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記名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優(yōu)選)史記經(jīng)典名言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名言吧,名言主要用來激勵和告訴當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們在生活中時刻保持著某種精神品格。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史記經(jīng)典名言,歡迎閱讀與收藏。
1、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獫h·司馬遷史記
2、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龂瘛ぶT葛亮誡子書
3、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晉·陳壽
4、人誰不死?死國,忠義之大者!獣x·陳壽
5、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龂ぶT葛亮后
6、丹可磨而不可奪其色,蘭可燔而不可滅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銷而不可易其剛。—北齊·劉晝劉子
7、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獓Z·周語
8、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季冬紀
9、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后己!Y記·坊記
10、不食嗟來之食!Y記·檀弓下
11、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司馬遷
12、求學貴于博,求道貴于要、——司馬遷
13、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記》
14、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司馬遷
15、商君列傳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史記》
16、農(nóng)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司馬遷
17、民人以食為天、——司馬遷
1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司馬遷
19、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
20、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
21、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妒酚洝ど叹袀鳌
22、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23、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24、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2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6、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27、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抉R遷《史記·酷吏列傳》
28、禍不妄至,福不徒來!妒酚洝敳吡袀鳌
29、不識其人視其友。
30、一個君子雖然與人絕交,但是卻絕不會在第三者面前,惡言中傷對方。
31、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刺客列傳》
32、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33、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識理義。
34、官非其任不處也,祿非其功不受也。
35、物盛則衰,時極而轉(zhuǎn),一質(zhì)一文,終始之變也。
36、不知其人,視其友。
37、交絕不出惡聲!稑芬懔袀鳌
38、所以隱忍茍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3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独顚④娏袀髻潯
40、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41、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
42、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43、趨舍有時。《伯夷列傳》
44、持方枘欲內(nèi)圓鑿!睹献恿袀鳌
45、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
46、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抉R遷《史記·循吏列傳》
47、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妒酚洝へ浿沉袀鳌
4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49、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50、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51、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2、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5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tài),一貴一賤交情乃見!都赤嵙袀鳌
54、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55、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56、好學深思,心知其意。
57、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58、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消骨。
59、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
60、規(guī)小節(jié)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
61、用貧求富,農(nóng)不如工,工不如商!妒酚洝へ浿沉袀鳌
62、反聽之謂聰,內(nèi)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彊!妒酚洝ど叹袀鳌
63、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何足怪乎。
6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65、以權利合者,權盡而交疏。
66、智者貴在乘時,時不可失。
67、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68、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
69、敗軍之將不可言勇!痘搓幒盍袀鳌
70、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妒酚洝ぺw世家》
71、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72、前慮不定,后有大患。——《史記·蘇秦列傳》
73、本富為上,末富次之,姦富為下。
74、得人者興,失人者崩。
75、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史記·滑稽列傳》
76、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
77、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馬之安步。
78、貪夫殉財兮,烈士殉名!顿Z誼列傳》
79、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80、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符也,恥辱者勇之決也。
81、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tài)。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82、高祖本紀: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司馬遷《史記》
83、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妒酚洝ぬ饭孕颉
84、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妒酚洝ぴ绞兰摇
85、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86、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疑。《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87、前慮不定,后有大患。
88、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
89、"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史記》"
90、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91、淮陰侯列傳: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司馬遷《史記》
9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93、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94、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其行如流水。
95、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史記?孟嘗君列傳》
96、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97、農(nóng),天下之本,務莫大焉《史記》
9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妒酚洝ち艉钍兰摇
99、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馬之安步。
100、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101、日者列傳:得不為喜,去不為恨。
102、屈原賈生列傳:舉世混(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103、孔子曰:“言爾志。“蒧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喟爾嘆曰:“吾與蒧也!” 《史記》
104、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史記·項羽本紀》
105、運籌帷幄之中,制勝于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于易,為大于細。 — —司馬遷《史記》
106、老子所貴道,虛無,因應變化于無為,故著書辭稱微妙難識。莊子散道德,放論,要亦歸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實。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 ——司馬遷《史記》
10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司馬遷《史記》
108、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109、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
110、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妒酚洝ぬ饭孕颉
111、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史記·李斯列傳》
112、匈奴未滅,無以家為。《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
11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114、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馬遷《史記》
115、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代之智也。
116、‘白頭如新,傾蓋如故’ 《史記》
117、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118、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19、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
120、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妒酚洝垉x列傳》
121、法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
122、不知其人,則不為其友。
123、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
12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列傳》
125、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
126、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127、法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史記》
128、物有必至,事有固然。
129、倒行逆施始伍員與申包胥為交,員之亡也,謂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奔皡潜脎,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謂子胥曰:“子之報仇,其以甚乎!吾聞之,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親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豈其無天道之極乎!”伍子胥曰:“為我謝申包胥曰,吾日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史記》
130、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項羽本紀》
131、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
132、迷而知返,得道不遠。
133、溪壑可盈,志欲無滿。
134、順不妄喜;逆不遑餒;安不奢逸;危不驚懼;胸有驚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也。 ——司馬遷《史記》
135、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史記》
136、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司馬遷《史記》
137、規(guī)小節(jié)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
。▍牵┢鹬疄閷,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旋踵,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史記》
139、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史記·太史公自序》
140、順不妄喜;逆不遑餒;安不奢逸;危不驚懼;胸有驚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也。
141、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司馬遷《史記》
142、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143、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144、以權利合者,權力盡而交疏。
145、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146、尚儉者開富之源,好奢者起貧之兆。
147、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妒酚?齊悼惠王世家》
148、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司馬遷《史記》
149、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妒酚洝ぜ静紮璨剂袀鳌
150、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151、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15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53、運籌帷幄之中,制勝于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于易,為大于細。
154、禮生于有,而廢于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利。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妒酚洝へ浿沉袀鳌
155、韋編三絕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shù)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 《史記》
156、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tài);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15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司馬遷《史記》
158、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士之智也!妒酚洝⒕词鍖O通列傳》
159、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史記》
【史記經(jīng)典名言】相關文章:
史記經(jīng)典名言02-23
史記閱讀心得05-14
閱讀史記心得11-26
史記心得高中03-27
《史記》閱讀心得03-21
閱讀史記個人心得05-15
史記心得體會02-06
《史記》心得體會范文02-12
司馬遷史記閱讀心得范文07-14
閱讀史記個人心得(匯編4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