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綠色生活的國旗下演講稿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綠色生活的國旗下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綠色生活的國旗下演講稿1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創(chuàng)建綠色校園,享受綠色生活》。
綠,是生命的顏色;綠,是環(huán)保的顏色;有了綠色,便有了清新的空氣;有了綠色,便有了沁鼻的花香;有了綠色,便有了健康的生命;有了綠色,便有了美麗的校園。
在一個清爽安靜的環(huán)境中生活是我們每個人的愿望,只是這個愿望需要我們用雙手和心靈去呵護,我們每拾起一片垃圾,每節(jié)約一滴水,每節(jié)約一度電,都會使我們的校園更綠一分。
走在校園里,你是否曾經被清潔工阿姨辛勤工作的身影所感動?是否曾經被那些主動撿垃圾的同學所感動?是否也曾經被那些義務打掃我們教學樓的同學所感動?反正我是被感動了,他們都在為我們美麗的校園而努力,我們在感謝他們的時候,是否也應該積極的加入他們的隊伍呢?
當然,綠色校園不只是環(huán)境綠化與垃圾處理問題。其涵義應更廣更深,是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需要我們樹立綠色理念,創(chuàng)建綠色校園,爭做綠色公民。比如,嚴肅活潑的學習氛圍,積極進取的班級,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等,創(chuàng)建綠色校園,不僅要有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更應該提高我們的修養(yǎng)和素質。這也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我們都是護綠天使,我們要用綠色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周圍的人。
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吧,把愛護花草樹木設施的行為復制粘貼,把破壞綠化設施的行為放入回收站,然后永久刪除,把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加為好友,把隨意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的行為拉入黑名單。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應當切實的樹立起時代責任感,心系全球,著眼身邊,立足校園。校園就是我們的家,每個人都是不可替代的一員,創(chuàng)建綠色校園,是我們每個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了美化我們的校園環(huán)境,共建綠色校園,讓我們行動起來,將綠色作為生活的主旋律,用愛心關注環(huán)境變化,用熱情傳播環(huán)保觀念,用行動肩負起保護環(huán)境的重托!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種下一棵樹,種在我們的校園,更種在我們的心中。創(chuàng)建綠色校園,讓我們從心開始!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綠色生活的國旗下演講稿2
綠色是什么?綠色是大自然贈與我們人類的寶貴財富,綠色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但是如今的生活還是綠色的么?不。他已經被淹沒在了各種污染之中。
記得小時候,家附近有一條小河,河水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光,小魚小蝦不停地吐著泡泡。河邊有不少的孩子在玩水嬉戲,陣陣的笑聲回蕩在小河上空,等他們累了,便躺在草坪上,仰望天空,像棉花糖般的白云游蕩在蔚藍的天空中,閉上眼睛,作者甜蜜的夢,覺得世間萬物的一切都能像綠色一樣,使人很快的平靜下來。
可是如今,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這安謐美好的畫面支離破碎。工業(yè)廢水毫無節(jié)制地排入河道,人們肆意地往小河里丟人垃圾,河水開始變得渾濁,河面漂浮著許多垃圾,周圍環(huán)境彌漫著一股臭味,小魚小蝦也逃離了這曾經賴以生存的棲息地,人們不愿意再次走過這曾經充滿朝氣的地方。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馬路上的'汽車日趨增多,每日汽車排放出來的污氣充斥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空氣不再清新,不再令人心曠神怡,碳排放超標也導致了臭氧層的破壞,這讓地球埋下了安全的隱患。
地球只有一個,能讓人類賴以生存的星球目前只有地球,如果我們人類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一切的危害性,我們就必定生活在一個骯臟、臭味彌漫的世界中,到那時我們的生活還是綠色的么?會依舊充滿笑聲么?
所以,我們一定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記得老師有說過:“隨意丟棄一個廢舊的電池,會嚴重污染到水資源!睆拇宋覞u漸地開始將廢舊電池和其他垃圾分開放入有機垃圾桶和無機垃圾筒。塑料袋也是嚴重危害到環(huán)境的東西,每次和父母去超市購物,我們都能自覺地使用環(huán)保購物袋。節(jié)約一張紙、一度電、一滴水,從自己作曲,或許綠色的生活還會回來。
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地球,保護環(huán)境。讓以后的生活還是綠色的。
綠色生活的國旗下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敬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綠色校園與素質培養(yǎng)》。
晚自習之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總會見到這樣的場景。路邊賣小吃的商販早已離去,油煙味也早已消散,但留下一堆堆塑料袋和一灘灘令人作嘔的殘渣。風刮過,塑料袋便瑟瑟抖動,有時還會被吹上半空,幾個年邁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在這面前顯得那么得無力。此時,我總會想起那次新加坡之行。新加坡有“花園之城”的美譽,整潔是它留給我的最深印象,在幾天的行程中,極少見到過環(huán)衛(wèi)工人,也從未見到當地人有任何有損環(huán)境的行為。這使我明白,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不只是靠清掃,更靠人們的自覺維護。
當然,生活中許多人會在有意無意之中做出有礙環(huán)境的行為,但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對一些看似是小事的“小事”習以為常,“久在其中,不聞其臭”,成為破壞環(huán)境的推手。保護環(huán)境這一意識也并非一朝一夕可養(yǎng)成,所以學校日常教育顯得至關重要。
保護校園環(huán)境,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又有多少人能夠重視呢?
課間時候,同學們蜂擁至小賣鋪,吃東西的同時,會很隨意地將包裝袋丟在身后,任憑它們在風中游蕩。
晚自習前,很多同學喜歡把食物帶到班里吃,一時間,各種氣味充斥教室,地上還灑下若干湯汁,有的索性把那些包裝不經處理就直接扔到教室的垃圾桶,且不說增加了值日同學的負擔,還可能引來一群不速之客——有的班不是出現老鼠和蟑螂了嗎?
一滴水蘊藏著大海的本質,一束光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件小事更能反映一個人的修養(yǎng)。隨手扔掉的不只是雜物,更是我們的素質,甚至有可能是我們的健康!
雖然我們的力量改變不了化工廠,改變不了煤礦,幾乎不能為降低PM2.5做任何貢獻,但是我們有能力保護我們的校園。
同學們,為了我們的環(huán)境,請從身邊做起,從班級做起,從校園做起!為了我們的健康,請從身邊小事做起!
為了提高我們的素質,請從自覺遵守“行為規(guī)范”做起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