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2024年通用周國平的語錄摘錄55條
現(xiàn)在圖書的出版量極大,有好書,但也生產(chǎn)出了大量垃圾,包括暢銷的垃圾。對于有判斷力的讀者來說,這不成為問題,他們自己能鑒別優(yōu)劣。受害者是那些文化素質(zhì)較低的人群,把他們的閱讀引導到和維持在了一個低水平上,而正是他們本來最需要通過閱讀來提高其素質(zhì)。下面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周國平的語錄55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chuàng)造;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2、我從我的真朋友和假朋友那里抽身出來,回到了我自己。只有我自己。
3、驕傲與謙卑未必是反義詞。
4、人們的心理可能是這樣的:一方面,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竟然有人做了,于是嫉妒之情便化裝成正義的憤怒猛烈噴發(fā)了。當然啦,決不能讓那個得了便宜的人有好下場;另一方面,倘若自己也做了類似的事,那么,堅決向法庭認同,與罪人劃清界線,就成了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仿佛譴責的調(diào)門越高,自己就越是安全。因此,凡道德法庭盛行之處,人與人之間必定充滿殘酷的斗爭,人性必定扭曲,愛必定遭到扼殺。
5、我們平時斤斤計較于事情的對錯,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一位天神的眼里,這種認真必定十分可笑。
6、我們不妨站到上帝的位置上看自己的塵世遭遇,但是,我們永遠是凡人而不是上帝。所以,每一個人的塵世遭遇對于他自己仍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7、你說,得活出個樣兒來。我說,得活出個味兒來。名聲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墒,對人對己都不要衣帽取人。衣裳換來換去,我還是我。脫盡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8、必須說假話的場合是極其稀少的。
9、創(chuàng)造力無非是在強烈的興趣推動下的持久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第一是興趣,第二是良好的工作習慣。通俗地說,就是第一要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第二能夠全神貫注又持之以恒地把它做好。在這過程中,人的各種智力品質(zhì),包括好奇心、思維能力、想象力、直覺、靈感等等,都會被調(diào)動起來,為創(chuàng)造做出貢獻。
10、對于自己的經(jīng)歷應該采取這樣的態(tài)度:一是盡可能地誠實,正視自己的任何經(jīng)歷,尤其是不愉快的經(jīng)歷,把經(jīng)歷當作人生的寶貴財富;二是盡可能地超脫,從自己的經(jīng)歷中跳出來,站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上看它們,把經(jīng)歷當作認識人性的標本。
11、人在年輕時會給自己規(guī)定許多目標,安排許多任務,入世是基本的傾向。中年以后,就應該多少有一點出世的心態(tài)了。所謂出世,并非純?nèi)幌麡O,而是與世間的事務和功利拉開一個距離,活得灑脫一些。
12、紛紛擾擾,全是身外事。我能夠站在一定的距離外來看待我的遭遇了。我是我,遭遇是遭遇。驚浪拍岸,卷起干堆雪?墒牵度匀皇前,它淡然觀望著變幻不定的海洋。
13、浮生若夢,何妨就當它是夢,盡興地夢它一場?世事如云,何妨就當它是云,從容地觀它千變?
14、這是一個荒謬的宇宙,水遠存在著,變化著,又永遠沒有意義。它為自身的無意義而苦悶。人就是它的苦悶的產(chǎn)物。
15、對于少數(shù)人來說,人生始終是一個問題。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一生中有的時候會覺得人生是一個問題。對于另一些少數(shù)人來說,人生從來不是一個問題。
16、所以,人應該具備兩個覺悟:一是勇于從零開始,二是坦然于未完成。
17、可是,盡管如此,你還是想跳,哪怕明知道另一個更深的陷阱在等著你。最不能忍受的是永遠呆在同一個陷阱里。也許,自由就寓于跳的過程中。
18、有時候,我覺得人類的一切觀念在我頭腦里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都成了毫無意義的聲音和符號。于是,我感到一種解脫,又感到一種惶恐。
19、不避平庸豈非也是一種偉大,不拒小情調(diào)豈非也是一種大器度?
20、一個靈魂在天外游蕩,有一天通過某一對男女的交合而投進一個凡胎。他從懵懂無知開始,似乎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但是,隨著年歲和經(jīng)歷的增加,那天賦的性質(zhì)漸漸顯露,使他不自覺地對生活有一種基本的態(tài)度。在一定意義上,"認識你自己"就是要認識附著在凡胎上的這個靈魂,一旦認識了,過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釋,未來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21、一棵植物必須在土里扎下根,才能健康地生長。人也是這樣,只是在外表上不像植物那么明顯,所以很容易被我們忽視。遠離土地必定會付出可怕的代價,倘若這種對大自然的麻木不仁延續(xù)下去,人類就不可避免地要發(fā)生精神上的退化。在電視機前長大的新一代人,當然讀不進荷馬和莎士比亞。始終在人造產(chǎn)品的包圍下生活,人們便不再懂得欣賞神和半神的創(chuàng)造,這有什么奇怪呢?
22、在觀賞者眼中,再美的花也只是花而已。唯有當觀賞停止、交流和傾聽開始之時,花兒才會對你顯靈和傾談。
23、看海,必須是獨自一人。和別人在一起時,看不見海的真相。那海灘上嬉水的人群,那身邊親密的同伴,都會成為避難所,你的眼光和你的心躲在里面,逃避海的威脅。你必須無處可逃,聽憑那莫名的力量把你吞滅,時間消失,空間消失,人類消失,城市和文明消失,你自己也消失,或者和海變成了一體,融入了千古荒涼之中。
24、生命是宇宙間的奇跡,它的來源神秘莫測。是進化的產(chǎn)物,還是上帝的創(chuàng)造?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你的心去感受這奇跡。于是,你便會懂得欣賞大自然中的生命現(xiàn)象,用它們的千姿百態(tài)豐富你的心胸。于是,你便會善待一切生命,從每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到一頭羚羊,一只昆蟲,一棵樹,從心底里產(chǎn)生萬物同源的親近感。于是,你便會懷有一種敬畏之心,敬畏生命,也敬畏創(chuàng)造生命的造物主,不管人們把它稱作神還是大自然。
25、人生的意義,在世俗層次上即幸福,在社會層次上即道德,在超越層次上即信仰,皆取決于對生命的態(tài)度。
26、在事物上有太多理性的堆積物:語詞、概念、意見、評價等等。在生命上也有太多社會的堆積物:財富、權(quán)力、地位、名聲等等。天長日久,堆積物取代本體,組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虛假的世界。
27、生命與生命之間的互相吸引。我設想,在一個絕對荒蕪、沒有生命的星球上,一個活人即使看見一只蒼蠅,或一只老虎,也會發(fā)生親切之感的。
28、智慧有點兒像是謙虛,不過這是站在很高的高度才具備的一種謙虛。打個比方說,智慧的人就好像站在神的地位上來看人類包括他自己,看到了人類的局限性。他一方面也是一個具有這種局限性的普通人,另一方面卻又能夠居高臨下地俯視這局限性,也就在一定意義上超越了它。
29、知識關(guān)心人的限度之內(nèi)的事,智慧關(guān)心人的限度之外的事。
30、世上有一樣東西,比任何別的東西都更忠誠于你,那就是你的經(jīng)歷,你在經(jīng)歷中的感受和思考。它們僅僅屬于你,不能轉(zhuǎn)讓給任何別人,而只要你珍惜,也會是你最可靠的財富,無人能夠奪走。可是,如果你不珍惜,就會隨歲月而流失,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了。
31、讀書基本標準是愉快。無論專家們說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說它多么暢銷,如果讀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寧可不去讀它。
32、你做一項工作只是為了謀生對它并不喜歡,這項工作就只是你的職業(yè)。你做一項工作只是因為喜歡,并不在乎它能否帶來利益,這項工作就是你的事業(yè)。最理想的是事業(yè)和職業(yè)一致,做喜歡的事并能以之謀生。其次好的是二者分離,業(yè)余做喜歡的事。最糟糕的是根本沒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
33、離開了暮雨朝云,巫山縱然萬古長存,也只是一堆死石頭罷了。
34、一個孤獨的人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靈魂和深藏于它們中的深邃的愛。
35、彈性是性格的張力。有彈性的女人,性格柔韌,伸縮自如。她善于妥協(xié),也善于在妥協(xié)中巧妙地堅持。她不固執(zhí)己見,但在不固執(zhí)中自有一種主見。靈性是心靈的理解力。有靈性的女人天生慧質(zhì),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諦。她極其單純,在單純中卻有一種驚人的深刻。
36、寫作從來就不是為了影響世界,而只是為了安頓自己。
37、神話衰落,哲學興起,人要自己來解釋和安排一切了,他幾乎在躊躇滿志的同時就發(fā)現(xiàn)了自己力不從心。面對動物或動物般生活著的蕓蕓眾生,覺醒的智慧感覺到一種神性的快樂。面對宇宙大全,它卻意識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卻并不能成為一個神,用愛默生的話說,只是一個破敗中的神。
38、對死的思考推動人們走向宗教,而宗教的實際作用卻是中指這種思考。從積極方面說,宗教倡導一種博愛精神,其作用也不是使人們真正相信不死,而是在博愛中淡忘自我及其死亡。
39、無聊者自厭寂寞者自憐孤獨者自足庸人無聊天才孤獨人人都有寂寞的時光。
40、一個人如果過于專注于精神世界里的探索,就會沒有興趣也沒有精力去琢磨如何使自己適應社會。年齡的增長在這里是無濟于事的,因為精神的探索永無止境,而且在這一條道路上走得越遠的人,就越不可能回過頭來補習處世的基礎課程,就像我們無法讓一個優(yōu)秀的科學家回到小學課堂上來做一個好學生一樣。
41、其二,連鎖承認:在眾多天才中,某一天才因為種種偶然性的湊合而被承認,于是人們也承認他所欣賞的一系列天才,這些天才中每人所欣賞的天才,就像滾雪球一樣。
42、不過,我必須立即承認,這只是我即興想到的一句俏皮話,其實我連這樣的野心也沒有。
43、直接面對自己似乎是一件令人難以忍受的事,所以人們往往要設法逃避。逃避自我有二法,一是事務,二是消遣。我們忙于職業(yè)上和生活上的種種事務,一旦閑下來,又用聊天、娛樂和其他種種消遣打發(fā)時光。
44、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
45、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和別人一起談古說今,引經(jīng)據(jù)典,那是閑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來大師們的杰作之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46、人人都在寫自己的歷史,但這歷史缺乏細心的讀者。我們沒有工夫讀自己的歷史,即使讀,也是讀得何其草率。
47、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
48、憑人力可以成就和睦的婚姻,得到幸福的愛情卻要靠天意。
49、給人最大快樂的是人,給人最大痛苦的也是人。
50、在情場上,兩造都真,便刻骨銘心愛一場。兩造都假,也無妨逢場作戲玩一場。最要命的是一個真,一個假,就會種下怨恨甚至災禍了。主動的假,玩弄感情,自當惡有惡報。被動的假,虛與委蛇,也決非明智之舉。對于真情,是開不得玩笑,也敷衍不得的。
51、獨一的大事是把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做好,適應自己的本性。二心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得盡如人意,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顛撲不破的家園。
52、我們擁有的惟一時間是現(xiàn)在。擁有了現(xiàn)在,我們也就擁有了過去和未來。
53、人不能缺少兩種交談。一個是和歷史上的大師交談,這就是閱讀。另一個是和自己的靈魂交談,寫日記就是一種好方式。換一個說法,人不能缺少兩個重要的朋友,一個是自己,就是你身上更高的自我;另一個是好書,活在好書里的那些偉大的靈魂。
54、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是最近的,也是最遠的。孤獨者必不合時宜。然而,一切都可以成為時髦,包括孤獨。
55、愛默生相信,人心與宇宙之間有著對應關(guān)系,所以每個人憑內(nèi)心體驗就可以認識自然和歷史的真理。這就是他的超驗主義,有點像主張"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致良知"的宋明理學。
【周國平的語錄摘錄55條】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摘錄38句11-13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摘錄77條12-11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摘錄57句12-15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摘錄91句02-03
常用周國平的語錄摘錄74句07-03
有關(guān)周國平的語錄摘錄32句07-18
常用周國平的語錄摘錄56句11-22
有關(guān)周國平的語錄摘錄81句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