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碰香蕉线视频在线观看视频|色婷婷六月亚洲6月中文字幕|欧美va欧美va在线|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图片

  • <style id="7ee4u"></style><object id="7ee4u"><button id="7ee4u"></button></object>

        <dfn id="7ee4u"><ul id="7ee4u"><source id="7ee4u"></source></ul></dfn>

        改變思維方式是留學最大收獲

        時間:2021-08-31 16:52:44 出國留學 我要投稿

        改變思維方式是留學最大收獲

          文芳,1976年生于北京,畢業(yè)于法國巴黎路易·盧米埃爾國家高等藝術學院攝影系,現在北京生活。

        改變思維方式是留學最大收獲

          與許多女性攝影師不同,文芳從不關注性別,她對藝術的理解很獨特!拔覐牟魂P心女攝影師的位置或遭遇的尷尬。對當代藝術家來說,關鍵在于他對這個世界獨立的看法。與此相比,就連對美的表現都顯得不那么重要。”在她看來,藝術就是用各種媒介表現人對世界的看法,“藝術不再是美術,這是我們對當代藝術的基本定義”。

          不為讀名校,只為看世界

          與通過重重考試、費盡心力進入法國最知名的圖像學院——巴黎路易·盧米埃爾國家高等藝術學院的多數學生不同,文芳申請留學并沒有花太多心力。事實上,她的入學更像是個偶然,“一位法國朋友把我的作品光盤遞交學校,很快我便被特招入學”。

          2002年,做了6年網絡設計師的文芳辭掉工作,踏上去法國的求學之路。對這個當時已小有名氣的設計師來說,出國留學意味著人生的重大改變,但文芳對此渾然不知。她認為,在理想面前,沒有什么不能舍棄。

          “那個時候很迷戀圖像,因為我們這一批很早接觸互聯網的人,在網上可以看到國外的作品——當時在中國還很難接觸到。很多圖像深深打動了我,因此我決定出國!蔽姆几嬖V《青年參考》記者。

          在文芳身上,“海外名校畢業(yè)生”的確是引人注目的標簽,但對她來說,出國并非為了讀名校,而在于“出去看世界”!叭ツ睦锊⒉恢匾匾氖俏覀儾粌H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文芳說,“所謂留學,就是一定要去一個和自己本來的文化、思維方式截然不同的地方進行體驗!

          她認為,海外生活最重要的是對一個人思維方式的改變,這“比求知更有裨益”!霸谥袊野l(fā)現大家總覺得自己的思維方式是天經地義的,如果有人跟自己想得不一樣,就可能被當作異類。這正是我們在一個地方生活得太久帶來的弊端。我們沒有意識到,跟自己完全不同也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別人并非為了與我們作對,而是這個世界本就是多元的,不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我覺得這點特別重要,是留學帶給人最大的收獲。”

          受西方教育,迷戀東方哲學

          文芳對西方藝術有很大興趣,但中國文化與哲學似乎更具吸引力。2005年學業(yè)結束后,她原本可以留在法國工作,但她放棄了在國外相對成熟的藝術行業(yè)發(fā)展的機會,選擇回國。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她“想回來更深入地學習東方文化和宗教哲學”。

          2005年,文芳的攝影作品《新桃花源記》問世。在這一系列作品中,她首次嘗試用攝影表現水墨意境,這體現出她對東方哲學特別是佛學的思考。

          在作品說明中,文芳寫道:“在法國學攝影的時候就有人問我,什么是東方精神?我想,那不只是水墨,也不只是三維與二維的'區(qū)別,就如同我的桃花源在你身上,也不在你身上一樣。既然陰陽所依,無處可住,哪來的攝影與繪畫的區(qū)別、快樂與憂傷的分界?隨我去,找回你自己的桃花源……”

          文芳坦言,自己的創(chuàng)作靈感大多與佛學有關,她對《青年參考》說:“實際上藝術并不是必須做的事兒。從事藝術是因為我從小喜歡并學習了這個東西,但如果我當時學醫(yī),就會在醫(yī)學中實現所學;如果我是掃地的,就會在掃地中實現所學——歸根究底,做什么并不影響人生夢想的實現,我不過是用藝術實現心中的那個結果,而這就是佛學教給我的!

          專注一件事,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不重要

          回國后的文芳著迷于用各種材料結合攝影進行復合創(chuàng)作,她的作品被法國奢侈品集團LVMH、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收藏,可謂成績斐然。

          談起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念,文芳強調:“我一直覺得,把照片印在相紙上,然后放在框子里、掛在墻上,就如同給它修了一座墳墓!薄拔艺J為圖像本身應該是自由的,應該和生活里的所有東西結合在一起。就拿《共和國民工俑》來說,當磚塊和民工的照片結合在一起時,一種新的可能性就誕生了!

          相比“攝影師”,文芳更喜歡“藝術家”這個稱呼,盡管在中文語境里,“藝術家”給人的感覺“高大上”到有些清高。在文芳眼中,“藝術家”的含義并不復雜,“只是個工作”。

          “在我看來,創(chuàng)作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究竟適合用什么樣的材料表達!彼嬖V《青年參考》,“最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為什么要這么做。如果沒有真正的精神力量在背后支撐,恐怕作品只能是行尸走肉,流于表面!痹谒囆g方面,這個自立的女子有她的固執(zhí)。

          如今,文芳已在中國做了近10年的創(chuàng)作工作。談起國內創(chuàng)作壞境與法國的不同時,她感慨:“兩國藝術環(huán)境看起來沒什么不同,但細細品味仍有不少差別。在法國,人們的確更加尊重藝術和藝術家,也更懂得欣賞藝術。在中國,說你是藝術家,背后總有點‘你不正!囊馑!

          中國和法國的藝術環(huán)境有差別,但這并不影響文芳的創(chuàng)作!叭绻嫦胱鲆患拢⑶疫@件事對你非常重要,你就會義無反顧地做下去,不受外界的影響!

          關愛農民工子女,思考做公益的方式

          文芳的作品,既有精致藝術的小情調,也有對人性情懷的思考。但無論哪種題材的作品,其中總能找到公益的影子。

          “最開始做公益項目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像是幫助了別人,但現在才明白,很多時候是別人幫助了我。如果沒有這些實踐,沒有這些人配合我,我可能沒有機會了解自己身上的局限,更不可能消除它!闭劶肮,文芳說。

          2014年7月,文芳和中歐文創(chuàng)協(xié)會的好友共同創(chuàng)建了“小候鳥藝術計劃”,希望讓在北京的農民工子弟“接觸藝術、愛上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并幫助他們銷售藝術作品,以減輕家庭負擔。

          在文芳看來,這個與藝術有關但更著重公益的項目,讓她得到了比創(chuàng)作更豐厚的收獲!皩⒆觼碚f,最重要的不是我們幫助了他們,讓他們得到了急需的學費或手術費,而是我們陪伴他們,與他們一起通過自己的努力,賣畫賺得了這些費用。這與等著要錢的差別非常大。”

          聊起這群“小候鳥”,文芳似乎有說不完的話,其中既有對這群孩子的愛護,也有對社會現象的思考!艾F在很多公益項目總說‘我來幫你’,展示對方有多么可憐多么貧困。很多人沒想過,比如這些‘小候鳥’,他們和父母在一起,雖然不如我們生活得優(yōu)越,但仍然快樂。一些公益人士貿然介入,動輒說‘我來為你們捐錢,你們好可憐’,這樣的舉動可能改變孩子的一輩子。他們也許覺得裝可憐很好,可以得到好處,甚至會想以后是不是應該表現成弱者的樣子,借此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我覺得這值得很多‘公益人士’思考!

        【改變思維方式是留學最大收獲】相關文章:

        法國留學匯款方式10-21

        關于改變自己的名言09-25

        改變人生的語錄15篇09-13

        英語思維有什么難的地方11-28

        英語面試中:你最大的缺點是什么?11-07

        實習收獲自我鑒定06-08

        軍訓的收獲與感悟500字07-31

        實習心得體會及收獲08-27

        軍訓感悟收獲(通用19篇)07-30

        軍訓的個人收獲感悟(精選20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