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語的語錄70條 推薦度:
- 簡潔的佛語的語錄30條 推薦度:
- 佛語的語錄65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佛語的語錄匯總86句
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殺人無血,其過甚惡。37. 爾勿崇飲,狂藥非佳味,能使謹(jǐn)厚性,化作兇頑童。38. 怒為萬障之根,忍為百福之首。39. 世人言忍,忍字最難,非大智慧,斷然不能。40. 來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觀此,未免心冷。以下是小編精心準(zhǔn)備的佛語的語錄86句,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人生淡然如花,自然一路芬芳;t不為爭春,春自艷;花香不為引蝶,蝶自來。漫漫的歲月,默默地生長,靜靜地開放。不求大紅大紫,只愿春來次第開,春歸漸入塵,一生美麗過便是不枉。靜守一方天空,安度一春歲月,與清風(fēng)對語,與光陰說禪。人生的美麗,不在于爭,而在于守。
2、某居士問:"一般民眾所信仰的法術(shù)神通與佛教有關(guān)嗎?又一般對深入信仰者謂之迷,是嗎?"師言:"法術(shù)不是佛教的產(chǎn)物。至于‘迷’字,端看人們?nèi)绾涡叛?一般社會人士因心念惶恐,對事物無法全心信仰,乃取信于簽詩筊杯,并沒有真正深入教理。佛教是改革人生的科學(xué),而非只是拜拜的宗教。"
3、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有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古印度)世親《俱舍論》卷二十九
4、善需大家做,力量才會強;福需大家造,福氣才會大。
5、生活中常有不盡如人意的時候,當(dāng)一個人面對拂逆和不順,而人力又不能改變的時候,就應(yīng)面對現(xiàn)實,隨遇而安。與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惱,還不如因勢利導(dǎo),適應(yīng)環(huán)境。
6、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可謂有事必有緣,如喜緣、福緣、人緣、財緣、善緣、惡緣等。萬事隨緣,隨順自然,這不僅是禪者的態(tài)度,更是快樂人生所需要的一種精神。隨緣是一種平與的生存態(tài)度,也是一種生存的禪境。"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放得下寵辱,那便是安詳自在。
7、愛一個人能和他一輩子在一起固然好;如果不能在一起,就心甘情愿地放手,遠遠地看著他幸福也是一種幸福。而婚姻是現(xiàn)實里將兩個相愛的人合法維系在一起的手段。這種關(guān)系需靠兩個相愛的人共同維系,一旦兩個人選擇了這種相守的方式,那就得一輩子為對方負(fù)責(zé)。
8、其實快樂的源泉就在于:知足、無求、無怨、寬容、感恩、舍得、放 下、忘記。學(xué)會感恩,快樂就會相隨而來。有顆感恩的心就會感到很知 足,心不煩,身不疲,無所求,心能安的時候,快樂就在其中;當(dāng)有顆感 恩的心就會感到吃得下,玩得動,睡得好,沒牽掛,很滿足的時候,幸福 就在其中。
9、一個人,只有放空自己,才能讓生命的縫隙透進陽光。正如把手機電池里的余電都用掉,是為了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也是為了更好地充電一樣,我們放空自己,也是為了讓自己得到更長久的幸福感,得到更多的充實感。若能心平氣和地駕馭自己的情緒,就可以遠離焦慮,胸襟也會變得開闊起來,這時你會豁然發(fā)現(xiàn),每一個讓自己頭疼的問題其實都已經(jīng)有了答案。
10、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講良心不是由于社會的強迫,而是出自對自身生命的關(guān)懷和承擔(dān)。——凈慧
11、西方哲人也說:存在即是合理。很顯然,"合理"不是一個道德判斷,而是一個科學(xué)結(jié)論,一切現(xiàn)存的事物,都是自然規(guī)律作用的結(jié)果,無論人們喜歡它們還是討厭它們,都會以此種狀況呈現(xiàn)。
12、僧又問:"哪個是佛心?"師日:"墻壁瓦礫是。"——《南陽忠》
13、滿目青山是禪,茫茫大地是禪;浩浩長江是禪,潺潺流水是禪;青青翠竹是禪,郁郁黃花是禪。
14、能先付出愛心,就能得無數(shù)人的愛。
15、越祗國國王屯真陀羅供養(yǎng)佛。請佛漱口,佛將水吐在地上,水立即化成寶池,周同二百里用七寶莊嚴(yán),光明燦爛。池中有八功德水,水底滿是七寶之沙,八種蓮花大如車輪,五顏六色,香氣芬芳濃郁,遍布四方。眾人看到如此奇妙的寶池,歡喜贊嘆佛陀功德無量。佛陀于是方便說法,為眾生增添無上福德。
16、從禪宗來看:人性本來就具備佛性,只緣執(zhí)迷于世俗觀念,沉陷欲望而不自覺,一旦覺悟到這些觀念、欲望的虛假,真如本性便自然顯現(xiàn),也就達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佛學(xué)講"煩惱即菩提,凡夫即佛陀",而真正達到覺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就是順應(yīng)自然之意。
17、處順境用"無常觀",處逆境用"因緣觀"。
18、世間森羅萬象,一切宛然存在。由于我們在主觀上存在妄想執(zhí)著,才改變了外在事物的形象。
19、非見聞覺知,非持戒所得,亦非不見聞,非不持戒得。如是論悉舍,亦舍我我所,不取諸法相,加是可得道!栋⑼雨绕沤(jīng)》
20、在家菩薩能多度人,出家菩薩則不如是。
21、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jié)跏趺坐,儼然不動!洞蠓降热鐏聿亟(jīng)》
22、煩惱為薪,智慧為火,以是因緣,成涅槃食。南本《涅槃經(jīng)》卷四,四相品
23、我們不定要在心外尋找財富,真正的財富,應(yīng)該是內(nèi)心源源不斷的能量、人們追求財富,是為了更好地生活。然而,真正的財富并非外在的金錢與物質(zhì)的堆砌,而是內(nèi)心的滿足和充實。
24、對狡猾者要狡猾,對老實人要老實,對動搖者要堅定。這是過去的遺訓(xùn)。
25、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大般涅槃經(jīng)》卷十一,現(xiàn)病品
26、過年前,人人會將屋子內(nèi)外整理、粉刷得煥然一新。做人也要時時刻刻把壞的淘汰掉,讓心地天天清新潔凈。而學(xué)佛的人,更要心如過年一樣,日日除舊布新。
27、不當(dāng)趣所愛,亦莫有不愛,愛之不見憂,不愛見亦憂。是以莫造愛,愛憎惡所由,已除愛縛者,無憂無所憎!斗ň浣(jīng)》卷下,好喜品
28、生活中,當(dāng)你發(fā)現(xiàn)有一個人能讓你隨心所欲地發(fā)脾氣,任你隨心所欲地胡鬧,那一定是與你緣分極深的人。心理學(xué)講,人的潛意識里,只有對最親密的人才會產(chǎn)生依賴感,也只有能讓你感覺安全的人,你才會隨意地釋放自己。而有些人,你卻只能和他客客氣氣,禮尚往來,那只能稱為君子之交淡如水。
29、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dāng)知輪回,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fā)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xù)。
30、普賢十大愿有"廣修供養(yǎng)",是讓我們供養(yǎng)諸佛菩薩及眾生;但我們卻在"廣收供養(yǎng)",貪收貪受信眾供養(yǎng),什么都想要。
31、遍于一切宇宙與生命的真理,稱為世俗菩提心;超越一切宇宙與生命的真理,稱為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是佛教的唯一真理。世俗菩提心,是利他的角度而說,猶如美麗的花朵,給眾生帶來快樂;勝義菩提心,是自利的角度而言,仿佛豐滿的果實,自己成就圓滿。
32、貧窮是一時,能啟發(fā)出愛心,才是永恒的富有。
33、我們的痛苦與快樂,高興與悲傷,煩惱與智慧,富貴與貧窮,挫折與幸運,疾病與健康,都不來自于外在,既不是神仙賜予的,也不是魔鬼造成的,一切顯現(xiàn)都來自于自己的內(nèi)心。猶如晚上沉睡時夢中所顯現(xiàn)的境界一般,無論外在的顯現(xiàn)與內(nèi)在的感受,一切都由心中產(chǎn)生,由心而顯現(xiàn)。
34、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35、能清楚、篤定內(nèi)心方向,就不會計較。
36、水遇到阻擋物并不會爭鋒相對,而是繞道而流,包容與寬恕的人就像水一樣,既不計較,也不爭論。以善巧智慧,不傷害眾生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目標(biāo)。
37、學(xué)佛時間越久,修行功夫越高,越應(yīng)該將煩惱、執(zhí)著、習(xí)氣徹底降伏與斷除,同時,愛心與智慧得到無限提升。然而,有些人往往是背道而馳,煩惱比沒有學(xué)佛人更熾盛,內(nèi)心的執(zhí)著與習(xí)氣比沒有一開始修行時更嚴(yán)重。原因是,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缺乏了正知正見,于是所學(xué)所修的一切,反而成為增長邪知邪見的助緣。
38、分析于諸色,乃至觀微塵,自性無所有,譬如彪、兔角。無分無分者,蘊有蘊亦然。同于幻所作,一切皆如是。此中無業(yè)果,亦無作業(yè)人,無能作世間,設(shè)有非能作。能作待于作,何名能作人?此言成過失,說者非清凈。《大乘密嚴(yán)經(jīng)》卷上,顯示自作品
39、只要有心去做,目標(biāo)就在當(dāng)下。
40、做人應(yīng)當(dāng)像火炬一樣,不是為了照亮自己,而是為了照亮別人。當(dāng)我們將付出的意識貫注自身并向周圍擴散時,身邊的人就能夠感受到我們帶來的濃濃暖意和旺盛的生命活力。人的天性是感恩的,他們得到了愛,也會有所回饋,也許只是一句感謝,或者一句贊美,卻足以將愛的溫暖延長。當(dāng)彼此的愛會聚到一起時,形成的小小氣場便足以令所有人感動。愛是一種循環(huán),主動去愛世人,我們所得到的將遠遠超過我們的付出。
41、人心平均,皆同一意,相見歡悅,善言相向。
42、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則法亂;在私者,以欺取利則事亂;事亂則人爭不平,法亂則民怨不伏。其悖戾斗諍,不顧死亡者,自此發(fā)矣。
43、美好的事物,需要一顆平常心,才能體現(xiàn)出其價值來。遇順境處之淡 然,遇逆境處之泰然。用平常心來對待生老病死,對待得失,對待寵辱。
44、固然,見到利益,人人都想得到,而且得到的越多越好,這是人們共 同的心理?吹絼e人賺錢,自己也想發(fā)財,這也是正常的現(xiàn)象。但是君子 愛財,取之有道,又不能貪心不足。人過于貪婪會喪失道德,又會被他人 利用,所以,忍貪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45、婚姻關(guān)系其實跟菜市場討價還價差不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限,在有共同的做成一筆買賣的愿望下,就會你進一點,我退一點。
46、生活里如何消弭和協(xié)調(diào)煩惱,俗語說的好,一個巴掌拍不響,有時候已經(jīng)習(xí)慣了和煩惱糾纏,甚至是達到了心不痛不能正;畹某C情程度,記得一個簡單的辦法,煩惱如同往事,少回味才是啊。
47、只需拈花一笑,萬千心事盡在其中。往事的腳步輕了,悄悄地走過歲月。一笑于休閑處,坐看時光著地成灰。生活仍是一片寧靜。禪在心中,悟自心生。
48、和廣信先生:不要因為怕傷害別人就把會讓自己為難的事情應(yīng)承下來,很多時候該說就得說,該拒絕就得果斷拒絕。自己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就不要答應(yīng)到處救火;觸碰底線的時候就該果斷指出;沒法回應(yīng)的感情就該早些把話說清。扭捏最終只會導(dǎo)致傷人傷己,說出來反而會更好,學(xué)會拒絕是必修課。
49、生活就是如此,既然不能逃避,還不如欣然接受,快不快樂總要面對現(xiàn)實。而且,世界上本沒有那么多煩惱,你撿的煩惱多了,也就成了煩惱。想要輕松生活,還要自己向輕松的路上走。
50、別把自己想的太偉大,要知道,在別人的世界里,不管你做的多好,你都只是個配角而已。我們這輩子最對不起的也就是自己的心,你讓它疼了一次又一次。
51、一盞清茶,便是一段光陰;一方田園,便是一份心境,隔著一簾煙雨,看一場霧里看花的虛無。
52、很小的時候,總以為長大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長大后,卻發(fā)現(xiàn)仿若就似一個眨眼的瞬間。我們,曾經(jīng)匆忙地想要長大,可是,長大后才明白,其實長大,并不只是年歲的增長,還有歲月過往里,那些我們承載不了的厚重依戀。
53、如果我善良,別認(rèn)為我軟弱。因為我明白,善良是本性,做人不能惡。如果我忍讓,別認(rèn)為我退縮。因為我明白,忍一忍風(fēng)平浪靜,讓一讓天高海闊。如果我寬容,別認(rèn)為我怯懦。因為我明白,寬容是美德,美德沒有錯。如果我厚道,別認(rèn)為我笨拙。因為我明白,厚德能載物,助人能快樂。
54、東籬煮酒,鋤禾桑麻。青花水墨,兀自瀲滟著自己的風(fēng)情。
55、做人要當(dāng)提起時提起,當(dāng)放下時放下。功名富貴放不下,生命就在功名富貴里耗費;悲歡離合放不下,生命就在悲歡離合里掙扎;放不下金錢,放不下名位,放不下人情,生命就在金錢、名位、人情里打滾。
56、不管你用到什么辦法,也不可能避免到煩惱的干擾,與其去挑剔煩惱的困擾,不如從內(nèi)心深處去認(rèn)識這些煩惱的必然性,生活中缺乏不了那些瑣瑣碎碎的困擾,它是生活的一種提醒,甚至是一種反省,就把它當(dāng)作一種一路同行的聲音,不必要覺得痛苦。
57、身做好事,言說好話,心存好念。
58、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shù)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59、憎恨別人對自己是種很大的損失。
60、春有百花,秋有明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飄雪。心中若無煩愁事,便是此生好時節(jié)!祝吾友開心!
61、生即是死,死亦是生,生命就這樣循環(huán)往復(fù),無始無終,死而后生,生而后死,變化的只是生命的形式,所以珍惜今生,善待所有眾生,做個好善人。
62、少計較,多寬容,知滿足,心也就閑了。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懂得放下,生命才會更加完美。
63、生氣卻會破壞你內(nèi)心的和平、你的胃口、你的睡眠。那只會讓你的敵人高興。所以,內(nèi)心的和平是關(guān)鍵,如果你內(nèi)心和平,外在的問題便影響不了你內(nèi)心的和平與寧靜。
64、我們的心總是隨著外在的境界轉(zhuǎn)變,或者喜歡什么,或者厭惡什么,變化不定,不能平靜。
65、通常我們說苦、樂,指的是內(nèi)心對外在環(huán)境、事物產(chǎn)生的感受,它是一種情緒,讓人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痛苦。
66、佛教也從來不曾因為弘法或勸人信佛而流過一滴血。
67、一個人走到高處,不管是戲曲還是寫作,總是孤獨的。
68、佛曰:往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69、佛曰:修行善知識教,諸佛世尊悉皆歡喜;其有隨順善知識語,則得近于一切智地;其有能于善知識語無疑惑者,則常值遇一切善友;其有發(fā)心愿常不離善知識者,則得具足一切義利。
70、佛曰:人身難得,如優(yōu)曇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71、一切不留,無可記憶。
72、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73、圣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
74、在家之人多諸煩惱,父母妻子恩愛所系,常思財色貪求無厭,得己守護多諸憂慮,流轉(zhuǎn)六趣違離佛法。
75、當(dāng)我們希望的是贊美而非批評,是關(guān)注而非忽視,就很難遇到善知識了。你關(guān)上了你的門,不讓真正的上師進來;他們也很難對你說實話,因為一旦他們對你說實話,你不會喜歡聽。可是,一個尋求證悟的人應(yīng)該是一個追求真理的人,在這條道路上,你必須聽真話,尤其是非常嚴(yán)肅的、令人痛苦的真話。
76、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
77、每一天都是余下生命里最年輕的一天,每一天都是余下生命里最美好的一天。
78、人生的最大遺憾莫過于錯誤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東西,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那個期望到達的目標(biāo),或許有這么一天我能夠成為一名教師,或許有那么一天我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到達自己的目標(biāo)!生活還在繼續(xù),不要忘記微笑地對待每一天,不要忘記珍惜余下的每一天!
79、昨天再好,也走不回去;明天再難,也要抬腳繼續(xù)。日子過得是心情;生活要的是質(zhì)量。要懂得,無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亂,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
80、世間為何多苦惱?只因不識自我。
81、一個不殺害別人的人,就不會造成別人殺害他的原因。我們不希望別人加諸我們的,我們也不要加諸別人。
82、從外在的掠取獲得,永遠不能滿足內(nèi)在的貪欲,它只會得到短暫的快樂,接著又會引發(fā)痛苦。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冀求更好,得到的又怕失去。
83、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84、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
85、天數(shù)之下,如何掙扎,都是枉然。人力踐踏之下,螻蟻如何掙扎,也是枉然。逆天,原來是一句假言。
86、秋天是一個大詞。因為豐富和層次盡顯陡峭之美。美得那么厚實、肯定、踏實。秋天是人生的中年,收斂了鋒芒,釆摘光陰之果,手里,沉甸甸了……有分量的人生開始了,刪繁就簡、去偽存真。把每一寸光陰過成自己最好、最好的時光。
【佛語的語錄】相關(guān)文章:
佛語的語錄46句12-07
佛語的語錄39句08-04
佛語的語錄49條07-22
精選佛語的語錄49句11-12
經(jīng)典佛語的語錄30條11-07
簡潔的佛語的語錄36條01-30
【必備】佛語的語錄45條11-03
【精華】佛語的語錄50條11-26
【推薦】佛語的語錄38句02-19
佛語的語錄摘錄46句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