影是好電影,值得一看。所有的思考,都是由這部電影啟發(fā)來的,在看電影的過程中,還應(yīng)當(dāng)去尋求共鳴,這才是對它的尊重。
人生大事觀后感8
一場電影,五次落淚。演繹的是故事情節(jié),看到的是生活經(jīng)受。一部關(guān)于親情和死亡的電影,讓人看到了世間冷暖。
孤兒,被愛,被嫌棄,被憐憫,被折騰,最終傾盡全力找回自己想要的生活空間,多么勵志又可憐的成長經(jīng)受。
男主角的生活不簡單,也同樣經(jīng)受著不被愛,不被重視,被拋棄,被嫌棄,被疑心,被損害,孤獨且沒有目標(biāo)的人生,幾乎談不上有意義。
但是上天總會挽救一個和善的人,安排一個可以看得見的小孩子消失在他的生活中,最終獲得救贖的是兩個惺惺相惜的生命。
第一次流淚【相互嫌棄,彼此治愈】
父母子女就是這樣,他們都有獨立的個體。電影《人生大事》一開場就上演了一場追與追不上的故事,一覺醒來,小姑娘就追不上外婆的腳步了,一不當(dāng)心,小姑娘連外婆的影子都追不上了,于是小姑娘去追那個帶走外婆的人。一路上那種舍命的勁兒,那種可怕失去的感受,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忘我的奔馳,我淚奔了。
沒有別的,由于我也是從小和外婆一起生活的,我的每一次蛻變和成長,都在外婆的眼里嘴里心里……
所以我許多年都可怕自己追不上外婆,所以舍命的靠近,竭盡所能的調(diào)整自己的步伐和距離靠近外婆,其實就是可怕有那么一天像電影里的小姑娘一樣,什么都追不上。
男主角固然嫌棄這樣一個惹事兒麻煩的`小女孩,由于他已經(jīng)看慣了生老病死,當(dāng)下的一切無非就是日常工作中的一個小局部,太正常不過了,習(xí)以為常就會麻木,麻木就會厭倦,厭倦就會讓生活變得平平無奇,直至感受不到生命的意義。
正是這樣兩個相互嫌棄的人,可能才是最能治愈彼此的人,也許這就是以前學(xué)習(xí)到的負負得正吧。
還是那句古話“有的童年治愈一生,有的童年需要一生來治愈”。
其次次流淚【生活的重心和生命的意義】
作為男性,有時候感覺全部的一切都是重心,工作、升職、賺錢、社交處處都是重心,唯單獨己不是,從來都在勞碌和奔波,從來都沒有停下來想過自己,重心太多了,生命反而沒有了意義。
賺了許多的錢,生命沒了;工作努力做到了極致,親情友情愛情沒了;忙勞碌碌爭分奪秒為他人,自己沒了。
電影后半段,男主角把小女孩送走,在雨中狂追出租車的時候;男主角送完小女孩又得知父親去世消息的時候;小女孩自己找回來,說出男主角的家庭地址的時候;好幾個段落都讓人淚奔,那種失去感、獲得感、那種掙扎、無助、傷心、恐驚、喜悅,都讓人不得不淚流滿面。
人生大事觀后感9
電影故事是以喪葬行業(yè)展開的,讓我很自然的想到——可能葬禮或者如何有體面的離開就是人生大事。但就像電影開頭所展現(xiàn)的那樣,死亡,是人人所避諱但終要面對的話題,就像醫(yī)院北面的喪葬店,只是看著冷清而已。
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因不能接受外婆的死亡,陰差陽錯得跟隨主角從事喪葬工作并且最終接受事實、相互照顧的故事。聽上去有些無聊,但隨著劇情的推進,我感受到了電影傳達給我未曾想到的——死亡雖然應(yīng)嚴肅面對,但可能也真的就不過如此。
例如將喪葬店安排在狹小熱鬧的胡同里,兩邊是婚慶店和理發(fā)店(好像是),初看是這么格格不入,雖鄰里間偶有摩擦,但最終也都接受并相處融洽,讓我感覺它不再那么礙眼了;雖然葬禮貫穿了整個電影,哀傷的情感是逃不過的,但我也能感受到了每一次的`葬禮的形式以及它所帶來的沉重感都有所不同;還有一些其他的事件,雖然有些戲劇性,如兩個主角間的相互救贖、女友的離開、朋友的結(jié)婚等等。
這些都讓我慢慢感受到,比起未來要面對的死亡,可能我們當(dāng)下才是真正的人生大事——與其擔(dān)心未來,不如好好生活,自我照顧,對自己負責(zé)。
回想起之前看過的一些探討與死亡相關(guān)的電影,比如入殮師、尋夢環(huán)游記、百鳥朝鳳等,雖然這部和它們有些差距但故事的背景更讓我熟悉,而且現(xiàn)在我才發(fā)現(xiàn)它所表達的好像也都是為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入殮師講的是關(guān)于這個職業(yè)的故事,讓人們探尋工作的價值,任何工作都值得被尊重和認真對待,生活也應(yīng)是如此;尋夢環(huán)游記是說一個人的社會性死亡即當(dāng)現(xiàn)實中沒有人再記得你時你才算是真的死去,也是告訴我們要好好生活,值得被他人記住。
電影結(jié)束后我在想,我的人生大事是什么呢?可能人生的各個階段不同吧。那我現(xiàn)在又在意的是什么呢?
人生大事觀后感10
人生兩樣苦,生離與死別,人生道路千萬條,但最后指引我們成功的只有一條。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不同的,都要經(jīng)歷風(fēng)雨過后,才會有彩虹出現(xiàn)。
電影《人生大事》這部片子,不是讓我們看 “透”死亡,而是看完可以讓人很平心靜氣的看待生死,靜下來,慢慢生活,慢慢思考,反而像是知曉“向死而生”的哲理,我們循序而“生” ,真正的去愛,去感受也付出溫暖。珍惜當(dāng)下、珍惜眼前人,人生并沒有太多的來日方長,總有那么一個人陪了你一程,卻陪不了你一輩子。"
人的一生,總會經(jīng)歷各種各樣的事情,酸甜苦辣,生離死別,它們都是人生道路中不可少的部分。人生除生死無大事,在生活中生活中應(yīng)該保持一顆樂觀的心態(tài),在磨難中成長,心愈挫愈勇,超越自我,于是,磨難變成了財富,成長中的痛,也成了我們?nèi)松凶顚氋F的經(jīng)歷,在逆境中堅強面對,磨難就會變成“金子”,你想得到的,都會在這些經(jīng)歷中凸現(xiàn)出來,然后成為現(xiàn)實,人生就會變得有價值。
平常,人們都說“人生百味”?晌覅s觀察到,百味中,多半都沒有淡這一說法。淡,或許在很多人看來,它是平淡無奇,是孤獨寂寞,是沒有任何性格的人,感受著沒有任何感覺的事,直至最后的死亡。
人的一生,不該只嘗一種滋味,更不該都是一種風(fēng)味,F(xiàn)在我們經(jīng)歷的`,不管是甜還是苦,都是我們一生必須要嘗的東西。
只有當(dāng)你渴時,你才能從沒有任何味道的“淡”水里感受到豐富的味道。懂得了這點,一次又一次“挫折”的苦,就可以使你更加努力去克服。
人生,就該酸甜苦辣咸淡,多味調(diào)和,才能共存相生,百味紛呈。
人生大事觀后感11
這是20xx年,我第一次走進電影院去觀看電影,看到抖音上以及這部電影的評價是非常好,所以呢!也是特別好奇的并帶著一些自己想法走進了電影院。
整體電影下來的感觸就是,人生除了“生和死”其余的都是小事。
剛開始是小女孩從睡夢中醒來,怎么也叫不醒自己的外婆,也許對于小朋友可能是外婆睡著了還沒有醒,但是并不知道外婆已經(jīng)離開,其實這個點是非常感觸的,但是沒有感觸到我,也許跟自己的成長有很大的關(guān)系,長這么大我沒有見過自己的外婆長什么樣子,甚至連記憶都沒有,所以沒有辦法讓自己有共鳴。
其實我挺佩服三哥的爸爸,雖然說他對孩子是以嚴厲的,但是這也是一位父親對自己孩子的愛,在他爸爸去世后所留下的信,挺佩服一位父親的偉大,知道自己隨時都會離開在寫信的時候,那種對孩子的愛,讓他的孩子去猜自己想要以那一種方式離開這個世界,這一點自己是非常感觸的。
也許是自己活得太過于人間清醒了,有得時候自己也會在想如果那一天自己要是要離開了,會選擇一種什么樣的方式呢!又有多少人會記得你,又有多少人會為你難過呢!又有誰會為你哭泣!
這是我看完這部電影最想要問自己的一個問題,也許是自己想早了,但是人活著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只是以后會遇到的'問題提前想了而已。
最后說說小女孩吧!這么小小的年紀演技爆棚,其實這反應(yīng)出有一個負責(zé)任的父母和家庭是非常重要的,大人不能因為自己所犯的錯誤留給一個孩子來承擔(dān),應(yīng)該給一個孩子有一個愛的、健全的家庭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人生我們是子女、未來也會是孩子的父母,更應(yīng)該讓我們的生活多一些愛,愿我們未來都能生活在愛里。
人生很長、好好體驗,讓愛充滿生活。
人生大事觀后感12
昨日上午同學(xué)選了4D電影《侏羅紀世界3》,我則選了看起來不那么鬧騰的《人生大事》。
初聞其名,我聯(lián)想到古人的四大樂事:久旱逢甘霖,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看完電影,個人認為,名字改為《種下滿天星》,或是《種星星的人》,可能更妥帖。
電影用的是四川方言,莫名有些親切。
主角名字是莫三妹(朱一龍飾演,孫大圣),實際是三哥。另一位主演是小文(楊恩又飾演,哪吒),父女情深。
電影中的哪吒,孫大圣,有傳統(tǒng),也有童趣。
電影中討厭的舅媽,懦弱的.舅舅,木偶般的哥哥,讓人反省現(xiàn)實生活中的麻木。
幾處哭點,止不住的眼淚,也只是聯(lián)系到自己的親人,心有遺憾的映射。
看電影,何嘗不是觀自己?
死是人生大事,但人生處處的過程,其實也是結(jié)果。
且蹲下身來,沉下心去,保持善良,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人生大事觀后感13
朱一龍在電影中極具顛覆性地出演一位刑滿釋放的刑釋人員,江湖人稱三哥,三哥從事的還是游走于生死邊緣的殯葬行業(yè)。
殯葬師、刑釋人員、半道父女……選擇這樣冷門卻極具挑戰(zhàn)的題材,就連角色形象也來了個徹底的顛覆,這真的很朱一龍。不懼挑戰(zhàn)、喜愛冒險、拒絕被定義、不想呆在舒適區(qū)的他,又一次悄悄地用行動刷新了群眾對他的認知?甥}可甜、可剛可柔、可動可靜、可正可邪、可雅可痞……一龍千面,誠不欺我。
中國俗語本有“這世間除生死無大事”之說,電影《人生大事》四字隱喻的,想來跟生死二字也脫不開關(guān)系。由于世俗忌諱,從來沒有嘗試了解過殯葬行業(yè),現(xiàn)在想想,刑滿釋放的三哥,在監(jiān)獄里經(jīng)受了社會性死亡之后,又要在殯葬業(yè)面對真正的生理性死亡,日日在生死之間游走的他,對生和死會有什么不一樣的感悟?又會如何面對原本蒼涼慘淡的人生?他和半道收留的小女生又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
而由于海報里的'暖暖煙火氣和殯葬業(yè)給人的凄冷之感有著劇烈的違和感,也讓我不由想起用喧鬧溫情的方式敘述生死離別的《尋夢環(huán)游記》,這隱模糊約透露出來的蛛絲馬跡好像也在示意我,題材雖蒼涼清冷,故事卻仍可治愈暖和。
戲剛開拍,一切未知,然而期盼值已被拉滿。
人生大事觀后感14
葬禮,又被稱作是“兇禮”,是傳統(tǒng)五禮之一。中國傳統(tǒng)的喪葬文化講究壽終正寢,為死者穿衣,整理儀容,全死者體面!盾髯 ·禮論》中就提及“葬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奔椿钪娜藗円駥Υ咭粯訉Υ勒摺S捌度松笫隆芬詥试嵛幕癁榍腥朦c,將鏡頭指向武漢街頭市井之中,讓觀眾通過殯葬師莫三妹的一次次殯葬服務(wù)窺見人間溫情。
影片《人生大事》講述了刑滿釋放的殯葬師莫三妹因為孤兒武小文而改變對殯葬師這一職業(yè)的態(tài)度,開始正視生活的故事。眾所周知,中國人向來忌諱死亡,對死亡懷有敬畏之心。而影片《人生大事》呈現(xiàn)出來的更多的是對死亡的敬,而非畏,并且在敬死者的同時,也對生者給予人文關(guān)懷和繼續(xù)生活下去的勇氣。片中莫三妹因自小被人罵“吃死人飯”,在接手上天堂之前,對殯葬師這一職業(yè)懷有抵觸心理?赡迷谝詺浽釒煹纳矸萁舆B直面5次死亡后,整個人對殯葬這一職業(yè)有了較大改觀。這個從小飽受同齡人嘲笑,童年玩具是紙扎和喪葬用品,人生沾滿污點的邊緣人,開始正視殯葬師這一職業(yè),慢慢了解殯葬師的意義。并且以殯葬師的身份去保全死者的體面,彌補生者的遺憾,用自己的實際行為來詮釋對生命的敬畏,同時以濃濃的溫情治愈生者。影片從生者和殯葬師的角度來講述死亡,將人們從對死亡固有的恐懼和焦慮的狀態(tài)剝離開來,更多地呈現(xiàn)出親人對亡者的眷念以及生者對死者的尊敬。在描繪死亡的莊重的同時又給予生者希冀,傳達出每一個生命都不會因為死亡而消逝的信號;钪娜酥挥刑谷幻鎸λ劳觯谷幻鎸ι,才能將亡者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xù)下去。
“中國人的葬禮,其實是在治愈活著的人。”這是《人生大事》導(dǎo)演劉江江對影片中喪葬文化的詮釋。他用冷門的“冰葬”題材來講述人間溫情。影片中失去外婆的小文在看見莫三妹整理外婆遺容的時候,將莫三妹當(dāng)做壞人。她手持紅纓槍試圖趕走莫三妹等人。作為一個小孩,小文并不理解什么是死亡,她企圖用自己的辦法來保護外婆,卻被大人認為她是在搞破壞,所以她一次次被阻攔,最后只能看著外婆被帶走。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小文的外婆去世后,家人沒有給小文關(guān)于外婆死亡的任何溫和的解釋。對小文來說,外婆是她的全部,但在小文看來,外婆就這樣被“壞人”帶走了,而自己將要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成為舅媽口里的麻煩和累贅。那時的小文尚不明白死亡意味著什么,直到她通過手表拍照找到上天堂,在火葬場從莫三妹的口中得知外婆已經(jīng)“變成煙”沒了。這時候她的世界崩塌了,因為最愛自己的人消失了,再也不會出現(xiàn)了。這個殘酷而冰冷的事實對年幼的.小文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直到后來莫三妹告訴小文外婆變成了天上的星星,死亡的意義變得生動起來,冰冷的死亡被賦予溫度。小文抬頭望著天幕上的星空,聽著手表里外婆的聲音。那一刻,“人生大事”的筆畫也得以描摹,小文的內(nèi)心也得以被治愈。但被治愈的不僅是小文,還有莫三妹。這個生活一團糟的邊緣人物在擁抱小文的同時,也在治愈那個生活在灰暗童年里以紙扎為伴的自己。
在《人生大事》這部影片中,生死作為一個宏大的命題,在緊湊的情節(jié)和沖突中慢慢鋪敘開來。面對死者,殯葬師莫三妹以溫情的撫慰,來治愈生者和每一個觀影人。影片沒有過度的留白,小文外婆的喪事后是一個小女孩的喪事。影片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幕場景:一群從事殯葬行業(yè)的人,圍在小女孩的病床旁,而這個小女孩正處在彌留之際。可想,忌諱死亡的父母在女兒垂危之際見到殯葬師,不亞于是在心口上再剜上一刀。主人公莫三妹通過小文與亡者父母的共情而得到這一單,但當(dāng)時莫三妹并沒有意識到殯葬師的意義,他將訂單拍照交給父親,這時候他的這一行為可以說是功利性的。但是莫三妹在女孩父母接過五彩繽紛的骨灰盒時,她楞住了?粗寢屩讣咨系漠,看著女孩媽媽擁抱小文的身影,莫三妹的內(nèi)心也開始動容了。那一刻,生與死不再宏大,而變得具體而清晰,莫三妹送五彩斑斕的骨灰盒的“無奈之舉”以特殊的人文關(guān)懷撫慰了女孩父母的哀思。接著莫三妹開殯葬界的先河,給生者辦葬禮。鬧劇結(jié)束后,被兒女訓(xùn)斥的頹廢老人所說的話,讓莫三妹對于生死有了新的思考,同時也使觀影人陷入沉思。在現(xiàn)實生活中關(guān)心老者似乎正在被一些人所遺忘,但卻在影片《人生大事》中被人拾起;钊嗽岫Y之后,緊接著莫三妹又迎來了另一場不一樣的葬禮,前女友丈夫的意外離世。莫三妹因曾經(jīng)的“仇人”向父親低頭。為亡者整理儀容時他的心態(tài)不知不覺開始變化,死亡開始呈現(xiàn)出其該有的莊重。殯葬師莫三妹在對待曾經(jīng)的仇人的態(tài)度與對待其他亡者無異,那正是殯葬師的慈悲和溫情。從父親口中得知二哥的故事,莫三妹對于殯葬師的理解漸漸深刻。為了一個死人,莫家沒了一個活人。二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殯葬師,莫三妹對二哥的嫉妒之心慢慢轉(zhuǎn)變?yōu)樽鹁。亡者已逝,但亡者的志向在殯葬師莫三妹身上永存。最后面對父親的亡故,莫三妹徹底的對殯葬師職業(yè)下的人生大事有了思考,進而明白人生除死無大事。作為殯葬師,面對死這一人生大事時,要不忘對亡者和生者賦予溫情的人文關(guān)懷。
中國的孝文化下,殯葬從來不是禁忌,他滿懷人性溫暖和終極關(guān)懷。殯葬往往意味著死亡,充斥著悲傷,而婚慶截然相反!度松笫隆返溺R頭中一直著重書寫矛盾,以及溫情與荒誕的割裂感,從而在矛盾與割裂感中突出溫情關(guān)懷。鬧市區(qū)的上天堂與對面的婚慶店僅一墻之隔。紅白色彩的強烈對比中,婚慶店老板娘與莫三妹的矛盾讓人無法忽視。作為殯葬師的父親與混混莫三妹之間的矛盾也幾乎貫穿整部影片。生與死的矛盾在片名《人生大事》四個大字上便極盡體現(xiàn)。全死者體面而自己卻不得體面的矛盾也時時刻刻得以在影片中演繹。莫三妹與父親之間的傳承和妥協(xié),老劉與子女之間的畸變關(guān)系,無不呈現(xiàn)出現(xiàn)實生活里肉眼可見的,活人的生活困境。在一個又一個矛盾的堆疊中,戲劇化的荒誕情節(jié)與影片中的溫情場面似乎也散發(fā)出矛盾意味。這些矛盾突兀的呈現(xiàn)在片中角色和觀眾面前。片中人物的選擇或許會不同于觀影者的選擇,這些同與不同引發(fā)的深思構(gòu)成影片主題完整的續(xù)寫。影片給我們呈現(xiàn)出光怪陸離五光十色的世界,鮮明的紅白色彩碰撞,搖晃的鏡頭以及頻繁而快速的特寫,快節(jié)奏與慢鏡頭的更迭。這樣一個個荒誕的氛圍中,孝子的哭聲與變調(diào)的嗩吶,抬棺的號子與市井中人們的嬉笑怒罵,無不呈現(xiàn)出一種黑色的幽默感。這樣的幽默感沖淡了死亡的嚴肅,生與死在被放大的同時,生死以外的一切也在縮小。片中人們面對死亡的鄭重,面對生活的堅韌與包容無不是傳統(tǒng)殯葬人文關(guān)懷的結(jié)果。
《人生大事》以其極為濃郁的華夏文化以及特殊的文字符號來表達對亡者溫情的人文關(guān)懷。殯葬儀式、殯葬物品、以及與西游記相關(guān)的文化意蘊都是華夏特有的文化印記。片頭頻繁出鏡的上天堂,大胖婚慶店,以及老六經(jīng)營的母嬰店,這三個文化符號分別代表著死亡、結(jié)婚、新生這三件人生大事。每個人都終將經(jīng)歷死亡和離別這個人生大事,殯葬師的人文關(guān)懷可以使殯葬儀式充滿溫情,溫馨和溫暖。使殯葬儀式成為撫慰哀情,寄托哀情敬畏生命的過程。譬如星星是逝者的象征物、碗意為替死者開路、哭喪意為對亡者的哀思、紙錢、火盆、紙扎等意為給亡者送財、抬棺喊號意為護持送別亡者、佛珠意為護持、守靈意為守護亡靈。在殯葬儀式中每一個殯葬物品都有著其特殊含義,也滿懷中國人對喪葬的重視和對亡者的敬意。片中莫三妹抬棺時唱的振聾發(fā)聵的號子“日落西山了,老爺子最后一天嘍,眾人幫忙嘍!边@樣蒼涼的號子傳達出一種直面生命的感覺。隱含著殯葬師對生命的敬意,幫忙抬棺的人以及亡者的親人都參與在殯葬儀式中,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這些細節(jié)都表達出中國人特有的生死觀,以及對亡者溫情的人文關(guān)懷。
人生百態(tài)最是令人動容,人間溫情也使人難忘!度松笫隆分爻霈F(xiàn)了6場死亡以及5場喪事,小文外婆的喪事下,是子女的默然和麻木。舅舅身為人子卻不能守孝,面對小文有心而無力。舅媽責(zé)怪外婆死的不是時候,在莊嚴肅穆的死亡面前,她更為關(guān)心的是金戒指的蹤跡和兒子的比賽。這時小文的感情就尤為的珍貴。小女孩的父母因事業(yè)疏于照顧孩子,孩子去世之后再想彌補已追悔莫及。雖然特意定制了公主骨灰盒,但逝者已矣。小女孩媽媽最后將手上的發(fā)繩捆在了小文的頭上,那何嘗不是愛的延續(xù)?指甲上女兒的畫會漸漸消退,但女孩父母對女孩的愛則會隨時間流逝而更加濃郁,逝者難追,但生者卻仍要堅強。老劉的活人喪事雖然荒誕,但卻折射出現(xiàn)實生活中的無人養(yǎng)老的問題。因拆遷而獲得的意外之財,搞得家里雞飛狗跳,辦了一場葬禮被兒子斥責(zé)丟老劉家的臉。老劉低垂著頭坐在梯子上時內(nèi)心可能除了無奈更多的是凄涼。不妨想象若老劉就此死去,子女的哭孝又能有幾分真心?莫三妹作為殯葬師的胡鬧和老劉子女的對比下,殯葬師的溫情熾熱而難忘。前女友亡夫老六的喪事下,是父母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苦,是未亡人和遺腹子的悲痛欲絕。殯葬師莫三妹混混外表下的善,全了仇人死后的體面,又如何不讓人動容?隨著二哥死因的展開,莫三妹對殯葬師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過去執(zhí)拗的自己釋懷。父親的喪事教會了莫三妹安慰死者,尊重生者是殯葬師的真正價值,也讓莫三妹明白人生除死無大事,作為殯葬師,要以真情面對亡者,以溫情面對生者。
與其說《人生大事》是一部喪葬題材的電影,不如說是真實生活的寫照,是殯葬師溫情折射的日常。一些人評價該片結(jié)局倉促,快節(jié)奏與密集的沖突以及生硬的劇情帶來的觀感讓人出戲。但筆者看來這些都不應(yīng)該被歸類于缺點,影片節(jié)奏雖快卻流暢地將劇情展示清楚。人物情感的發(fā)展與遞進都符合規(guī)律。生離和死別的嵌入讓故事更加生動。以莫三妹處置父親的骨灰為例,死者為大,入土為安似乎一直被視為傳統(tǒng),莫三妹將父親的骨灰炸上天,被視為一種極其離經(jīng)叛道的做法,但深思這一行為,會發(fā)現(xiàn)此舉的意義。煙花上天對應(yīng)了上天堂,而煙花落下來恰好是落到水里,對應(yīng)了父親和二哥的重逢。煙花雖絢爛卻轉(zhuǎn)瞬即逝,不正印證著人生的稍縱即逝?要珍惜人生,抓住當(dāng)下?莫三妹的離經(jīng)叛道不正是殯葬師獨有的溫情關(guān)照?小文母親海菲的出現(xiàn)推動了劇情的發(fā)展,以及莫三妹與小文之間情感的遞進。莫三妹鮮明的性格也得以凸顯出來,他選擇送走小文是出于為孩子考慮,一意孤行的將自己認為好的強硬的遞送給小文,沒有征求小文以及小文養(yǎng)父母的意見。這不正與莫三妹父親的做法一樣?最終小文的親生母親海菲加入上天堂,完全符合傳統(tǒng)中國人對孩子的祝愿,讓孩子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環(huán)境。那么預(yù)期中小文與莫三妹未來相處將會出現(xiàn)的親情隱患也會消減。要知道殯葬師也是正常人,也要面對生老病死和結(jié)婚生子,殯葬師的日常和每個人的日常都一樣,他們只是比常人有更多接觸亡者和治愈生者的機會。
人這一生猶如趟水過河,濕了鞋襪,水沒腳踝。每個人都會到達彼岸。正如《人生大事》影片中所說,“人就像一本書,都有翻到最后一頁的時候,只不過有的人最后是句號,有的人最后是省略號!庇捌挠⑽拿小禠ighting up the stars》譯為點亮繁星,與片尾“天上的每一顆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相呼應(yīng)。就像大衛(wèi)·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單》中所說的那樣“這個世界上最后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于是,你就真正的死去,整個宇宙將不再和你有關(guān)!彼劳霾皇墙K點,遺忘才是。生者與殯葬師祭奠亡者,記住亡者,那么亡者便沒有消失。人死燈滅后保全亡者體面的殯葬師讓筆者窺見死亡不再冰冷,人間充滿了溫暖的色彩。
人生大事觀后感15
人生就像一本書,不管怎么樣都會翻到最后一頁,只不過有的人是句號有的是省略號。人生除生死無大事,人生并沒有太多的來日方長,總有那么一個人陪了你一程卻陪不了一輩子,珍惜眼前人。電影的劇情反轉(zhuǎn)比較快,有緊密連續(xù)的大笑,也能聽到周圍的抽泣聲,也有全程紅眼框淚濕的觀看的。到底什么才是人生的大事呢?在觀看完電影之后每個人內(nèi)心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三哥在劇中飾演的是殯葬師,這可能是讓很多人覺得不吉利的職業(yè),遭受到身邊的人不一樣的目光,就像劇中三哥隔壁的婚慶店一樣的。但是在小文的口中,三哥是種星星的人。對的,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即使我們明白星星的科學(xué)定義,但這也是情感的一種慰籍吧。三哥的生活一地雞毛,冤枉入獄,出獄后女朋友跟了別人,自己的努力得不到父親的認可,好不容易拿到手的房本也被洗得自己全無,愛情、親情、事業(yè),所謂的這些人生大事在三哥的生活里面沒有意見是順利的,直到小文的出現(xiàn),和父親的病倒,三哥這么多年內(nèi)心的不甘和倔強才慢慢釋懷,明白了父親對自己的良苦用心。沒有哪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兒女,只是展現(xiàn)愛的方式不一樣罷了。同時三哥也對自己的職業(yè)有了新的理解,明自白了自己想要的和內(nèi)心最重要的是什么。"
小文是整部電影里的靈魂,帶來了不少的搞笑片段,但更多的是催淚。沒有見過自己的爸爸媽媽,從小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從小文的第一個畫面就可以外婆很愛很愛小文,小文的哪吒造型和玩具豆角、火尖槍以及語音,都看出來外婆對小文的愛,外婆的離開,小文的世界都崩塌了,因為除了外婆沒有人成為她的依靠。但在尋找外婆那段時間里,三哥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以及小文的逐漸信任,兩人的生活都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彼此的情感也得到升溫。然而小文媽媽的出現(xiàn)打破了生活的寧靜,不得已的.情況下,三哥送走了小文,他在大雨盤陀的街道追趕著小文離去的出租車,以及小文丟失后回到家說的“我不會丟,我爸爸叫莫三妹,我家住在延江市雨花區(qū)槐安路七十三號”,這兩個情節(jié)不禁讓人淚目。愛與被愛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在電影的結(jié)尾,三哥的好友建仁和白雪的婚禮跨過鮮花和祝福,從婚慶店走到了隔壁的“上天堂”,這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婚禮,是跨過了眾多人群對喪葬業(yè)的歧視和誤解。三哥和小文更像是雙向的救贖,可能恰恰自己身陷泥潭,所以才會彼此心疼,不計得失。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盡量做那個撐傘的人,保護的不僅僅是傘下的那個人,更是自己內(nèi)心的那抹陽光。人生大事,開心二字,除了生死,再無大事!"
【人生大事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人生大事觀后感06-12
《人生大事》觀后感02-27
人生大事觀后感06-24
《人生大事》觀后感05-23
人生大事觀后感悟06-07
人生大事觀后感(精品)03-23
觀看《人生大事》觀后感03-14
《人生大事》觀后感1000字06-07
(精選)人生大事觀后感15篇05-23
人生大事觀后感11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