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資治通鑒名言及出處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jīng)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易于留傳的結(jié)論、建議或警世的比較有名的言語。究竟什么樣的名言才是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資治通鑒名言及出處,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千鈞之弩,不為鼷鼠發(fā)機;萬石之鐘,不以莛撞起音!顿Y治通鑒漢紀》
千鈞重的弩弓,不會為了射一只小鼠而開動;萬石重的大鐘,不會因為一根草莖碰撞而發(fā)出聲音。指大材不可用在小處,大事不會因小的動靜而啟動。
2、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而發(fā)矢不直!顿Y治通鑒唐紀》
木心不直,它的紋理就會歪歪斜斜,用這種木材制造的弓,雖然強勁,可是發(fā)射出去的箭矢也不會直飛目標。
3、能擇善者而從之,美自歸己!顿Y治通鑒宋紀》
能選擇別人的長處去學(xué)習它,這種長處自然也就屬于自己了。
4、夫登進以懋庸,黜退以懲過,二者迭用,理如循環(huán)!顿Y治通鑒唐紀》
讓他升任,是為了獎勵他的功勞;罷免他,是為了懲罰他的過錯。這兩方面常?梢越惶媸褂谩
5、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顿Y治通鑒唐紀》
德行勝過才能,叫做君子;才能勝過德行,就叫做小人。
6、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遺于德!顿Y治通鑒周紀》
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愛;對喜愛的人容易寵信專任,對尊敬的人容易疏遠,所以察選人才者經(jīng)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記了考察他的品德。
7、凡人之情,窮則思變!顿Y治通鑒唐紀》
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沒有辦法之時,就會設(shè)法改變現(xiàn)狀。
8、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潔。——《資治通鑒漢紀》
標桿彎曲,其影子也一定是歪歪斜斜的,源頭清澈,水流也一定是清清潔潔的。
9、老禾不早殺,余種穢良田!顿Y治通鑒陳紀》
殘留在地里的頭季稻谷不早點割掉,它落下的稻粒必然會使良田荒蕪。
10、立功者患信義不著,不患名位不高!顿Y治通鑒晉紀》
立功的人擔心自己的信義不顯著,而不必憂慮自己的名譽和地位不高。
11、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難,豈可以獨生乎?——《資治通鑒漢紀》
因為自己的原因而使人陷入危境,君子必定要和他共患難,怎么可以獨自活下來呢?
12、面從后言,古人所誡!顿Y治通鑒魏紀》
古人最忌諱的是,表面服從而背后反對。
13、明者,銷禍于未萌!顿Y治通鑒漢紀》
聰明的人總能把禍患消滅在沒有產(chǎn)生的時候。
14、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顿Y治通鑒周紀》
家道貧困的時候就希望有個能持家的好妻子,國家大亂的時候就希望有個治國有方的好宰相。
15、短于從善,故至于敗!顿Y治通鑒漢紀》
不肯向善者學(xué)習,這便是失敗的原因了。
16、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資治通鑒唐紀》
聽人說的不如親身經(jīng)歷,親耳聽到不如親眼見到。
17、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遺其力,而不能者不得處其任!顿Y治通鑒魏紀》
賢明的君主在用人時,能使有才的人竭盡全力,而不讓不學(xué)無術(shù)的人白白占著位子。
18、沒齒而無怨言,圣人以為難。——《資治通鑒魏紀》
一輩子連句怨恨的話都不說,這恐怕連圣人也難以做到。
19、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測也。——《資治通鑒唐紀》
發(fā)怒是人之常情,但不發(fā)怒而常把笑容掛在臉上的人,這種人是最難讓人猜測的。
20、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資治通鑒周紀》
才能是德行的資本,德行是才能的統(tǒng)帥。
21、幣厚言甘,古人所畏也!顿Y治通鑒晉紀》
送來的禮物很多,說的話又非常入耳,這是古人最警惕的事。
22、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悅?cè)速澕,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諛求容,諂莫甚焉。——《資治通鑒周紀》
不辨別事情的是非對錯只是喜歡別人贊揚自己,沒有比這更糊涂的了;不思量道理在哪邊而一味地奉承討好,沒有比這更讓人討厭的了。
23、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唐紀》
多方面聽取意見,才能明辨是非;單聽信某方面話,就會愚昧不明。
24、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顿Y治通鑒·唐紀》
大丈夫答應(yīng)別人一句話,即使許以千金也不會改變。
25、責其所難,則其易者不勞而正;補其所短,則其長者不功而遂!顿Y治通鑒·漢紀》
做事把重點和精力放在難點上,只要把難點解決了,簡單的自然也就解決了;做人要取長補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決好了,自己的長處自然也就會得到加強。
26、義者無敵,驕者先滅!顿Y治通鑒·漢紀·漢紀五十五》
解釋:堅持正義的人,無人能敵;驕橫拔扈的人,最先失敗。
27、孤則易折,眾則難摧!顿Y治通鑒·宋紀·宋紀二》
解釋:勢孤力單,容易受人欺負;人多氣壯,別人不敢欺辱。
28、用人無疑,唯才所宜。——《資治通鑒·漢紀·漢紀五十四》
解釋:任用人無須疑慮,只要才能合適就可以。
29、用人如器,各取所長。——《資治通鑒·唐紀·唐紀八》
解釋:任用人才如同使用器物一樣,要揚長避短。
30、識時務(wù)者在乎俊杰!顿Y治通鑒·漢紀·漢紀五十七》
解釋:認清時代潮流的,聰明能干的人,方可為英雄豪杰。
31、法立于上,教弘于下。——《資治通鑒·魏紀·魏紀十》
解釋:法令應(yīng)該由國家最高層來制定,然后對下層的人進行教化。
32、今者違命,勝不足多,若其不勝,為罪已重!顿Y治通鑒·晉紀·晉紀三》
解釋:現(xiàn)在違背命令,如果打了勝仗就不算什么;假如沒有獲得勝利,那么罪過就太大了。
33、生無益于時,死無聞于后,是自棄也!——《資治通鑒·晉紀·晉紀十五》
解釋:活著的時候?qū)Ξ敃r之世沒有益處,死后也沒有美名流傳于后代,就是自暴自棄的表現(xiàn)。
34、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顿Y治通鑒·魏紀·魏紀七》
解釋:治理國家要施行大的恩德,而不是小恩小惠。
35、不以無過為賢,而以改過為美也!顿Y治通鑒·漢紀·漢紀四》
解釋:不以沒有過錯為賢德,而以改正過錯為美德。
36、侈興于有馀,儉生于不足。——《資治通鑒·宋紀·宋紀六》
解釋:奢侈往往由于富裕而興起,儉樸常常在不足的情況下形成。
37、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顿Y治通鑒·晉紀·晉紀二十八》
解釋:尋找忠臣必須到孝子家里,指孝敬父母者必能為國效力。
38、十年之功,廢于一旦!——《續(xù)資治通鑒·宋紀·宋紀一百二十三》
解釋:十年的努力與心血,一朝盡毀。
39、博覽兼聽,謀及疏賤!顿Y治通鑒·漢紀·漢紀二十三》
解釋:廣泛觀察事物,普遍地傾聽意見,謀慮到關(guān)系疏遠、地位低下的人。
40、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顿Y治通鑒·陳紀·陳紀九》
解釋:十頭羊用九個人放牧,指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
41、法出多門,人無所措!顿Y治通鑒·唐紀·唐紀五十九》
解釋:法令如果出自很多部門,人們就不知所措。
42、養(yǎng)兵之術(shù),務(wù)精不務(wù)多。——《續(xù)資治通鑒·宋紀·宋紀五十九》
解釋:培養(yǎng)軍隊的辦法,在精煉不在數(shù)多。
43、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独m(xù)資治通鑒·宋紀·宋紀一百二十四》
解釋:文臣不貪圖錢財,武臣不害怕死亡,國家就得到太平了。
44、言善非難,行善為難!顿Y治通鑒·唐紀·唐紀四十五》
解釋:嘴上說做善事并不難,要真正去做好事才是難的。
45、聰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聞少見者戒于壅蔽!顿Y治通鑒漢紀》
聰明通達的人要警惕過于明察;聽得少、見得少的人要避免閉塞無知。
46、得財失行,吾所不取!顿Y治通鑒陳紀》
獲得財物卻喪失了德行(得不義之財),這樣的事我是不去做的。
47、去就以道,可謂君子矣!顿Y治通鑒晉紀》
離開自己職位,或繼續(xù)留任,都能出于正理,這就是高尚的人了。
48、不誠于前而曰誡于后,眾必疑而不信矣!顿Y治通鑒唐紀》
事前不誠實而事后卻表白自己誠實,這必然會引起人們的懷疑而讓人不相信自己。
49、好勝人,恥聞過,騁辯給,眩聰明,厲威嚴,恣強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顿Y治通鑒唐紀》
爭強好勝,不愿意聽到別人提缺點,喜歡放開自己的舌尖而馳騁辯才,顯示小聰明,對人過于苛刻嚴厲,頑固不化且自以為是。這六點,都是君主應(yīng)當特別加以警惕的毛病。
【資治通鑒名言及出處】相關(guān)文章:
有出處的名言03-28
有關(guān)父愛的名言及作者優(yōu)選名言08-12
《資治通鑒》閱讀心得體會12-13
資治通鑒讀書心得_讀資治通鑒的心得04-02
關(guān)于誠實的名言名大全03-19
2023名人的語錄03-17
名偵探柯南的語錄39條12-03
名偵探柯南的語錄40條01-22
名偵探柯南的語錄36句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