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的語錄匯總98句
做任何事,不要受一點小挫折即意志盡失。佛云: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只要大家提起佛弟子的勇猛信心,該來的業(yè)障都能歡喜接受,則能隨緣消舊業(yè)。業(yè)報受盡,業(yè)障亦會隨時間而消失。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靜思的語錄98句,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真正的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得少。
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惡邪正;能謙虛才能建立美滿人生。
3、是非當教育,贊美作警惕;嫌棄當反省,錯誤作經驗——任何批評,都是寶貴的一課。
4、是非當教育,贊美作警惕;嫌棄當反省,錯誤作經驗。
5、不要總是要求別人給我什麼,要想我能為別人做什麼。
6、佛是真理的發(fā)現者,不是創(chuàng)造者。
7、想獲得心靈的解脫,要能不為物牽。
8、懂得生活的人,連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的恰到好處。
9、收獲必先耕耘、成功須靠努力,付出才能獲得,貢獻才受尊重。
10、真正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
11、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12、滴水成河。粒米成蘿,勿輕己靈,勿以善小而不為。
13、發(fā)脾氣是短暫的發(fā)瘋。
14、愚癡者,常在心地筑起堅固之墻,禁錮自己;智慧者,卻能拆掉這堵墻,解放里面的人。
15、人生都是向外求,其實最重要的是內心的追求。
16、心中有愛,白雪都溶化;大家有愛,黑暗變光明。
17、別人罵我,不諒解我,毀謗我,我反而應興起一分感謝的心理,感謝他們給我修行的境界。
18、有愿放在心裡,沒有身體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
19、心靈的和平,須從教育開始;人受了教育才知道愛和福,才懂得發(fā)揮人生最寶貴的功能。
20、心正邪魔不侵;自作自受,無可怨之天,無可尤之人。
21、是非從人事中來,要把復雜的人事單純化,成為自我的教育。
22、人生如高空走索,要專心一意往前看、向前走,不要回頭空懊惱。
23、圣人與凡夫的境界,最大的差異在于圣人可以自我掌握時空。
24、內能自謙縮小自己,外能忍讓成就別人。
25、煩惱是因別人無心的一句話,自己卻有意的接受。
26、努力去愛一個原本怨恨的人,是善待自己。
27、聰明不一定具備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聰明,聰明只是一種計量利弊得失的能力,貪婪詭詐也是聰明的象征。
28、得先調整自己的腳步,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有端正誠懇的形象,才能真正以身、行去影響他人。
29、得人尊重,必先自我尊重,啟發(fā)自我良知,發(fā)揮在人生最需要的地方。
30、人間壽命因為短暫,才更顯得珍貴。
31、一雙手健全卻不肯做事的人,等于沒手的人。
32、面對紛雜的氣氛,只要抱持感恩心,就不會感覺煩躁,尤其是愈感恩,就會愈覺得做不好。
33、忍得過、看得透、提得起、放得下。
34、真正的智慧,在于坦誠的愛和彼此間的信賴,而不涉及任何利害關系。
35、有人就有是非,要將是非當教育,凡事善解。
36、只怕力量不夠,不怕做的工作太多。
37、以清凈感恩的心,付出心中的愛,時時長養(yǎng)內心的善念。
38、擁有是負擔,不計較就自在;能放下煩惱才能快樂。
39、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語言,愛的表現。
40、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41、感悟人生的靜思語錄: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42、職業(yè)易生比較心,事業(yè)易生功利心,而志業(yè)是啟發(fā)人人本具的愛心、良知,使人無所求的付出。
43、遺失現在,就會后悔過去。
44、縮小自己,反求諸己,包容別人。
45、佛教徒不怕做事,而且能積極投入人間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心靈不被環(huán)境所轉,能勇敢突破萬難,難行能行;做到別人不能忍而我能忍,別人不能捨而我能捨的地步,這才是「藉事練心」。
46、人應該走正路。如果正路不走,盡是走歹路,這種人比沒有腳的人還妻慘。
47、人多力大福就大。一支再大的蠟燭,它的光度還是有限;而一支小蠟燭點亮之后,卻可再引燃千萬支蠟燭,這千萬支的燭光就可照亮各個黑暗角落。
48、人生如果不能忍辱,就無法成就事業(yè)、學業(yè)與道業(yè)。修行必定要能堪忍無量的苦,無忍決不會有所成就,是故「忍」為修學佛法的重心。
49、道德的昇華,關鍵在於「忍」。假如每個人都有一分忍辱精神,就不會凡事斤斤計較。
50、想圓滿慈悲、成就智慧,開展?jié)琅c引導人群的力量,必須先從調和自己身心做起。
51、物質富有、地位崇高,都是空虛的架構;真正的富有是心的富有——富有愛、富有慈悲。真正的動力是心力;擁有這分愛心動力作基礎,還有什麼不能改革、不能引導的呢?
52、把貪念轉為滿足,把滿足化作慈悲;如此,不但能自我滿足,還可發(fā)揮「用慈施悲」的愛心。
53、時時以清凈解脫的愛心,秉承過去生所播下的遠因,成就現在的近緣,更擴展長情於未來。
54、人生多。∩眢w四大不調是病,家人吵嚷不和是病,社會動盪不安也是病。
55、想要家庭吉祥、和睦,就應該常常起歡喜心,天天為自己的家庭祝福。
56、生活在天地之間,若只是隨波逐流,讓身軀隨著時間而生老病死,這是沒有意義人生。所以,我們應配合社會環(huán)境的教育及古今圣賢的引導,好好探究人生意義何在及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問題。
57、吃飽飯沒事做的人,固然不快樂;忙著應酬、打麻將、觀光旅游,一副無所事事忙的人,在飽樂之余的疲倦與空虛,又何嘗稱得上快樂?
58、一個人的修養(yǎng)如何衡量?應是在誠于內,而形之于外。待人接物、言談舉止……一切行動都充分表現內在的修養(yǎng)。
59、時時刻刻注意自己所說話,每一句話都要深思熟慮,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利益眾生,開導人心,使人開解煩惱?
60、人一旦生活在憂愁惶恐中,就狠容易喪失自信心而陷入怯懦與逃避的深淵。
61、同參,是同修間彼此相互切磋、去除習氣,唯存清凈佛心的意思。
62、戒是不起心動念,守住本分,戒掉一切名聞利養(yǎng)的貪念;定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守持志節(jié)、臨危不亂;慧是能運心轉境,于平靜中突破重重困難。
63、厚重即心寬意厚,善解人意,常懷歡喜心,樂于利益人群;所以厚重則人人皆歡喜。
64、錢會害人,但是錢也會救人。我們要好好利用錢去救人,不要被錢所利用。有錢有勢的人,若不知節(jié)制欲望則煩惱無量;若不將名利看淡,精神生活必然空虛無所依止且苦患無量。
65、身外之物如火,天寒地凍時,近火雖可取暖,但太靠近卻狠危險;若看不開、放不下,猶如手拿燒紅熱鐵,必然被燙傷。世間名利又好比白雪,看起來狠美,喝起來也狠清涼,但握久了手也會凍傷。眾生顛倒,明知財物、名利傷人身心,卻仍甘于被傷害。
66、信佛而不學佛,就是迷信;拜佛而不學佛,就是愚行。
67、心一定要專,選擇必定要正確;若朝三暮四,時時從頭開始,將永遠停留在原地而跨不出一步。
68、學佛是為眾生而學佛,做人是為工作而做人。
69、過去宿業(yè)所帶來的業(yè)障,如能以歡喜心去接受,就可以重業(yè)輕受。
70、遭受別人批評時,先問自心是否無愧?無愧則心安。
71、時間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業(yè),也可以儲積功德。
72、人生要為善競爭,分秒必爭。
73、佛陀說:生命在呼吸間。人無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無法擋住死期,讓自己永住人間。既然生命去來這麼無常,我們更應該好好地愛惜它、利用它、充實它,讓這無常、寶貴的生命,散發(fā)它真善美的光輝,映照出生命真正的價值。
74、怕時間消逝,花了許多心血,想盡各式方法要遮擋時間,結果是:浪費了更多時間,且一無所成!
75、我們到哪裡都應該有一個目標、起點,要朝目標往前走到底;不要停在半路,停在半路比走到目標還辛苦。就好像爬山的人,要不就留在山下,要不就一鼓作氣到山頂上。否則停在半山腰中,石頭若滾下來,豈不是很危險?
76、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灰濛濛、氣冷冷的時侯,只要能將最終目標穩(wěn)定住,就能像冬天的太陽一樣,感覺很溫暖。
77、做好事總是要騰出時間,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應盡的義務。
78、佛教提倡愿、力并行,若僅是空口談愿,卻不以實際行動表現,永遠都無法滿愿。
79、人生的價值在于功能而不是形象,形象沒有價值。
80、人出生時,是一身赤裸裸地來;在世間忙碌了幾十年,到最后也是一物不帶而赤裸裸地走!
81、每天無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費者;積極付出,才是人生創(chuàng)造者。什麼都沒做,就是空過的人生;若能不斷付出利益人群,就是大好的人生。
82、以佛陀普愛天下眾生之心為己心。佛陀能為一切眾生犧牲,我們也能為濟助眾生的志業(yè)不惜辛勞付出。
83、有些人的愛只執(zhí)著於自己的眷屬,倘若眷屬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容易產生怨恨。
84、臺灣的離婚率不斷逐年攀升,衍生不少社會問題。希望人人都能先由自身建立正常的家庭倫理,再去影響其他的家庭。
85、無色彩的愛——時不計長短,地不分遠近,人不分宗教與種族,只要有苦難,我們看得到、聽得到、做得到,都應盡量去付出,決無希求回報的心念。愛得普遍,愛得透徹,愛得乾凈俐落,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純凈真愛。
86、人若能啟發(fā)自我的本性與天職,自然做任何事都會覺得輕鬆而無怨言。
87、爭,只能"為善競爭"、"與時日競爭"——一旦爭的對像從自我投射到別人身上時,爭就成為一個很不安的字,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88、與其能辯,不如能忍。
89、身心不健康的人,是社會一種負擔。
90、好言難得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91、所謂民主,應該是可以容納各種不同的聲音。
92、與其做詩,不如種田。與共空說,不如行動。
93、嘉言沒有行為相隨,就像風吹河邊蘆葦。
94、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95、越難鍛煉的鐵,價值也較高。
96、有健全的家庭,才有好的社會,有好的社會才能有好的國家。
97、人的心地是一畦田,田地沒有播種下好種子,也長不出好果實。
98、滴水成河,泣米成籮,勿輕已靈,惚以善小而不為。
【靜思的語錄】相關文章:
精選靜思的語錄40條08-26
精選靜思的語錄38條08-28
靜思的語錄40句08-02
靜思的語錄100條10-22
精選靜思的語錄39條11-02
精選靜思的語錄46句03-19
精選靜思的語錄56句03-27
靜思的語錄70條07-03
靜思的語錄48條07-12
精選靜思的語錄48條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