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年曾國藩的語錄30條
凡成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人謀居半,天意居半。下面是關于曾國藩的語錄30條,大家快來看看吧。
1、與多疑者共事則事必不成,與好利者共事則已必受累,無實學卻徒有虛名當知有禍變,凡專注一事終身則必有成就。
2、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3、君子與小人斗,小人必勝。
4、人該省事不該怕事,人該脫俗不該矯俗。
5、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6、且茍能發(fā)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茍不能發(fā)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xiāng),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7、靜中,細思古今億萬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shù)十寒暑,僅須臾耳;大地數(shù)萬里無有紀極,人于其中,寢處游息,晝僅一室耳,夜僅一榻耳;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之一毛耳;事變?nèi)f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辦者,不過太倉之一粒耳。
8、"大柔非柔,至剛無剛"。"家勤則興,人勤則健"。"侍親以得歡為本"。
9、人必誠,然后業(yè)可大可久。
10、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11、一國有一國之氣,一家有一家之氣,一身有一身之氣,元氣者,生氣也。能養(yǎng)生氣,則日趨于盛矣。
12、務虛名,不行駕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
13、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詳,為處事第一法。
1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敗。
15、盛世創(chuàng)業(yè)重統(tǒng)之英雄,以襟懷豁達為第一義;末世扶危救難之英雄,以心力勞苦為第一義。出處:曾國藩家書
16、那些告誡子弟的諄諄家教,都會成為后世訓子的反面教材,一生抱負,千秋名節(jié),絕對不允許曾國藩生出絲毫的不臣之念,而且他出身翰林,長期埋首于經(jīng)史子籍,吟詩作賦,也認為著書立說才是心中真正向往的帝王之業(yè),帶兵打仗安營扎寨,本是不得已才為的事,又豈能當作立身之本呢。
17、"堅忍有恒"四字,最為辦事要著,勿畏難中輟,勿滋生弊竇,勿遺人口實。照此進行,何患不達目的?
18、在待人上,曾國藩告訴紀澤,名之所在,當與人同分,利之所在,當與人共享。在行為上,曾國藩要求兒子舉止要重,發(fā)言要慢,還要記住,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方可成大器,若沾染富貴習氣,則難以成才。他要兒子做有才有德之人:勤儉節(jié)約,自我約束,吃苦耐勞,能屈能伸。
19、他此時尚有三種選擇:一是起兵反叛清朝, 二是盡量示弱維持現(xiàn)狀,三是裁撤湘軍以明心志。曾國藩思來想去,最終選擇了第三條路,他本想將湘軍全部裁撤掉,后經(jīng)人勸諫提醒,才保留了約兩萬嫡系精英。自古擁重兵之人,要么問鼎皇權(quán),要么被打敗擊潰,像曾國藩這樣主動裁剪、自行解散的并不多。
20、自修之道,莫難養(yǎng)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惡,而不能實用其力,以為善去惡,則謂之自欺。方寸之自欺與否,蓋他人所不及知,而已獨知之。
21、一毫善行皆可為,勿徼福望報;一毫惡念不可萌,當知出乎爾者反乎爾。
22、每日默檢,要見這念頭自德性上發(fā)出,自氣質(zhì)上發(fā)出,自習識上發(fā)出,自物欲上發(fā)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識得本來面目,初學最要如此。
23、治心以廣大二字為藥,治身以不藥二字為藥。
24、學者能高眾也,毋以勝人,行標俗也,毋以繩人,免矣。
25、學者有益,須是日新。
26、責己者當知天下國家無皆非之理。故學至于不尤人,學之至也。
27、君子之學也,憂不得乎實,不憂名之不得也。君子之仕也,憂不崇其德,不憂官之不崇也。
28、古之學者,知即為行,事即是學,今之學者,離行言知,外事言學。——曾國藩
29、易責人而樂譏俗,其亦弗思也已。夫己無遺行,后可責人;家罔闕事,后可譏俗。
30、莫謂己無善,善人之善即是善。莫謂己無惡,談人惡即是惡。——曾國藩
【曾國藩的語錄30條】相關文章:
曾國藩語錄11-21
曾國藩的語錄36句08-12
曾國藩的語錄45句08-13
曾國藩的語錄30條12-12
曾國藩的語錄38條09-16
曾國藩名言語錄08-23
曾國藩的語錄45條11-10
曾國藩語錄13篇02-06
曾國藩名人語錄11-18
曾國藩的語錄摘錄55條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