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2024年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合集49條
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fā)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惰缶W(wǎng)經(jīng)》卷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禪意的語錄49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生活經(jīng)過那些故事,歷練內(nèi)心的浮躁,成為一種平靜。所有的傷痛都不是一生,這白駒過隙的流年只是經(jīng)過,不必要擔憂還有多少艱難,學(xué)會內(nèi)心的安穩(wěn),看書的時候認真看書,喝茶的時候好好喝茶。
2、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有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古印度)世親《俱舍論》卷二十九
3、學(xué)會欣賞,它會讓你的生活更有詩意,讓你在獲得精神享受的同時,進 而獲得身心的健康。
4、每個人都應(yīng)該相信,自己就是一座寶藏,之所以沒有被人發(fā)現(xiàn),是因 為埋藏得太久、太深。每個人都應(yīng)該堅信,自己就是一顆鉆石,之所以沒 有被世人認可、發(fā)光,是因為沒有遇到鑒賞寶石的良師。每個人都應(yīng)該自 信,自己就是一匹千里馬,到今天還沒有被伯樂發(fā)現(xiàn),是因為伯樂太少、 太忙。每個人都應(yīng)該要突破自己,去為個人的成功努力,努力一定會見證 自己的成長。
5、世間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就,萬丈高樓平地起,萬里路程一步始。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別人,一切靠自己是成功的不二法門。唐明皇在蝗蟲遍地之時,毅然離開佛前,第一個品嘗了油炸的"天蟲",告訴民眾治蝗災(zāi)要靠自己。鄭板橋也在臨終前告誡兒子:"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6、若有疾病,了不念佛,便呼巫師,卜問祠祀,請乞邪神,天神遠離,不得善護,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令之衰耗,所向不諧,F(xiàn)世罪人,非佛弟子!《事佛經(jīng)》
7、虛名就是有名無實,意指只要其名而不論其實。虛名不是福而是禍,歷史上,宋襄公為虛名而禍國,慈禧太后為虛名而殃國;現(xiàn)實中,一些人為虛名投機鉆營,損人利己,一些人為虛名累壞己身,執(zhí)迷不悟。
8、有善心就有幸福,有善愿就有善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9、高尚的人施舍東西時,心中不存有任何意圖或目的——這種不求果報的施舍所產(chǎn)生的功德是很難測量的!斗鹜拥母裱浴
10、真正的財富是滿足。少欲知足的人,往往是無虞匱乏的富人。擁有再多也無法滿足,就等于是窮人。追求簡單生活的人常有充實的心境,他們只追求生活的必需品,而不為虛榮心貪求無度。他們知道現(xiàn)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他們內(nèi)心簡約,因而快樂富足。
11、有一天,精舍來了一位很年輕的小姐。她的精神看
12、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為無量煩惱覆,如瓶中燈。《央掘魔羅經(jīng)》卷四
13、人生在世,常會接觸復(fù)雜的人事;所謂"修行",就是要借復(fù)雜的"人與事"來練心。
14、把慈悲形象化,付諸具體的行動。
15、人們往往無法逾越欲望這條鴻溝,甚至?xí)驗檫^強的欲望而毀滅了自己。人心難滿,欲無止境,人們就這樣在生活中逐漸迷失了自我,這也正是人性的最大缺憾。
16、以虔誠的心為人群付出、盡一分力量,功德就很大。
17、佛在教誨世人時,總是會特別強調(diào)"寬容"與"原諒"。因為一個人 如果懂得了"寬容"與"原諒",很多怨恨也就自然而然地遠離了你的心 靈。"大肚(度)能容天下難容之事"這句話既說明了一種胸襟,也道出 了一種崇高的思想境界。
18、人人心中涌現(xiàn)凈水,才能拯救發(fā)燒的地球。
19、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當作如是信,戒晶已具足!磺杏行恼撸詰(yīng)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人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
20、過分的執(zhí)著無異于飛蛾撲火,人如此,事亦如此。就像為了讓樹木長高,必須剪去多余的枝權(quán)一樣,即使如美玉般的生命,也需要工匠的雕琢。假如工匠不善取舍,焉能得到美妙的作品?
21、這主要的原因還在于他所出生的大時代,生于動蕩的時代,注定個人的榮辱富貴都顯得微不足道。
22、"人人都說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是《紅樓夢》里《好了歌》中的一段偈語,這一首《好了歌》似乎在訴說繁華錦繡里的一段公案,又像告誡人們提防名利世界中的冷暖,看似消極,實則是生活的真實寫照,即使在數(shù)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無論時日如何變遷,世人總是會被欲望蒙蔽雙眼,在熱鬧風(fēng)光中奔波遷徙,被金錢名利這些身外之物所累。
23、面對復(fù)雜的人情世故、人際網(wǎng)絡(luò),處理問題的核心不外是運用佛法時要 能調(diào)和清理,以免落入重情者的鄉(xiāng)愿,或偏理者的剛愎。在我們漫長路程 中,當大家都還是凡夫,尚一路跌跌撞撞來互相體諒,并不斷提醒自己,回 到人的本位來看事情,在慈悲柔軟的身心狀態(tài)下,時時安定自我的身心,事 事以開闊的心量來對待。
24、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25、生活的路很寬,富貴貧窮代表的只是各自的活法。做小民有做小民的樂趣,當官有當官的憂愁。窮有喜富有悲,環(huán)境不同,個人的心境不同,體會到的生活滋味也就不同,正所謂"窮亦樂,富亦樂"。有些人想盡辦法苦苦追求本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卻不知認真做事、老實做人才能開開心心地生活。
26、若眼見色,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眾多覺想,相續(xù)住,見色過患,見過患已,能舍離;耳鼻舌身意亦復(fù)如是,是名律儀。
27、塵緣飛花,人去樓空,夢里花落為誰痛?顧眸流盼,幾許癡纏。
28、相信自己很堅強但別拒絕眼淚;相信金錢能帶來幸福但別為它付出一生;相信緣分但別盲目等待;相信愛情但別求全責備;相信人性本善,但別忘記鎖門。人,生下來就是一場旅行,童年的天真爛漫,少年的反抗莽撞,成年的甘苦雜糅,如歲月的不可往返,最終都會消失在漫漫旅途。
29、生活仿佛是由心情著色的。好的心情總能讓生活充滿亮色,讓不順心的事情變得微不足道,讓繁忙的工作也不那么讓人煩擾,所以別再讓壞心情影響我們了,換個好心情去迎接每天新的生活。
30、學(xué)會從容。蘭花的清幽,就那么簡簡單單的幾片綠葉,就一朵或幾朵白色的小花。習(xí)慣了寂寞,不因為無人欣賞而不釋放自己淡雅而悠遠的芬芳。一體青凝,不染纖塵,從容地自開自放,不是甘于平庸,是細膩地去感受生活中從未缺少的快樂。遠離喧囂繁雜,空谷晨鐘,不是自耳畔響起,而是自心田深處某個被遺忘的角落發(fā)出。人生亦是如此。生命如同四季,風(fēng)露榮枯,知春、識秋,看雪、賞花,不管成敗榮辱,皆應(yīng)從容面對,活出淡雅而美麗的人生。
31、為了我們的貪婪,為了我們的喜好,甚至于為了我們的傲慢。貪嗔癡嫉妒傲慢都可以成為我們傷害別的生命的因緣,會造成我們身心當中沒完沒了的煎熬。
32、人,最好的感覺是自由,只要給心自由了就是最好的解脫!最好的狀態(tài)是簡單,只要給心簡單了就是最好的幸福!最好的心態(tài)是知足,只要給心知足了就是最好的快樂!
33、人生這一場風(fēng)雨兼程的孜孜前行,欣然承擔那份磨礪與苦難,生命可以遭遇艱難,但絕不會因為懦弱而因此回頭,人海中穿梭,需要面對,當然也要接受錯過,生活的所有用心良苦,不過是帶給人生的一種自我清醒和如何改進。
34、當你有愛與恨的感覺時,你必須看著它們。它們正在教導(dǎo)你,提醒你不要落入極端的方式。沖動有可能引你陷入放縱或壓抑兩種極端的模式,即經(jīng)典中所說的縱欲與自虐兩端。佛陀剛悟道時,就是教導(dǎo)弟子不要陷入這兩端。它不只在佛陀的時代有效,即使到了現(xiàn)代依然有效。
35、問佛:世間為何多苦惱?佛曰:只因不識自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問佛: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佛說:不經(jīng)意的時候人們總會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佛說:不要只盯著這個季節(jié),錯過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36、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毋寧說是盲信——上的。但是在佛教里,重點卻在"見"、知與了解上,而不在信(相信)上。
37、只有明白了生命的無常,才會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無謂的執(zhí)著,才可以坦然地面對人生的苦難和死亡。
38、成功的秘訣是忠于目標。
39、青衣是詩,是散文,是幽咽婉轉(zhuǎn)的那枚紅月亮,潮濕,帶著三月煙花的味道,淡淡的,卻又青青的,是一段說不清的情愫,是柔腸百結(jié)間那一寸寸纏綿,出色的青衣出自天然,絕非后天修練。
40、佛曰: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41、我覺得,孤獨的感覺主要是由兩種因素造成的。首先是我們的人數(shù)變得太多了。從前世界上人口還沒有那么多的時候,我們對人類這個大家庭的棣屬感應(yīng)該會比較強烈,對彼此的認識比較深入,對互助合作的需要也比較大。即便是今天,在那些鄉(xiāng)下的小村子里,大家都認識,工具和機器也都會借來借去,重大的工程就大家一起來。更早以前,他們甚至常常聚會,一起上教堂,一起禱告。那個時候的人,溝通的機會比較多。
42、誰知火宅內(nèi),元是法中王。
43、大乘萬行,大悲為先。
44、人人都在追求富貴,但只要大家能看清自己因而失去的許多東西,他們應(yīng)該就會把用于獲取財富的精力,用來掙脫財富的束縛。
45、人生如夢隨風(fēng)散!聚散,喜憂皆是緣!
46、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時,名為暗夜。
47、我們不能在痛苦中強說生命是美好的,惟有在愉快中才真能感受愉快??佛陀說:"愉快是覺悟的開始。"
48、黎明的到來不是因為鐘鼓的鳴響,月亮的輝照不是為了照亮路徑。大自然有自己運行的規(guī)律,處處皆是佛法。
49、心中黑暗的人,他的世界不會有光明;內(nèi)心丑惡的人,他的世界不會有善良;心思多疑者,他的世界不會有真誠;心里傲慢者,他的世界不會有尊崇。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49條】相關(guān)文章:
禪意的語錄69句08-06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39句06-27
禪意的語錄30條10-02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49句08-10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48條01-31
禪意的語錄35條01-19
【必備】禪意的語錄46條03-18
禪意的語錄合集35句03-25
【精華】禪意的語錄39條07-27
精選禪意的語錄集錦40條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