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2023年通用禪意的語錄大集合65條
古人云:"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人為了求名,相互傾軋,而人的智識就成了斗爭的工具。千百年來,讀書人為了金榜題名而發(fā)憤苦讀,除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之外,便是為了在官場賺取名利,光耀門楣,揚名天下。但是,人不應該為了求名、為了好勝而求知識,因為名心和利心都是殺人不見血的武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禪意的語錄65條,一起來看一下吧。
1、人的心,是高山、海洋所不能比的,所謂"心如虛空",就是放下頑強固執(zhí)的己見,解除心中的框框,把心放空,讓心柔軟,這樣我們才能包容萬物、洞察世間,達到真正心中萬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有是有非、有古有今,一切隨心通達,運用自如。
2、人給我自尊,我還他高尚;人給我快樂,我還他幸福;人給我寬容,我還他真誠;人給我撫慰,我還他熱情;人給我希望,我還他感激;人給我親切,我還他尊敬。做人,既是以心換心,以情換情;也是以德報怨,以善報惡。心與心的距離,在于理解,在于真誠。
3、試著去憧憬,學著去適應。人生苦短,生命從自己的哭聲開始,又在別人的淚中結(jié)束,這中間的過程就是幸福。不要去恨一個你愛過的人,不要追問分手的理由,不要懇求復合的可能。轉(zhuǎn)個身,讓自己快樂那才是最真的。
4、你要靜靜等待,等待花開的時刻,等待風拂過花萼,以喚醒前世種下的夢。
5、競爭蘊藏了傷害的因子。只要有競爭,就有前后之分、上下之別、得失之念、取舍之難,世事也就不得安寧了。
6、疑于人者,人亦疑之。忘于物者,物亦忘之。(宋)山堂禪師(《禪林寶訓》)
7、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正是超越是非、善惡、有無、好壞、枯榮等等相對的世界,不以生命的有限看待世界的無限。
8、心應像乾坤袋一樣,虛空無妨礙,入時觀自在。
9、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滅除一切疑難及困惑。
10、虛名就是有名無實,意指只要其名而不論其實。虛名不是福而是禍,歷史上,宋襄公為虛名而禍國,慈禧太后為虛名而殃國;現(xiàn)實中,一些人為虛名投機鉆營,損人利己,一些人為虛名累壞己身,執(zhí)迷不悟。
11、中國幾千年的基因傳承,幾千年的美德傳遞,時至今日,實 際上并沒有發(fā)生變異,也沒有產(chǎn)生斷裂,它依然存活在我們每個人的 心靈深處,只不過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它累了、倦了,暫時沉睡 了,一旦被召喚就會醒來。重要的是,誰去召喚?是否有人愿意自覺 承擔起召喚的責任。
12、有些學佛人,表面上念佛認真、吃素嚴格、打坐精進,然而生活中,對家人缺乏關(guān)愛,不能做到家庭和睦,對金剛師兄缺乏包容,不能做到金剛師兄之間的團結(jié)。與家人不和睦,表明失去了做人的基礎,與金剛師兄不團結(jié),表明失去了修行的根本。既然沒有做人的基礎和修行的根本,那么學佛又有什么成就的希望呢?
13、很高興最近頭一次看到134個國家參與了為保護地球而發(fā)起地球熄燈一小時的活動,千萬根蠟燭被點燃。無私的愛心就像蠟燭,燃燒自己的同時,帶給眾生慈悲的溫暖,又發(fā)出智慧的光明,并遣除一切眾生的癡暗。
14、有智慧,能發(fā)揮勇猛的大愛。
15、佛陀告訴我們,輪回的一切系列過患、無窮無盡的痛苦,皆是從無明開始,因無明引發(fā)。正如第j三世大寶法王在《了義大手印》中所說:"從本未有白現(xiàn)迷為境,由無明故執(zhí)自明為我,由二執(zhí)故流轉(zhuǎn)于諸有,愿斷無明迷亂之根源。"
16、空者,謂二十五有及諸煩惱、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為行,如瓶無酪,則名為空。不空者,謂真實善色,常樂我凈,不動不變,猶如彼瓶色香味觸,故名不空!洞蟀隳鶚劷(jīng)》卷五,如來性品
17、佛說:不可執(zhí)著,修行最大的功夫就是"轉(zhuǎn)",不執(zhí)著煩惱,自可安然自在!煩惱就像天空上的一片烏云,如果你的心中是一片晴空,那么煩惱不會對你有絲毫影響。不自找煩惱,就是智慧。
18、一對戀人或夫妻相處久了,感情神經(jīng)總會一點一點麻木。很多人誤以為這是愛情消失了,其實不是。愛情不會消失,愛情只會沉底。當愛沉底了,你要懂得晃一晃。愛是需要用心經(jīng)營的,既然是經(jīng)營就會有形式和點綴,一如心臟的外面還有一層胞衣。
19、以虔誠的心為人群付出、盡一分力量,功德就很大。
20、我們的人生常常被某些無形的繩子牽住,名利是繩,貪欲是繩,嫉妒 和褊狹都是繩。擺脫了這些,才能享受真正幸福的生活。如果我們被外物 掌控住自己的七情六欲與心靈思想,那么原本使我們幸福的東西也會成為 我們的枷鎖、痛苦的根源。
21、無欲無求、少煩少惱,就容易開啟心門擁有智慧。
22、我不是住持,不是方丈,不是大德。小人物用不著大名詞。鞋要合腳,帽要合頭。頭小卻頂著大帽,不舒服可以忍一忍,不美觀反正自己看不見;但帽檐下垂,遮住雙眼,看不見前面的路,才真正要命。過譽如小頭戴大帽,一定會遮蔽雙眼。
23、有福,應知福、知足。
24、唯一能形容慈悲的狀態(tài)便是如虛空——空與一切萬物相容不沖突,包容萬物,支撐萬物。佛是空王,也是慈悲王。
25、這世上所有愛與恨都是自己感召而來,我們找到怎樣的愛人,得到幾分愛,都是我們內(nèi)心的寫照。當我們拋開那些俗世的想法,拋開外在的條件凈化我們的身心時,身上的場態(tài)陽多陰少,便能輕易感召與我們匹配的真誠伴侶。
26、曾經(jīng)以為,空空地念佛沒有什么味道,沒有什么法喜,大概也就沒有效果吧;現(xiàn)在才知道,空空地念佛,竟是這樣的功德滿滿。
27、生活的禪法,它必須是溫暖與善良,寬闊與承擔,走在每一個時代,找找與時代的契合,它更是對命運的一種體醒,消極時振作,悲觀時期望,冷落時溫暖,能照亮人生理念的方法,就是禪道。
28、生活中,當我們有些東西拿不準,分不清時,最客觀的辦法就是始終堅持正確的發(fā)心,不管有多么艱難,我們都要力所能及地去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要不了多長時間,事物都會由陰轉(zhuǎn)陽,呈現(xiàn)本來面目,花開見佛!這是事物的本質(zhì)規(guī)律。
29、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都有自身的優(yōu)缺點。"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代詩人盧梅坡借梅雪之爭,告誡眾生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這是自然之理,不必過于執(zhí)著。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是正理,才得灑脫。
30、這主要的原因還在于他所出生的大時代,生于動蕩的時代,注定個人的榮辱富貴都顯得微不足道。
31、眾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荊棘,手被劃破。禪師:荊棘習慣依附別物,你卻依附它,當然自討苦吃,別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32、修行不在大事上,而是反映在那些我們漫不經(jīng)心表現(xiàn)出來的細節(jié)上, 同時也是我們利用外在的一舉一動來傳達我們內(nèi)心的一種方式。土地不耕 種,則必定雜草叢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時時行,不斷去行,哪怕是舉 手投足也要存有一份善念。
33、譬如人毀足,不堪有所涉,毀戒亦如是,不得生天人。《四分律比丘戒本》
34、一個人如果連對手都沒有,是寂寞而可悲的;一個人如果樹敵太多,是 可悲而寂寞的。
35、我們生活在五光十色的大干世界中,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不順心,會有各種各樣令人頭疼的問題,但人生就是這樣,有喜有憂、有得有失。一切都平平穩(wěn)穩(wěn)、一帆風順,只是人們美好的向往。在曲折的生命旅途上,我們?nèi)绻軌蚯龆蓛?nèi)心的冰河,拋下苦悶,堅信自己的能力,讓生命的內(nèi)在充滿意義,就一定能夠化解與消釋所有的困難與不幸,我們的生命之旅就會更加順暢,我們的人生也會更加開闊。
36、[經(jīng)云]:眾生無我,苦樂隨緣,宿因所構(gòu),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一切悲喜都由心生。當你心中有愛恨,你眼中必定是個翻騰顛倒的世界,平靜過后也并非一無所有,其實何為有,何為無?只不過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道理雖對,卻很難做到,再破碎的心,再陳舊的傷口,人卻還是堅持不停的縫縫補補,不肯丟棄。[佛問]:你忘了嗎?我回答說沒有,或者說忘了吧,留存美好,忘記悲哀,一切自在來源于選擇嘛你說的。
37、施為后世糧,要至究竟處,善神常將護,亦復致歡喜。
38、為心無染,妄念不生,我人心滅,畢竟清凈。以清靜故,能生無量知見。
39、茶友,可解為茶之友,以茶為友,也可理解為因茶而聚的一群人,為茶悅,為茶爭,得一好茶,約二三好友,聞其香,享其醇,以茶為媒,相聚一堂,知茶性者,性必相若,一杯清茶,別無所圖,茶香渺渺之中,心神安寧,無執(zhí)執(zhí)之念,無縈縈之心。
40、淡泊者須有云水氣度松柏精神,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繁華所誘,從從容容,寵辱不驚,淡泊寧靜是修身明志的最佳心靈空調(diào)。
41、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42、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于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自舍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赌P經(jīng)·梵行品》
43、作為凡夫的我們,總習慣用自己的方式,排除反擊所有不喜歡的人、事、物。有人講了一句你不愛聽的話,就希望他立刻消失;有人傷害到你,馬上更強烈地反擊。這樣以冤報冤,糾纏下去,相互間得到的傷害只會越來越多,自己也控制不了,明知道不應該去做的事,可總停不下來,這就是無始以來累積的可怕業(yè)力。
44、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修行的機緣,就看我們是不是能好好運用,把握住每個機會。
45、順境時要收心,逆境時要放心。順境時不可得意忘形,逆境時也不用頹廢不振。
46、世間七珍,雖稱為寶,享樂一時,畢竟成空,只能養(yǎng)生,不能脫死。若佛三寶,則能息無邊生死,遠離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樂。
47、佛曰: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48、要讓自己往好的方面想,老是去想說全世界都是壞人,這樣子是不對的。壞人當然是有,但是這不是說所有的眾生都不好,品行高貴而且慷慨的還是大有人在。
49、欲望真是會制造各種沒完沒了的問題。欲望愈多,就愈需要精打細算,然后花力氣去實現(xiàn)。不久以前,有個商人對我說,他生意作得愈大,就想要再大。他愈想辦法還要再大,就得說更多的慌,對競爭對手愈不留情。他發(fā)現(xiàn)總是想要更多并沒有意義,他只要把生意的規(guī)?s小一點,競爭就不會那么激烈,這樣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工作。我覺得他說得很對。
50、競利奔名何足跨,清閑獨許野僧家,心田不長無明草,覺苑常開智慧花。
51、世人性本清凈,萬法從自性生。
52、早期的撲滿都是陶器,一旦存滿了錢,就要被人敲碎;有這樣一只撲滿,一直沒有錢投進來,一直瓦全到今天,他就成了貴重的古董,你愿意做哪一種撲滿?你每想到一次就記下你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你的答案不再變動,那就是你成熟了。
53、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元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
54、笑著應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刻。
55、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有趣之中。
56、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佛學入門。乃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取得真正的快樂。
57、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為微細難湊處。
58、有一佛,名為"大無畏",其渡人也,曰"施無畏"。無畏有五,曰:無死畏,無惡名畏,無不活畏,無惡道畏,乃至無大眾威德畏。
59、學佛法之人皆須發(fā)"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樂為苦樂,抱熱心救世之弘愿,不唯非消極,乃是積極中之積極者。
60、追求世間的利益是一條路,通往永恒的寂靜之道又是另外一條路。遵奉佛陀為師的佛弟子們啊,不要貪求世間的利益!應遠離這條道路。
61、多少人真正了解幸福?內(nèi)心能悟就是本性,本性原就已具足安詳之道。安詳就是真正的幸福,要了解幸福,內(nèi)心就一定要有智慧。
62、道德菩提非正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63、無聲而漫長的時光,可以苒苒而過很多野草閑花。頭上的燈光越來越少,我情愿在暗處。就像買的一些小干花。絕不華麗,絕不飽滿。它們安靜而寂寞,小小的,不與人爭。但是,骨感錚錚。插在陶里,好像我,也許,就是我。
64、一切煩惱業(yè)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
65、我們每一個人這一生都會扮演著各種角色,重要的不是我們在扮演著什么臉色,做著什么事情,而是我們的心態(tài)。心態(tài)放開,什么都不重要。心態(tài)放寬,我們就是自己的唯一。
【禪意的語錄65條】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49句08-10
禪意的語錄69句08-06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39句06-27
精選禪意的語錄集錦40條07-27
【精華】禪意的語錄39條07-27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集錦36句08-09
【推薦】禪意的語錄36條08-11
簡短的禪意的語錄30句07-29
禪意的語錄匯編95條07-23
有關(guān)禪意的語錄78條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