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碰香蕉线视频在线观看视频|色婷婷六月亚洲6月中文字幕|欧美va欧美va在线|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图片

  • <style id="7ee4u"></style><object id="7ee4u"><button id="7ee4u"></button></object>

        <dfn id="7ee4u"><ul id="7ee4u"><source id="7ee4u"></source></ul></dfn>

        經(jīng)典的諸子百家名言

        時(shí)間:2024-10-18 12:25:30 名言語錄 我要投稿

        經(jīng)典的諸子百家名言

          在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huì)接觸并使用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說的,寫的,歷史紀(jì)錄的簡(jiǎn)潔而含義深刻動(dòng)人的句子。你知道什么樣的名言才能稱之為經(jīng)典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jīng)典的諸子百家名言 ,歡迎大家分享。

        經(jīng)典的諸子百家名言

        經(jīng)典的諸子百家名言 1

          1、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2、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曲禮上》

          3、治大者不可以煩,煩則亂;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則廢。

          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kù)o無以致遠(yuǎn)!T葛亮《誡子書》

          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6、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7、物極必反,困則思變!砉茸

          8、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9、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山稹秱骷覍殹ぜ濊ぁ

          10、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跏厝省陡倪^》

          11、君子篤于義而薄于利,敏于行而慎于言。

          12、曲妙人不能盡和,言是人不能皆信。

          13、淺不足與測(cè)深,愚不足與謀知,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

          14、識(shí)時(shí)務(wù)者為俊杰,通機(jī)變者為英豪!套

          15、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zhǎng)百歲!山稹秱骷覍殹に字V牧民》

          16、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guó)為國(guó),以天下為天下!豆茏樱耗撩瘛

          17、君子居必?fù)裉,游必(fù)穹,仕必(fù)窬?/p>

          18、名節(jié)重泰山,利欲輕鴻毛!谥t《無題》

          19、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左傳·隱公三年》

          20、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献

          21、當(dāng)仁不讓于師!墩撜Z·衛(wèi)靈公》

          22、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23、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f子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25、不吹毛而求小疵!俄n非子·大體》

          26、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

          27、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Z誼《新書·審微》

          28、敏于事而慎于言!墩撜Z·學(xué)而》

          29、差若毫厘,謬以千里!抖Y記·經(jīng)解》

          30、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抖Y記·大學(xué)》

          31、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獙O武

          32、倉(cāng)廩實(shí)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

          3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度龂(guó)志·蜀書·先住傳》

          34、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睹献印るx婁上》

          35、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懢艤Y《與傅全美》

          36、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37、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賤易志!笇挕尔}鐵論·地廣》

          38、天時(shí)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献

          39、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dāng)自強(qiáng)!钕逃谩端腿恕

          40、能勝?gòu)?qiáng)敵者,先自勝者也!渡叹龝ぎ嫴摺

          41、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n非子

          4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睹献印る墓隆

          43、事者,生于慮,成于務(wù),失于傲。

          44、有志者事竟成!逗鬂h書·耿弇列傳》

          45、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jìn)!獜堓d《經(jīng)學(xué)理窟·學(xué)大原下》

          4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47、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抖Y記·表記》

          48、獨(dú)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抖Y記·學(xué)記》

          49、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zhēng)。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50、德勝者威廣,力盛者驕眾。

          51、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52、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53、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yuǎn);良才難令,然可以致君見尊

          54、嚴(yán)家無悍勇,慈母有敗子。——韓非子

          55、茍利國(guó)家,不求富貴!抖Y記·儒行》

          5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地勢(shì)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

          57、魚不可脫于淵,國(guó)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献

          58、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述而》

          59、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60、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睹献印けM心上》

          61、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6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独献印さ诹恼隆

          63、奮于言者華,奮于行者伐。

          6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jīng)》

          6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芏仡U《愛蓮說》

          66、夫唯不爭(zhēng),故天下莫能與之爭(zhēng)。——老子

          67、不遷怒,不貳過!墩撜Z·雍也》

          68、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

          69、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抖Y記·大學(xué)》

          70、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71、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墩撜Z·里仁》

          72、運(yùn)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jì)》

          73、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74、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盡數(shù)》

          75、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韓非子

          76、發(fā)號(hào)施令,在乎必行·賞德罰罪,在乎不濫!墩撔亲儭

          77、倉(cāng)廩實(shí)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

          78、以修身自強(qiáng),則名配堯禹!盾髯印ば奚怼

          7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鬃

          80、有功則賞,有罪則刑!抉R光《進(jìn)修心治國(guó)要札子狀》

          8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孔?/p>

          82、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f子

          83、兵無常勢(shì),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孫武

          84、捐軀赴國(guó)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85、凡百事之成,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

          86、小人謀身,君子謀國(guó),大丈夫謀天下!砉茸

          8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懿佟洱旊m壽》

          8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鬃

          8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献

          90、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91、時(shí)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

          92、天下之事,非一人所能獨(dú)知也;海水之廣大,非獨(dú)仰一川之流也。

          93、運(yùn)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94、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9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墩撜Z·子罕》

          96、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吨傺汀对狸枠怯洝

          9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f子

          9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zhǎng)戚戚!鬃

          99、寧可玉碎,不能瓦全!侗饼R書·元景安列傳》

          10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0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102、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钋逭铡稙踅

          103、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独献印

          104、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105、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墩撜Z·衛(wèi)靈公》

          10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論語·秦伯》

          107、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献

          108、長(zhǎng)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峨x騷》

        經(jīng)典的諸子百家名言 2

          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2、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zhǎng)百歲!山稹秱骷覍殹に字V牧民》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睹献印る墓隆

          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吨傺汀对狸枠怯洝

          5、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抖Y記·曲禮上》

          6、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dāng)自強(qiáng)!钕逃谩端腿恕

          7、倉(cāng)廩實(shí)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豆茏印つ撩瘛

          8、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跏厝省陡倪^》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10、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11、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钣M《易論第九》

          12、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睹献印るx婁上》

          13、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缎挛宕贰ち婀賯餍颉

          14、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抖Y記·表記》

          15、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jìn)!獜堓d《經(jīng)學(xué)理窟·學(xué)大原下》

          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論語·秦伯》

          17、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祆洹端臅戮浼ⅰ<論語集注>卷一》

          18、疾風(fēng)知?jiǎng)挪,板蕩識(shí)誠(chéng)臣!钍烂瘛顿n蕭瑀》

          19、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睹献印るx婁下》

          20、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jiǎng)⒂礤a《酬樂天詠老見示》

          2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述而》

          22、敏于事而慎于言!墩撜Z·學(xué)而》

          2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kù)o無以致遠(yuǎn)。——諸葛亮《誡子書》

          24、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墩撜Z·衛(wèi)靈公》

          25、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

          2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27、以修身自強(qiáng),則名配堯禹!盾髯印ば奚怼

          2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29、差若毫厘,謬以千里。——《禮記·經(jīng)解》

          30、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墩撜Z·微子》

          31、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zāi)!獏蔷ぁ敦懹^政要·刑法》

          32、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33、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禮記·大學(xué)》

          34、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35、能勝?gòu)?qiáng)敵者,先自勝者也。——《商君書·畫策》

          36、當(dāng)仁不讓于師!墩撜Z·衛(wèi)靈公》

          3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度龂(guó)志·蜀書·先住傳》

          38、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賤易志。——桓寬《鹽鐵論·地廣》

          39、運(yùn)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妒酚洝じ咦姹炯o(jì)》

          40、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敌陡底印ねㄖ尽

          41、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对鴩(guó)藩》

          42、守篤實(shí),戒機(jī)巧,守強(qiáng)毅,戒剛愎!对鴩(guó)藩》

          43、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都{蘭容若》

          44、居有惡鄰,坐有損友,借以檢點(diǎn)自慎,亦是進(jìn)德之資!对鴩(guó)藩》

          45、凡人一身有經(jīng)脈、絡(luò)脈,直行曰經(jīng),旁支曰絡(luò)!独顣r(shí)珍》

          46、萬兩黃金容易得,知音一個(gè)也難求!恫苎┣邸

          47、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論語》

          48、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恫苎┣邸

          49、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对鰪V賢文》

          50、讀書不獨(dú)是變?nèi)藲赓|(zhì),且是能養(yǎng)人精神,蓋是理義收攝!对鴩(guó)藩》

          51、定云止水中,有鳶飛魚躍的景象。風(fēng)狂雨驟處,有波瀾恬靜的目光。——《洪應(yīng)明》

          52、凡學(xué)之不勤,必其志未篤也。——《佚名》

          53、一點(diǎn)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蘇軾》

          54、今年歡笑復(fù)明年,秋月春風(fēng)等閑度。——《白居易》

          55、勢(shì)力之交難以經(jīng)遠(yuǎn)。——《諸葛亮》

          56、地生連理木,水出并頭蓮!锻鯇(shí)甫》

          57、人之精神,貴藏而用之,茍炫于外,鮮有不敗者!对鴩(guó)藩》

          58、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shí)!额櫻孜洹

          59、天地?zé)o人的良知,亦不可以為天地!敦

          60、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fēng)流!恫苎┣邸

          61、放債如施,收債如討。——《增廣賢文》

          62、尖酸語稱快一時(shí),當(dāng)之者終身怨恨。——《曾國(guó)藩》

          63、村夫硬似鐵,光棍軟如棉。——《增廣賢文》

          64、務(wù)須咬牙厲志,蓄其氣而長(zhǎng)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餒也。——《曾國(guó)藩》

          65、君臣以義合。君待臣如手足,則臣待君如腹心;君待臣如犬馬,則臣待君如路人!恶T夢(mèng)龍》

          66、吾近于官場(chǎng),頗厭其繁俗而無補(bǔ)于國(guó)計(jì)民生。惟勢(shì)之所處,求退不能!对鴩(guó)藩》

          67、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zhǎng)江滾滾流!缎翖壖病

          68、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读_貫中》

          69、春宵一刻天長(zhǎng)久,人前怎解芙蓉扣!犊咨腥巍

          70、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敦

          71、善戰(zhàn)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秾O子兵法》

          72、輕煙薄霧斜陽下,曾泛扁舟小筑來!蔽縻鰳驑渖,真使人可念,橋亦自有古色。近聞且改筑,當(dāng)無復(fù)舊觀矣。對(duì)此悵然!稄堘贰

          73、寧可人負(fù)我,切莫我負(fù)人!对鰪V賢文》

          74、熱力愈大,漲力愈大;吸力愈大,生物愈榮。——《康有為》

          75、自敬,則人敬之;自慢,則人慢之!吨祆洹

          76、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对鴩(guó)藩》

        經(jīng)典的`諸子百家名言 3

          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2、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zhǎng)百歲!山稹秱骷覍殹に字V牧民》

          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睹献印る墓隆

          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吨傺汀对狸枠怯洝

          5、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抖Y記·曲禮上》

          6、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dāng)自強(qiáng)!钕逃谩端腿恕

          7、倉(cāng)廩實(shí)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豆茏印つ撩瘛

          8、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王守仁《改過》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墩撜Z·衛(wèi)靈公》

          10、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懢艤Y《與傅全美》

          11、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12、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孟子·離婁上》

          13、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缎挛宕贰ち婀賯餍颉

          14、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抖Y記·表記》

          15、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jìn)!獜堓d《經(jīng)學(xué)理窟·學(xué)大原下》

          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墩撜Z·秦伯》

          17、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祆洹端臅戮浼ⅰ<論語集注>卷一》

          18、疾風(fēng)知?jiǎng)挪,板蕩識(shí)誠(chéng)臣!钍烂瘛顿n蕭瑀》

          19、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睹献印るx婁下》

          20、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jiǎng)⒂礤a《酬樂天詠老見示》

          2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述而》

          22、敏于事而慎于言!墩撜Z·學(xué)而》

          2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kù)o無以致遠(yuǎn)!T葛亮《誡子書》

          24、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

          25、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

          2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27、以修身自強(qiáng),則名配堯禹!盾髯印ば奚怼

          2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墩撜Z·子罕》

          29、差若毫厘,謬以千里!抖Y記·經(jīng)解》

          30、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31、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zāi)!獏蔷ぁ敦懹^政要·刑法》

          32、不遷怒,不貳過!墩撜Z·雍也》

          33、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抖Y記·大學(xué)》

          34、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35、能勝?gòu)?qiáng)敵者,先自勝者也!渡叹龝ぎ嫴摺

          36、當(dāng)仁不讓于師!墩撜Z·衛(wèi)靈公》

          3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guó)志·蜀書·先住傳》

          38、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賤易志!笇挕尔}鐵論·地廣》

          39、運(yùn)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妒酚洝じ咦姹炯o(jì)》

          40、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敌陡底印ねㄖ尽

          41、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谥t《石灰吟》

          42、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T葛亮《誡外生書》

          43、臨患不忘國(guó),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4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睹献印す珜O丑下》

          45、獨(dú)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xué)記》

          4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奶煜椤哆^零丁洋》

          47、滿招損,謙受益!稌ご笥碇儭

          4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49、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睹献印けM心上》

          50、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Z誼《新書·審微》

        經(jīng)典的諸子百家名言 4

          1、物損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虧于彼!读凶印

          2、事物在這個(gè)地方虧損了,在另一個(gè)地方又豐盈了;在這個(gè)地方成功了,在另一個(gè)地方又失敗了。指虧或盈、成或敗都是相對(duì)的。

          3、倉(cāng)廩實(shí)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豆茏印つ撩瘛

          4、糧倉(cāng)充實(shí)了,百姓就知道遵守禮節(jié);衣食充足了,百姓才會(huì)知道榮辱。

          5、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洞髮W(xué)》

          6、世上的事情都有它的次序,明白他們的先后順序,就可以借鑒事情的發(fā)展規(guī)律了。

          7、因可勢(shì),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俄n非子觀行》

          8、做事情不能不考慮外在的環(huán)境和形勢(shì),方式、方法很關(guān)鍵,選好路子,往往能夠事半功倍。

          9、釣者之恭,非為魚賜也;餌鼠以蟲,非愛之也!赌印

          10、釣魚人弓著身子,不是對(duì)魚恭敬,而是想得到它;用蟲子作為誘餌捕鼠,不是喜愛老鼠,是想消滅它。

          11、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莊子》

          12、小鳥息在樹上,所占不過一根樹枝;鼴鼠飲河水,所需不過裝滿肚皮。比喻欲 望有限,極易滿足。

          13、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盾髯觿駥W(xué)篇》

          14、靛青是從藍(lán)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藍(lán)草的顏色更青;冰是水凝結(jié)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由于荀子這幾句話形象深刻,通俗易懂,便為后人所常用,比喻學(xué)生勝過老師、后人勝過前人。

          15、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zhēng),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兜赖陆(jīng)》

          16、上善之人好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rùn)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zhēng),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17、兵無常勢(shì),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孫子兵法·虛實(shí)篇》

          18、用兵作戰(zhàn)沒有固定不變的形式,就像水的流動(dòng)沒有固定的形態(tài)一樣。能根據(jù)敵情變化,采取對(duì)策而取勝的,叫作用兵如神。

          19、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孝行覽義賞》

          20、使河流干涸而捕魚,難道會(huì)沒有收獲嗎?但第二年就沒有魚了;燒毀樹林來打獵,難道會(huì)沒有收獲嗎?但第二年就沒有野獸了。

          一、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二、事者,生于慮,成于務(wù),失于傲。

          三、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四、凡百事之成,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

          五、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26、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27、天下之事,非一人所能獨(dú)知也;海水之廣大,非獨(dú)仰一川之流也。

          28、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zhēng)。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2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zhēng),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老子》

          30、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墩撜Z公冶長(zhǎng)》

          3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論語泰伯》

          32、大匠誨人必以規(guī)矩,學(xué)者亦必以規(guī)矩《孟子告子上》

          33、言無實(shí)不祥!睹献与x婁下》

          34、君子之道也,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也!赌有奚怼

          35、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勸學(xué)》

          36、善氣迎人,親如兄弟,惡氣迎人,害于戈兵!豆茏有男g(shù)下》

          37、功,利民也《墨子經(jīng)上》

          38、貴為天子,其利人不厚于匹夫。《墨子大取》

          39、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老子六十四章》

          40、善治外者,物未必治,而身交苦;善治內(nèi)者,物未必亂,而性交逸!读凶訔钪臁

          41、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dòng)也《呂氏春秋盡數(shù)》

          42、物固莫不有長(zhǎng),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學(xué)者,假人之長(zhǎng),以補(bǔ)其短!秴问洗呵镉帽姟

          43、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子張》

          44、凡百事之成,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荀子議兵》

          45、解語:凡事成功地秘訣在于敬畏,失敗的原因在于怠慢。敬畏天地,才能慎終追遠(yuǎn);敬畏道法,內(nèi)心才不至于狂妄自大,才能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46、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荀子解蔽》

          47、解語:一般人的毛病,是為事物的一方面所蒙蔽,而對(duì)全面的道理不明白!按罄怼北闶侨藗兂Uf的大局、全局。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時(shí)。我們要避免“盲人摸象”一樣片面的認(rèn)識(shí)時(shí)局,作出判斷前要充分考慮全局。

          48、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盾髯哟舐浴

          49、解語:天氣不寒冷,無法了解松柏,事情不艱難,無法認(rèn)識(shí)君子!捌D難困苦,玉汝于成!蔽覀冋J(rèn)識(shí)一個(gè)人,一件事物,就應(yīng)該從實(shí)踐中考察,這樣一個(gè)人的本心便能自然流露出來,發(fā)現(xiàn)真正的`朋友和君子。

          5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xué)》

          51、解語:高山看似雄偉,登頂后才知道天的高度;深溪看似不見底,到了才知地的廣厚。比大地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寬廣的天空,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真正體會(huì)天地的無窮。不過比大地、海洋、天空寬廣的還有人的胸懷。

          52、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xué)》

          53、博學(xué)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睹献与x婁下》

          54、有不虞之譽(yù),有求全之毀《孟子離婁上》

          5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xué)篇》

          56、倉(cāng)廩實(shí)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

        經(jīng)典的諸子百家名言 5

          1.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莊子

          2.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f子

          4.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f子

          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f子

          6.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髯

          7.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

          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髯

          9.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髯

          10.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髯

        經(jīng)典的諸子百家名言 6

          1、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献

          2、天下之事,非一人所能獨(dú)知也;海水之廣大,非獨(dú)仰一川之流也。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墩撜Z·顏淵》

          4、凡入國(guó),必?fù)駝?wù)而從事焉。國(guó)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guó)家貧,則語之節(jié)用、節(jié)葬;國(guó)家熹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國(guó)家淫僻無禮,則語之尊天、事鬼;國(guó)家務(wù)奪侵凌,即語之兼愛、非攻

          5、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独献印

          6、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睹献印けM心上》

          7、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獙O武

          8、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献

          9、事者,生于慮,成于務(wù),失于傲。

          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11、能勝?gòu)?qiáng)敵者,先自勝者也!渡叹龝ぎ嫴摺

          12、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言不信者行不果!

          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献

          1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15、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dòng)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献

          1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zhǎng);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戰(zhàn)國(guó)·楚·屈原《卜居》

          1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18、識(shí)時(shí)務(wù)者為俊杰,通機(jī)變者為英豪!套

          19、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鬃

          20、疾風(fēng)知?jiǎng)挪,板蕩識(shí)誠(chéng)臣。——李世民《賜蕭瑀》

          21、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22、凡百事之成,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

          23、臨患不忘國(guó),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24、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2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献

          26、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祆洹端臅戮浼ⅰ<論語集注>卷一》

          27、朝聞道,夕死可矣!墩撜Z·里仁》

          2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zhēng),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献

          29、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髯

          3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奶煜椤哆^零丁洋》

          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鬃

          32、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33、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睹献印るx婁下》

          3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jiān)忍不拔之志!K軾《晁錯(cuò)論》

          35、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36、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献

          37、小人謀身,君子謀國(guó),大丈夫謀天下!砉茸

          38、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墩撜Z·里仁》

          39、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40、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zhēng)。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41、兵無常勢(shì),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孫武

          4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zhǎng)戚戚。——孔子

          43、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4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墩撜Z·里仁》

          45、物極必反,困則思變。——鬼谷子

          46、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钣M《易論第九》

          47、差若毫厘,謬以千里!抖Y記·經(jīng)解》

          48、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guó)為國(guó),以天下為天下!豆茏樱耗撩瘛

          49、道不同,不相為謀!鬃

          50、嚴(yán)家無悍勇,慈母有敗子。——韓非子

        經(jīng)典的諸子百家名言 7

          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簡(jiǎn)而成也,譽(yù)不可巧(偽詐)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載)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愛,強(qiáng)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

          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節(jié)儉則昌,淫佚則亡。

          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

          力,形之所以奮也。圓,一中同長(zhǎng)也。

          孟子

          聞過則喜,聞善則拜①。

          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所作,現(xiàn)存七篇。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guó)時(shí)鄒國(guó)(現(xiàn)在山東省鄒縣)人。是孔子之后的儒學(xué)大師。①這句話原文為:“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孟子·公孫丑下》。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出自《孟子·離婁上》。

          大人①者,不失其赤子之心②者也。

          出自《孟子·離婁下》。①[大人]有德行的人。 ②[赤子之心]嬰兒天真純潔善良的`心地。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離婁下》。

          學(xué)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①而已矣。

          出自《孟子·告子上》。①[放心]指喪失了的“善心”!扒笃浞判摹钡囊馑际前褑适У纳屏贾恼一貋。

          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盡心上》。

        經(jīng)典的諸子百家名言 8

          南宋理學(xué)家朱熹認(rèn)為“百學(xué)需先立志”,所謂“有志者,事竟成”,不怕進(jìn)步得慢,就怕不敢開始。在古籍中,先賢學(xué)者們留給后世的勵(lì)志語錄很多,每一字、每一句都給今人以力量。

          《諸子百家》勵(lì)志名句·第1則

          《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一個(gè)國(guó)家的軍隊(duì),可以喪失他們的主帥;但是一個(gè)男子漢,卻不可以喪失自己的志向!皹錈o根不長(zhǎng),人無志不立”,志向與信念,是人心中的希望,喚醒人們奮勇向前。

          《諸子百家》勵(lì)志名句·第2則

          《禮記·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雖愚必明,雖柔必強(qiáng)。”勤能補(bǔ)拙,水滴石穿。別人用一分努力去做這件事,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別人用十分努力能做成這件事,我就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果然能做到這樣,即使天生愚鈍也會(huì)變聰慧,即便當(dāng)下柔弱日后也終能強(qiáng)大。

          《諸子百家》勵(lì)志名句·第3則

          《禮記·學(xué)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庇袷唤(jīng)打磨雕刻,不會(huì)成為傳承千年的器物;人不奮發(fā)學(xué)習(xí),不會(huì)知曉人生的大道。每個(gè)人在出生時(shí)便擁有一些天賦與才能,就像一塊未經(jīng)打磨的玉石,但還需經(jīng)由后天學(xué)習(xí)、經(jīng)由生活錘煉,方能成“器”。

          《諸子百家》勵(lì)志名句·第4則

          《荀子·修身》:“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做不成!钡缆冯m然很近,不邁出腳下這一步無法到達(dá)終點(diǎn);事情雖然微小簡(jiǎn)單,不動(dòng)手去做,連小的成功也不能取得。“路雖遠(yuǎn)行者必至,事雖難做者必成”。腳踏實(shí)地地積跬步、積小流,逐漸至千里、成江海。

          《諸子百家》勵(lì)志名句·第5則

          《春秋·左轉(zhuǎn)》:“心則不競(jìng),何憚?dòng)诓。炔荒軓?qiáng),又不能弱,所以斃也。”如果自己的內(nèi)心不想爭(zhēng)斗,還畏懼什么羞辱與損害呢?要么強(qiáng)大起來不聽命于人,要么柔弱下去依附強(qiáng)者。既不能做到發(fā)狠強(qiáng)大,也不愿意低頭柔順,這就是國(guó)家危亡的原因了。

          《諸子百家》勵(lì)志名句·第6則

          《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真正的大丈夫,他們堅(jiān)定果敢、意志力剛強(qiáng);富貴榮華不能夠誘惑他、貧賤困苦不足以改變他、威脅暴力亦不能讓他屈服?酌现览,提出了中國(guó)早期的“人本主義”思想。

        【經(jīng)典的諸子百家名言 】相關(guān)文章:

        諸子百家名言01-22

        《諸子百家》勵(lì)志名言12-21

        諸子百家讀后感11-17

        名言:教育經(jīng)典名言03-04

        勵(lì)志名言勵(lì)志名言07-23

        護(hù)士名言_名言寄語09-27

        名言詩句_名言短句09-17

        [勤學(xué)的名言] 勤學(xué)的名言04-13

        關(guān)于誠(chéng)信的名言的名言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