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3年靜思的語錄錦集46條
不要把能行善的身體,用在吃喝玩樂上,應該身行好事。以下是關于靜思的語錄46條,歡迎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1、真正的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得少。
2、收獲必先耕耘、成功須靠努力,付出才能獲得,貢獻才受尊重。
3、知足常樂,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4、凡是掙扎過來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煉的:而他們是不能選擇的。
5、真正的快樂,不是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6、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7、難行能行,難舍能舍,難為能為,才能昇華自我的人格。
8、夫妻間相處言行,對子女不僅是直接的身教,也將是子女們的處世范本。
9、別人罵我不諒解我,我反而要感謝他們給我修行的境界。
10、以親子之心教導學生,付出無限的關懷與愛心,教育不要只停留在知識的言教,除身教外,最重要是心教。
11、人如果沒有得的心理,就不會有失的煩惱。
12、人生如蠟燭,即使有心,也要點燃,方能造福。
13、人生都是向外求,其實最重要的是內心的追求。
14、物質往下比,精神、品德、智慧往上比。
15、憤怒能剝奪一個人的洞察力及忍耐力,惹起一切的罪惡,吞服一切后果,像猛火一樣的毀滅一個玩火的人。
16、靜思語錄:開口傷神氣,舌動惹是非。
17、煩惱由心生,有時僅是一個笑容或一句良語,即能化解沖突,避免彼此的煩惱。
18、我們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
19、內隨愿,外隨緣,才能自在如愿。
20、有人就有是非,要將是非當教育,凡事善解。
21、一個人要點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去引發(fā)別人。
22、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要在疑處不疑。
23、與其擔心,不如化做耐心,加上信心,方可成就。
24、多一分善念,少一個惡念;多一分良知,少一分癡迷。
25、歡喜心是良藥,不生氣是消業(yè)障。
26、佛陀常教導我們:要安分守己,守住清凈無為的心,讓心時時寂靜。心靜自然人安分,人安分就能過著和樂的日子。
27、心不專、念不一,做事難以成就;若想心念專一,就必須收攝雜念,恒持清凈的一念心,這就是「繫緣修心」。
28、不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以免到頭來落得傷身敗德,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29、肯付出心力為別人服務的人,因抱持義務的精神,而能心甘情愿、任勞任怨;盡管再怎么忙碌,心中也會感到無限快樂和喜悅。
30、若想在世間成就事業(yè),一定要先成就自己的品德;要成就品德,必須先從隨時隨地尊重他人的基礎做起。
31、學佛所注重的不只是理論、學問,還要能身體力行。
32、逃避責任,尋求一生的清閑,就無法延續(xù)自己的慧命。
33、要和睦人間、和群人生,才是真正的學佛。
34、學佛是盡本分,在什麼崗位就做什麼事,不要將人間事想得太渺茫,而忽略了自己身處在人間。
35、怎樣才能消業(yè)、消災?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歡喜接受所面臨的一切,過一分鐘即消一分災。凡事都得靠自己,福要自己造,業(yè)要自己了,而非求佛消災解厄。
36、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縮小自己。
37、人生要為善競爭,分秒必爭。
38、佛陀說:生命在呼吸間。人無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無法擋住死期,讓自己永住人間。既然生命去來這麼無常,我們更應該好好地愛惜它、利用它、充實它,讓這無常、寶貴的生命,散發(fā)它真善美的光輝,映照出生命真正的價值。
39、佛法是救世的良藥——因為世間的眾生,常處于病與貧的狀態(tài)中。無論天然災害或人為禍亂,都是因為不調和而引起的病態(tài);既然產生病態(tài),即需治世的良藥,佛法就是最好的良藥。
40、愛心、慈心、悲心是女性的優(yōu)點,如何引導先生做好事、走好路,是做太太的責任。
41、有些人的愛只執(zhí)著於自己的眷屬,倘若眷屬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容易產生怨恨。
42、修行要繫緣修心,藉事練心,隨處養(yǎng)心。
43、勿以小嫌疏至親,勿以新怨忘舊恩。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44、人若能啟發(fā)自我的本性與天職,自然做任何事都會覺得輕鬆而無怨言。
45、縮小自己,要能縮到對方的眼睛里、耳朵里,既不傷他,還要能崁在對方的心頭上。
46、看淡自己最般若,看重自己是執(zhí)著。
【靜思的語錄46條】相關文章:
靜思的語錄48條12-31
精選靜思的語錄56句03-27
精選靜思的語錄48條12-20
靜思的語錄70條09-19
精選靜思的語錄39條11-02
靜思的語錄39條10-21
靜思的語錄100條10-22
靜思的語錄46句10-10
精選靜思的語錄94句02-03
精選靜思的語錄40條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