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碰香蕉线视频在线观看视频|色婷婷六月亚洲6月中文字幕|欧美va欧美va在线|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图片

  • <style id="7ee4u"></style><object id="7ee4u"><button id="7ee4u"></button></object>

        <dfn id="7ee4u"><ul id="7ee4u"><source id="7ee4u"></source></ul></dfn>

        佛語的語錄100條

        時間:2024-04-04 09:10:55 名言語錄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實用】佛語的語錄集錦100條

          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癡性,即是解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佛語的語錄100條,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佛語的語錄集錦100條

        1、人生要恒持當下這一刻,不要空談、妄想。

        2、我們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不管你是否察覺,生命都一直在前進。有許多事,在你還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舊事;有許多人,在你還來不及用心之前,已成舊人。不管你是否察覺,生命都一直在前進。人生不售來回票,失去的便永遠不再有。

        3、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以謙接物者強,以善自衛(wèi)者良。委屈自己的人能夠和大家相處得很好,爭強好勝的人一定會遇到對手。以謙遜態(tài)度待人接物的,一定有力量。以善良行為保衛(wèi)自己的,一定品德出眾。

        4、把握住這個關(guān)鍵,內(nèi)心擺脫痛苦的力量會逐步增強,慢慢地,就會痛苦少了,快樂多了。

        5、理想必須堅持,道德勇氣需以毅力向前行,不能停滯。

        6、我受過很多傷害,但我仍然相信愛情永遠和溫暖。一個人開始相信永遠溫暖并不珍貴,難能可貴的是內(nèi)心遍布瘡痍仍然堅信。特別是愛情。這樣的人,值得敬畏。

        7、業(yè)由心造,一切染凈因果不出自心,都是自己造的。

        8、性相二門,是自心之體用!愿F相表,相達性源。須知體用相成,性相互顯。(五代)延壽《宗鏡錄》卷一,序

        9、人生無常,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能預料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是把握當下,珍惜擁有。凡事總有因緣際會,一旦錯過時機,因緣就不一樣了,所以要好好把握當下,享受此時此刻的生活。

        10、有愛則人與;人與就平安。

        11、《增一阿含經(jīng)》中有這么一句話:"隨時念惠施,受福如響應(yīng);永已無短乏,所生常富貴。施為眾行具,得至無上位:億施不起想,歡喜遂增益。"意思是說,做人要時時保持施與的善心,最終才能得到福報。

        12、在追求事業(yè)的時候,要留一點空間,留一些余地,關(guān)注自己的身身心健康。心生則種種病生。我們的心,有時候心浮氣躁,有時候妄想紛飛,有時耐候憤怒不止。身體病了,可以用醫(yī)療治療;心生病了,如何醫(yī)治?"心藥方"精要在于養(yǎng)德。

        13、我的眼睛對風沙特別敏感,如果這個世界到處充滿沙塵,我活著肯定毫無快樂而言。

        14、要勇敢面對現(xiàn)實,遇到困難要歡喜承擔,把握人生做好事,聚合大力量為眾生服務(wù)。

        15、生離死別之苦,非人人所愿,卻是人人都必然經(jīng)歷的過程。難道因為苦,就放棄生命?然而死也不是對痛苦的徹底解脫,因為人們把死也看成了痛苦。既然無論如何也逃不脫苦,那么,與其叫苦連天,蹉跎了歲月,不如珍惜現(xiàn)在,減少憂慮,坦然生活。

        16、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17、佛教四攝將愛語列為其中之一,足見愛語在弘法度眾和修行中的重要 作用。愛語不僅能提高自己的人格修養(yǎng),還有利于結(jié)好人緣,便于攝化眾 生。古德云:"眾生自無始以來,口業(yè)過惡,積如山海。"因此,千萬不要 忽略自己脫口而出的任何一句話,不要逞口舌之快,因口具有傳播及造惡 的力量,其影響所及實不容輕忽。

        18、不留心教典,饒勇猛精進,定成魔外。

        19、若悲心莊嚴,則為人中天。

        20、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所以對過去迷惑;因為我們不曉得將往何處去,所以對未來茫然;因為我們不明白要活在當下,所以對現(xiàn)在沒有好好珍惜和把握……我們的"心"總是在回憶過去、盼望未來、隨從當下妄念的狀態(tài)里,這些都是對自心缺乏認識所導致的。

        21、發(fā)短信會影響一個人的運勢,如果發(fā)出的短信是吉祥喜悅的,產(chǎn)生了好的陽性氣場,讓朋友們開懷,那當然就"發(fā)了";反之,日常生活中,我們言行舉止會造業(yè)也會結(jié)善緣,所有的因果都在一念之間。

        22、佛陀曾說過:"我接受凡世人與我爭論,我不與凡世人爭論。"這兩句里充分呈現(xiàn)了佛陀的大愛和我們凡世人的愚昧無知。佛陀就像慈母,我們凡世人就像得自閉癥的小孩。慈母包容患白閉癥孩子的缺陷,卻從不會給予孩子任何埋怨。

        23、晴煙淡淡,暖日遲遲。百鳥歌而山谷鳴,千花笑而蜂蝶亂。于斯明得,不動步到觀音普門,平地上入文殊智海。——《長靈寧卓禪師語錄》

        24、世上唯一能給我們帶來長久快樂的事,就是內(nèi)在的修行,而不是外在的物質(zhì)。無論高官厚祿,還是家財萬貫,都無法保持永恒長久的快樂。這就是我們追求精神解脫的充分理由。

        25、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

        26、福自求多福,就是身體力行多造福,才能多福氣。

        27、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zhàn)。掛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yīng)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端氖陆(jīng)》

        28、人要怎樣活著?第一,要為自己的家人活;第二,要為自己 的親朋好友活;第三,才是為自己活。一個人要是僅僅為自己活,活 著的意義又在哪里呢?一個人如果為了自己活著,卻不讓別人好好 活,就不僅毫無意義,而且十分有害。實際上,一個人格完整的人還 應(yīng)為社會活,為世界眾生活。

        29、風水理論的宗旨是,勘察自然,順應(yīng)自然,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選擇和創(chuàng)造出適合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為需求的最佳建筑環(huán)境,使之達到陰陽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至善境界。

        30、用心,才能明心見性。

        31、在挫折的叢林中行走,盡管辛苦、彷徨、迷茫,甚至痛苦、無助、焦灼,但仍應(yīng)前行不止。當透過重重迷霧,到達叢林的盡頭時,那種極致喜悅便會由心中生發(fā):原來,挫折的滋味是這樣甘美。

        32、輕弄毀蔑余人故,當知是罪,重于比丘四禁。

        33、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yǎng)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鉆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嗫诘氖橇妓,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nèi)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34、那些成就事業(yè)的人們,他們在人生的風雨中跋涉不停,就像一雙腳行走在泥濘里,他們走遠了,但腳印卻印證著他們行走的價值。在風雨中歷練自己,敢于挑戰(zhàn)困難和挫折,你才能得到更多的收獲。

        35、禪是人生的一種功課,迷與悟得與失都在這一念之間,來過一回回,落幕一回回,不管身在何方,心有何傷,生活是一種運用,穿梭在這人海茫茫,諒人難處,恕人短處,不鉆牛角尖,凡事向?qū)捥。禪是生活的自然與生機,面對命運所有凌厲的化解與改良,更是人生的積極與活力,豁達與遼闊,珍惜與溫暖。

        36、若常愁苦,愁遂增大。如人喜眠,眠則滋多。若常煩惱,煩惱滋多!蹲诮腆鹧凿洝

        37、又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在歡快的鳥鳴中,我的心境無比開 闊。今天,我,我們都將發(fā)生一些改變,同樣都會繼續(xù)堅持該堅持的東 西。 "堅守自己的個性,與人不同,才能使我們?nèi)祟惿鐣S富多彩,我 們才真正為我們的社會做出了貢獻。"借于增彪先生的這句話自勉。

        38、有人說:"我心好就好,何必修行?"師言:"你的心好有誰知道呢?真正的心好,是要受過一番洗練,練得非常自動、練得沒有一絲一毫的考慮,就能伸出援手幫助別人。修行因此就有必要了!"

        39、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

        40、以種種方便調(diào)御眾生,決其諍訟,撫其孤弱,恤其煢獨,遂其勝行。皆令永斷十不善業(yè),正修十善。"四十華嚴"卷十一

        41、自然界萬事萬物,一陰一陽謂之道。

        42、成佛之道分為道諦與滅諦。宗教、哲學和科學是屬于道諦。滅諦是超越宗教、哲學和科學。成佛之道有兩種,方便道與智慧道。宗教、哲學和科學是屬于方便道。智慧道是超越宗教、哲學和科學。成佛之道有兩種,暫時安樂之道與究竟解脫之道。宗教、哲學和科學是屬于前者,后者是超越宗教、哲學和科學。

        43、跑馬拉松,雖然起跑線一樣,漸漸地必然拉開距離。貴在調(diào)節(jié)自己的體力,堅持到底就是勝利;雖然最后到達,也跑了同樣距離。學業(yè)、人生都如此,貴在是自己的,貴在堅持,貴在不半途而廢,而各隨自己方便條件調(diào)節(jié)使用,緩急得當,決不放棄,必達目的。

        44、一者見人為惡則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天路。是為四止非,多所饒益,為人救護。

        45、學佛時間越久,修行功夫越高,越應(yīng)該將煩惱、執(zhí)著、習氣徹底降伏與斷除,同時,愛心與智慧得到無限提升。然而,有些人往往是背道而馳,煩惱比沒有學佛人更熾盛,內(nèi)心的執(zhí)著與習氣比沒有一開始修行時更嚴重。原因是,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缺乏了正知正見,于是所學所修的一切,反而成為增長邪知邪見的助緣。

        46、真正貧窮的不是那些所擁甚微的人,而是那些渴望更多的人。

        47、欲修佛法,當勤精進!哉吆危渴巧頍o常,無有決定壞敗之相,不得久住,終歸磨滅,未得法利,恐中壞故。

        48、以諸法性空,故佛說諸法,皆從因緣起。勝義唯如是。(古印度)龍樹《七十空性論》

        49、若比丘為三寶種三種樹:一者果樹,二者花樹,三者葉樹。

        50、祖師悟道之因緣,總在旁人不可把捉處呈現(xiàn)別樣之風光,此風光為自性 之全然流露。欲要參禪,先將心意識投注于自己的不可把捉處。整日被 熟處牽引已成習氣,把捉不到之生處,一切所知所學都作用不到,漸漸 轉(zhuǎn)熟卻不可對人言,言語道斷即是入禪之契機。

        51、于眾生田中,下佛種子,發(fā)菩提芽。

        52、若見本性,十二部經(jīng)總是閑文字,千經(jīng)萬論只是明心。

        53、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這是告訴我們,生命過去一天就少了一天,就像缺水的魚一樣,并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念及人生的無常,就不要放縱自己,而要每日都想著精進修為,如此才能充分利用生命的能量。

        54、不執(zhí)著,才能得智慧。

        55、教化眾生是菩薩園林,不疲倦故。一切魔宮殿是菩薩園林,降伏彼眾故。

        56、貪人于晝夜,常無有安樂。以其多樂欲,愛箭射其心!墩钐幗(jīng)》卷五十九

        57、學佛法最根本的課題,即是自我突破,自我突破以后,就突破了一切。如何突破?有個基本的方向,要確認真理是原本如此的。

        58、棄有投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

        59、八戒齋者,是過去現(xiàn)在諸佛如來為在家人制出家法!妒苁平浣(jīng)》

        60、《菜根譚》中說:"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纖塵不染,方解開地 網(wǎng)天羅。""念頭昏散處,要知提醒;念頭吃緊時,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 昏之病,又來憧憧之擾矣。"對待妄念,我們要記住兩個詞:一個是"不 忘",另一個為"不起"。不忘"見宗自相光明",不起"遮遣、成立、取 舍"等心,這是最重要的。這樣,妄念突起時,不壓制它、不隨它跑,不 產(chǎn)生任何愛憎、取舍之心,才能感悟到自在人生。

        61、每個人都是時光中的一片風景,也同時承受著生命感傷與喜悅的歷練,不管有多少不同的理解,這生命共同存在的狀態(tài),是一種善意、溫和、理解和寬恕,一個人的從容,不會孤獨的存在,它是和周圍環(huán)境的融合、碰撞與協(xié)調(diào),就如同一個人的人格升華,在于能夠付出的信心,和愿意諒解的氣魄。

        62、上天不愿給你的,任你怎樣伸手祈求,終不得求;上天愿意給你的,任你如何錯過,也會繞過幾個彎送到你手里。命里有時終會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不強求,指的是不執(zhí)著,并不是指不努力;努力并不等于偏執(zhí)性進取。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63、恒榮法師:煩由何來,惱從何生,生命是欣然還是悲傷、是光明還是蒼涼,就在于能夠承擔;就算其中包含許多言不由衷,重建一種內(nèi)心的秩序,向前而且勇敢。

        64、了結(jié),是一場放過。不管是從眉頭還是從心頭,放過了別人,不是對他人的恩惠,是對自己的善待。面對遠去的,念念不忘,心中不舍,不過是一種自我的折磨。學會了放手,才是對自己的真正解脫。祝福自己的祝福,你終會發(fā)現(xiàn),原來人生最美的是釋然。

        65、看人間,寬寬的是路,窄窄的卻是心,人世間最多的遺憾是缺少那顆包容的心,人間多少錯,最錯是執(zhí)著,人生多少失誤,悲催還是耽誤,風雨來去,花開易落,人間走過,不要錯過。錯到盡頭還是回頭,苦海無邊,及早回頭,寬容不會錯,快樂又活過。

        66、每個人在生活中,有很多相似的經(jīng)歷,然而每個人的感受不盡相同,有的人得失隨緣,保持樂觀。有的人則執(zhí)著迷離,堅守痛苦。這與前世的業(yè)力和今生的能力有關(guān)系。一個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不在于得到更多,而在于珍惜即有,當我們有能力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時,不完美的,也漸漸完美。不快樂的,也漸漸快樂。

        67、一念之慈,萬物皆善。一動念頭就先發(fā)現(xiàn)別人的毛病,正是自己莫大的毛病。一動念頭就先想到別人的優(yōu)點,正是自己莫大的優(yōu)點。

        68、若有一天,千帆過盡,滄海桑田,我愿守著一座老舊亭院,一池素色的荷蓮。于風兒私語,于落雨說禪,在一曲弦音中將過往的心緒輕輕梳理,輕揮筆墨,記下每一程走過的溫暖,每一次邂逅的感動,每一季散落的心語呢喃,讓時光的扉頁上,始終綻放著花兒的芬芳,一如初見的嫣然。

        69、人生聚散,原本平常,不管誰和誰擦肩而過,緣來由他緣去,不傷感,不擔憂,就讓心頭留幾分溫暖,為了下一次能夠更好的重逢,生活的煩惱有著不同的模樣,固守心底那份淡然,淡淡的存在。

        70、能量是不滅的,當你把這股能量引向愛的地方,它就變成了愛的能量,當你不愛的時候,這股愛的能量并沒有消失,它只是變成了恨的能量。

        71、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不管是低頭的人,還是昂首的人,我們統(tǒng)統(tǒng)接納,不做分別,如海,納百川;如山,容土石;如大地,承載萬物;如天空,包含所有。一切都在心里,一切都是心中幻影,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還有什么不自在?

        72、當你痛苦時,最好用一下大乘自他相換的竅訣。此時觀想:"世間上也有許多跟我一樣的受苦者,愿他們的痛苦成熟于我身,由我代受,他們都離苦得樂。"然后當自己向外呼氣時,觀想自己的一切安樂,變成白氣施給眾生;當向內(nèi)吸氣時,觀想他們一切痛苦,變成黑氣融入自己。這是除苦的最佳方法。

        73、生活浩瀚如海,總會有波瀾、浪濤、暗礁,但是請別埋怨生活,因為生活本身是美好的,所有的障礙都在我們的內(nèi)心里。

        74、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說不清自己最重視的人或物會在何時與我們分道揚鑣,連我們身體的某—部分,都有可能無法陪同我們走到終點。而已情,只有心情,像影子—樣是我們一生不離不棄的摯友,是與我們的生命"等長"的東西。心情好,我們才能活得美,滿懷著快樂,我們才能活出完美的生命。

        75、人生就像一扇門,有人悲觀于門內(nèi)的黑暗,有人卻樂觀于門內(nèi)的寧靜;有人憂愁于門外的風雨,有人卻快樂于門外的自由。其實,人生活得就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心情,保持一個好的心態(tài),人生就是一個快樂的天堂。

        76、當你對被別人產(chǎn)生意見時,先不要動口批評別人,你先審視一下自己的心,看看你意見的背后是否隱藏著貪心、嫉妒或是嗔恨這些東西。遇事容易發(fā)脾氣的人,其實是無能的表現(xiàn),也證明了是自己心胸不夠大,發(fā)脾氣是既傷害了自己,又傷害了他人。能做到鎮(zhèn)定、從容,并且能夠包容他人有意或無意的過失,這是真的有素質(zhì)、有涵養(yǎng)的人。

        77、信仰沒有年齡的區(qū)分,只有虔誠的純度和真誠的善良。

        78、活佛是什么?活佛就是有個很偉大的前世,所以轉(zhuǎn)世為活佛,有個不一樣的靈魂,但今生要否成為偉大的人或有所輝煌的成就,就要看自己。都和任何人一樣 喜怒哀樂 生老病死 但就是有一種使命 就是傳達佛陀的佛教文化和佛經(jīng)的傳達者!給眾生指導迷茫和離苦得樂的那么一個殊勝的身份!

        79、現(xiàn)在末法時代值得信賴的人少之又少,因此一般做事情時,不要信口開河,應(yīng)以秘密的方式去做,這樣就不容易遇到違緣。

        80、愚而得財,則益其過,最好得財后能去愚癡。

        81、寵辱不驚,看堂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往天上云卷云舒。

        82、什么事情都有個限度。譬如說我們想要變得富有,也許我們以后能夠賺非常多的錢,但是如果有一天情況不允許我們擁有得更多,我們就會有挫折感。與其受限于外界,還有如自己給自己一條界線,讓我們都來降低自己的欲望,學著知足。

        83、心不迷,不墮生死。業(yè)不繁,不憂形質(zhì)。愛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業(yè)累。

        84、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

        85、"應(yīng)感之事,是佛境界。不同于外,理不可請。內(nèi)實常存,又何所謂耶?"——道生《大般涅槃經(jīng)集解》

        86、修行不僅要有誠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時刻如是,平時不要講那么多話,舌尖頂上顎,有口水時咽下,那是甘露水。

        87、望云卷云舒,去意無留,看花開花落,風雨人生,淡然在心。

        88、每一天都是余下生命里最年輕的一天,每一天都是余下生命里最美好的一天。

        89、我希望:他,和我一樣,胸中有血,心頭有傷。不要什么花好月圓,不要什么笛短蕭長。

        90、心靈有家,生命才有路。我們要學會和外界獨處,和生命獨處,和自己獨處。學會獨處的人,心胸才能夠豁達;學會獨處的人,心智才能夠成熟;學會獨處的人,才能領(lǐng)悟到生活的深邃。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獨處讓我們內(nèi)心充實起來。我們的內(nèi)心就是在無數(shù)個獨處中漸漸堅強起來。獨處,讓內(nèi)心更強大。

        91、佛言——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92、一切皆為虛幻。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93、若作惡業(yè)已,覆之以善者。彼照耀此世,如月出云翳。此世界盲瞑,能得此者少。如鳥脫羅網(wǎng),鮮有升天者。

        94、寡聞之(愚)人,生長如牡牛,唯增長筋肉,而不增智慧。經(jīng)多生輪回,尋求造屋者,但未得見之,痛苦再再生。

        95、坦然地接受事實,自己就會得到平靜。坦然地去接受外在,去克服憤怒。以愛去克服不滿和怨恨。

        96、做事要提起,我執(zhí)的掛礙要放下,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世間萬象都已盡善盡美,而成為一個真正的道德上的完人,則是宇宙萬物完美的頂峰。

        97、若能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創(chuàng)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98、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無非道場。 當下無心,便是本法。

        99、寂靜不生,放曠縱橫,所作無滯,去住皆平。 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佛者,心清凈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處處無礙凈光是。

        100、盔甲太重,人自然累。

        【佛語的語錄100條】相關(guān)文章:

        佛語的語錄40條03-29

        佛語的語錄49條07-22

        佛語的語錄39句08-04

        經(jīng)典佛語的語錄30條11-07

        精選佛語的語錄49句11-12

        經(jīng)典佛語的語錄38條03-14

        精選佛語的語錄35句03-13

        佛語的語錄46句12-07

        佛語的語錄合集30條03-18

        【實用】佛語的語錄36句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