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書心得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論語讀書心得1
俗話說:讀一本好書,就等于和一個高尚的人交談。這次的作文課上,我們賞讀了《論語》這本書,我從中獲得許多感悟。
以前,我總是認為古人的經典文章很深奧,讀不懂。而讀這本書時,我就像坐在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身旁,和他面對面交談,不斷地汲取知識的營養(yǎng)。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就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不是復習了呢?
是啊,“反省”是一件多么重要而且必要的事呀!只有不斷地通過反省,我們才會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并且加以改正。正如上個星期日,表姐到我家玩,我不小心打碎她心愛的水晶星星瓶,卻撒謊說是小貓弄翻的。現(xiàn)在想來,我感覺自己是個多么不誠實的人!交而不信是多么要不得!后來,我把這件事告訴了表姐,并向她道個歉。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會不斷地反省自己,端正自己的言行。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边@句話告訴我們,應該不斷向有長處的人學習,拜他們?yōu)閹。當然,看到有缺點的人,也要想想自己身上有沒有這樣的缺點,如果有就需及時改正。比如我們班的陳雨萌同學有很多長處,如唱歌,舞蹈,鋼琴,書法等,我應該多多向她學習,讓自己的品性更高;而我們班的梅子珊同學有害羞的缺點,我恰好也有這個缺點,所以我要改正,讓自己變得膽大、自信,做一個勇敢自信的孩子。
……
《論語》這本書,一直放在我的床頭,里面的經典句段,給我?guī)砹苏胬頍o數(shù),時時讀來,獲益匪淺!
論語讀書心得2
這周,同學們學習了《(論語)十則》這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二千多年前的偉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篇語錄。這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則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前一則是說幾個人在一齊行走,那么他們之中必定有人是我的老師;后一則告訴我們要實事求是,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要以誠實為先,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這才是真正的智慧。這兩句話雖然出自二千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這天,是同樣具有教育好處。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這句話包含著一個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一天都要接觸到許多人,而每個人都有許多長處,值得學習,能夠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拿我們的班來說吧,在這個60人的群眾里,就有許多小“能人”:有的擅長繪畫,有的寫著一手好字,有的是籃球場上的闖將,有的是象棋盤上的英雄,有的富有數(shù)學家般敏捷的思維,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賦……多向他們學習學習,多向他們的長處靠攏,正所謂“揚長避短”。這樣不就能夠使我這株置身于萬頃細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識的養(yǎng)分嗎?
如果你想具有大海般淵博的知識,就應善于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取他們的點滴長處。如果說拜能者為師是理所當然的話,那么“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就容易做到了。首先,你得放下自己那份強烈的虛榮心,不要為了一時渴望得到榮耀,而不懂裝懂,其結果只是無聊而又可笑的。
朋友們,讓我們拜能者為師,且不要不懂裝懂。這樣,成功的大門才會時刻向我們敞開!
論語讀書心得3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有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今天是一周《論語》七天任務結束的最后一天,同時也在隨筆中談一下交朋友的事。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實的人交友,同見多識廣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阿諛奉承的人交友,同口蜜腹劍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談的人交友,便有害了。益者就是那種對我們有用的人,可以完善你的品德,提高修養(yǎng),豐富你的內涵的人,那便就是益者。友直是指正直,這種朋友為人真誠,坦蕩,剛正不阿,帶有一種朗朗人格,這樣的人可以在你怯弱的時候給你勇氣,也可以在對于某一件事自己猶豫不決時給一個最終答案,如果你交的朋友是這樣的'或有這樣的那就是自己收獲了一種好朋友。友諒,指的是誠實,和這種朋友交往,我們的內心是安穩(wěn)的,這樣也可以使我們的精神得到凈化。友多聞,是指那些見多識廣的人,和他們交朋友,自己的學習能力、成績和方式也能逐漸增強,所以我們也要多和見多識廣、知識廣泛的人交朋友。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友便辟指的是專門喜歡拍馬屁,很留心觀察別人的眼色,巴結他人,他們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讓他人開心,自己并從中得利。友善柔是兩面派的人,在你面前和顏悅色,滿面春風,在背地里卻常常說你的壞話并四處傳播謠言。友便佞就是指很會耍嘴皮子的人,除了一張好嘴,其他什么都沒有,肚子里空空如也。
通過孔子說的這一句話和我給他們做的對比,相信大家也能分辨出益友和損友了,朋友就是一面鏡子可以照亮自己,但是在選擇朋友之前一定要想想《論語》中的這句話,去尋找屬于自己的益友。
論語讀書心得4
《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輯而成。
孔子學說的核心思想是“仁”,《論語》中始終如一地貫穿了他的這一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魯國人(公元前552或前551——前479)。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建者、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墩撜Z》這本書流傳至今,歷經了20xx多年。我不由得大吃一驚,心想:歷經兩千多年的書,想必也有它的獨特之處吧,要不然它也不會這么著名。
我又一次翻開書,開始細細的品味了。我看見論語上有這么一句話: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意思是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來學習,如果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笔前,這句話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短處,反之,每個人也都有長處。所以,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并且改正自己的缺點,使自己更進一步。我忽然想到了五年級時,我們班里有幾個人寫的字蠻漂亮的,我十分羨慕,就有時候會去練練字,但是沒過兩個月就漸漸淡忘了,后來索性就不練了。
直到六年級下冊時,我才又下定決心練字了,因為雖然不算特別難看,可是有時候考試時會因為寫的不清楚而白白扣分。我就慢慢地開始把字形矯正過來,可是寫那些字的時候特別費力,常常寫了一會兒就手酸的要命,但是我每當這時候,就會想起別人那好看的字,暗暗鼓勵自己,漸漸地,漸漸地,我寫的時候就越來越順手了。
論語讀書心得5
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論語》,這本書里講了許多人生道理,每個道理都有一個故事、一幅插圖,圖文并茂,令人更加能明易懂。帶著好奇,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墩撜Z》中有一句話是: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孔子說:“君子要廣泛地學習一切知識,并且用禮來約束自己,這樣就可以不背離君子之道了!睘榱藥椭斫,下面還有一個小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小孩很放縱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都以為他沒出息。一天,他聽見有人對自己家的孩子說:“你不要和他玩,他仗著自己家有錢不讀書,別跟他學壞了!彼犃撕笫盏缴钌畹木眩X得很有道理,從此發(fā)奮讀書,做了一個有用的人。是啊,我們要從小嚴格約束自己,廣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能放縱自己。我不由地想起了我自己。這個暑假,我沒有能好好管理自己的學習,每次都是在媽媽的再三提醒下做作業(yè)、看書。
書中還說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本褪钦f學習要勤奮,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愛因斯坦著名的公式:勤奮努力+方法+講究=。也是說明勤奮是學習的首要因素,勤奮是精神,更是方法,要勤學、勤記、勤思。子曰:“學而不思則殆,思而不學則罔!比艘鲩L知識和才干,就要要勤奮學習。說得多好啊,我也要以這句話為我的座右銘,陪伴我今后的學習之路。
故事里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遠近聞名的學者,我也要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樣,通過自己的勤奮、自覺取得好成績。
論語讀書心得6
《論語》是一本對話錄,記載了孔子與其弟子的對話。同時也是對孔子的思想的體現(xiàn),特別是對“仁”的體現(xiàn)。但是本人才疏學淺,對《論語》無法做出很深刻的理解,所以下面摘錄《論語》中我個人印象比較深詞句進行分享。
一、“君子不器”對于我這個文學常識比較淺薄的人來說,第一個反應便是:“器”是器皿的意思,翻譯過來便是君子不是東西?但真的是這樣嗎,大家都知道“惟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也是孔子說的,但是這句話的意思不能直意,如果直意我想我會挨打。后來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意思就是:我們要博學多才,不能局限某一方面。對于一個老師,可能會的不只是自己的教育教學知識?赡苓需要應對某一天學生問的“宇宙是什么?”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二、有教無類。在孔子那個時代,學習知識是有社會地位人所做的事情,對于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基本出頭無望。而孔子提出的“有教無類”在當時可能是一個“異類”,這也許也是他偉大的原因吧。而現(xiàn)在我們的國家已經實現(xiàn)了“有教無類”。
三、“以德報怨”,如果真的是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也幸虧讀了《論語》,知道有時在日常聽到也許是斷章取義。
四、“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意識就不說了,但這句話體現(xiàn)在邏輯有一點辯證的關系,前半句說不是說因為父母在不能離家太遠,單純看前半句,個人感覺是太片面甚至是錯的,但是加上后面這一句“游必有方”,成功把到底要不要“遠游”這件事表達的全面了。
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幾千年前提出了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最后《論語》中的一句話警醒自己“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讀書心得7
近期,我認真閱讀了孔夫子的名著——《論語》。其中,我對孔子的弟子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朋友交而有信乎?傳不習乎?”感觸頗深。
這句話的含義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
我認為曾子說得非常正確!的確,既然是為別人做事,那么我們就要一心一意做好,不能偷工減料,否則就會失去別人對你的尊重;朋友之間要講誠信,不能搞陰謀詭計;老師傳授的知識要及時復習,如果不復習的話,會前記后忘,這樣是學不好的。
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出現(xiàn)了許多著名的人物,他們以上面的做人、做事的標準時時刻刻要求自己,一直被人們傳誦。三國時期,蜀國戰(zhàn)敗,劉備病逝,劉備在臨終前,把自己的兒子托付給諸葛亮,請諸葛亮來輔佐他的兒子。諸葛亮不負劉備的重托,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光復漢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秦末的季布,他一向說話算數(shù),從不反悔,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敝淖骷野徒馉敔敎毓识。他讀書的方法有點奇怪,他將過去讀過的書拿出來一點一點地咀嚼,就如同老牛反芻一樣,能進一步消化吸收。每回憶一次,總會有新的觸悟,新的理解,新的收獲,新的認識。
三省吾身,是古人對自己的要求,特別是在做人和做學問上面。只要按三省吾身的要求去做,都會得到別人的稱贊,取得成功的。我們應該多多學習古人的優(yōu)點,傳承他們的思想和智慧,使我們的言行永遠不敗于古人。
論語讀書心得8
我的爸爸雖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司機,但是敬職敬業(yè),是同事們一致認同的好司機!在家里他又是一個好爸爸!檢查作業(yè)、接送我們上學的樣樣都不落下,可行了!在生活中,爸爸樣樣是我的好老師,可有一次,我卻當了爸爸的小老師!
今天我當了一回爸爸的拼音小老師。我把26個字母寫在了一張紙上,并且每天教爸爸4~5個,可今天會讀了第二天就又忘了。而且還都不準呢,可傷腦筋呀!通過幾天的學習,爸爸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拼音的讀法和寫法了,真是不容易啊!但是,直到現(xiàn)在爸爸還是沒有完全的學會拼音。所以我做拼音練習卷的時候,爸爸總會和我一起做,積累更多的拼音知識。
這件事,讓我想起論語中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币馑际牵簬讉人一起在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原本我覺的這句話很荒謬,難道我也能做老師的老師、爸爸的老師嗎?通過這件事我終于明白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也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在我們班里,我不僅要向心靈手巧的孫卓奕、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沈書煜、關心集體的劉藝靈等好同學學習,也要向平時不聲不語但是也有自己優(yōu)點的同學學習,比如黃宇通平時雖然一聲不響,但是他卻精通宇宙知識,學習他們的優(yōu)點。
漸漸的讀論語成為我每天的閱讀習慣。通過讀論語學做人,讓我每天都有收獲,思想每天都有提高,并且讓我明白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因此,我要把這個習慣堅持下去,爭做一個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論語讀書心得9
簡潔而經典的句子是中國古詩文的特色,正因如此,中國古詩文以其共同的魅力倍受注目。我以為,在中國古代文明的珍寶中,《論語》就是其間精品之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正人乎?”貧窮的人仰慕富豪,由于他有讓他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而富豪卻仰慕那些平凡的人,由于他們很快活,不會整天杞人憂天地憂慮錢是不是被用光、是不是被偷走?墒,就如孔子說的,高興的事有許多:學了又經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開心嗎?
有情投意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不仇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正人嗎?曾子曰:“為人謀而不忠乎?與兄弟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現(xiàn)在的大大家,更注重物質化的國際,卻疏忽了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忠、信。曾子提出的自省辦法,卻恰似給咱們亮了一盞明燈:我每天屢次反省自個,為他人就事是不是鞠躬盡瘁了呢?同兄弟往來是不是做到誠篤可信了呢?教師教授給我的學業(yè)是不是溫習了呢?
我的課外英語輔導班教師從前給咱們講過一個有關她的學生的故事。那個學生學習極好,很受同學與教師們的期待,可是卻有同學發(fā)現(xiàn)那個學生偷同學們的筆和錢,從此,那名學生開端被同學們排斥,最終不得不轉學。
這正驗證了孔子的一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品德永遠是做人的榜首,想做一個受人期待的人,沒有德與孝不行。這些就是給我感觸最深的句子。
讀《論語》,令我收獲頗豐。往后,我要細讀論語,細讀這中華悠悠千年才智,讀懂這其間的做人道理與處事辦法,品味這暖暖的心靈雞湯。
論語讀書心得10
從小就背的朗朗上口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碑敃r只是背誦,現(xiàn)在再來看,這一小段話蘊含著許多道理。虛心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對于他們的缺點,如果自己有,就注意改正,如果沒有,就要加以防備。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yǎng)性增長知識。
上學時,每天都會接受新的知識。不會復習的我每次都在考試中失利。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溫習學過的知識進而又能從中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除了學會溫習之前的知識,還要知道怎么學。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爆F(xiàn)在學習知識,都是自滿的,自認為良好,事實上,并沒有學到許多知識。學知識要做到虛心求教,在學習上精益求精,不斷完善,全方位汲取營養(yǎng)。
生活中,在不同地方當不同的角色,就要做一些應當做的事。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痹诟改该媲熬托⒕锤改;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后,還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先知道孝敬父母,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是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文化學習在第二位。
講到孝,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笨鬃诱f:“他父親在世時,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孝了!备改付枷M优茸约簭,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fā)點。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論語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論語心得體會07-05
《論語》名言09-27
學生讀書心得10-02
個人讀書心得10-01
童年讀書心得10-01
《活著》讀書心得10-01
簡愛讀書心得09-30
《項鏈》讀書心得09-30
教師讀書心得09-30
史記讀書心得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