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2023年簡短的佛語的語錄集錦46條
譬如蜂采花,不壞色與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違戾他事,不觀作不作,但自觀身心,若正若不正。以下是關(guān)于佛語的語錄46條,歡迎閱讀借鑒。
1、世事如書,我們每個人都在譜寫著自己的人生長卷,有人讀懂,三月桃花;無人懂得,也要自懷安暖。畢竟,浮生蒼茫,冷暖自知,在一盞迂回的光陰里,唯有自己才能體會到滲透著從容且微涼的況味。一場繁蕪,一世輪回,一懷禪意,紅塵里跋涉的我們。若能在輪回的老街上相遇,一杯清茶絮語著凡塵瑣碎。
2、感恩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xiàn)代社會一種健康人格的表現(xiàn)。
3、佛經(jīng)中告訴我們,所有的修行方法以及為修行所做的付出與努力,重點(diǎn)都在于斷除煩惱、降伏自心與破除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發(fā)揮內(nèi)在的潛能——愛心與智慧。這樣修行才會有實質(zhì)性進(jìn)展,修行才會對成就起到重大作用。無論身處逆緣還是順緣,只要我們具足正確的見地,生活中的一切都會成為增長修行的助緣。
4、改變自己、凈化自己,才能改變別人、凈化別人。
5、我的眼睛對風(fēng)沙特別敏感,如果這個世界到處充滿沙塵,我活著肯定毫無快樂而言。
6、將心照顧好,社會祥與;把心安住好,人間有福。
7、學(xué)人用功,好比將一瓦片拋于深譚,直沉到底為止。
8、禪宗、密宗是非常正宗的法門,其最高境界都提倡不立文字。但沒證悟這種境界的人,必須先通過文字來學(xué)習(xí)佛法。否則,什么佛理都不懂,就打著這種旗號來弘揚(yáng)佛法,所作所為一定會與佛法相違。
9、朋友,就是住在你的優(yōu)點(diǎn)里,廝守著你氣息的那些人。他們也不是看不到你的缺點(diǎn)。只是那些缺點(diǎn),像屋外的寒風(fēng),有一陣沒一陣地來,也就不在意了。倘若有一天,朋友離開了,那一定是他們的心被寒風(fēng)吹徹,在你身上再覓不到半點(diǎn)陽光和溫度。
10、真正的孝順,是立身而行道。
11、因緣果抱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都不是靜止的,都不是注定的。因緣果抱都是隨生命主體的作用而變化。
12、所以,趁我們的父母還健在時,好好地孝敬他們,才能對得起我們的良心,才能為我們自身修德積福。
13、一弟子耐不住禪院的寂寞,覺得修行太慢。某天他實在無法忍受,向師父說他好像沒慧根、缺少佛性,對自己失去信心了。師父說:山腰工地上,石匠正為本寺加工佛像,你跟他們學(xué)手藝。三天后弟子回來了:我還是修行吧,粗巖糙石都能變成石佛,何況我是個人呢!^都能變成佛,還有人做不到的事情嗎?
14、心量大小決定了人生苦樂。心量越大,煩惱越輕;心量越小,煩惱越重。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受不得,裝不下大格局。心量是一個可開合的容器,當(dāng)我們只顧自己的私欲,它就會愈縮愈;當(dāng)我們能為別人考慮,它又會漸漸舒展開來。一念之差,心的格局便不一樣,可以大如宇宙,也可以細(xì)如微塵。
15、禪悟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一切為心造,無心自解脫。
16、取諸學(xué)道以來所得福德,皆集聚合會,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人民、父母、狷飛蠕動之類。
17、無論是喜怒哀樂,還是悲歡離合,長長短短的因緣際會之后,一切皆空。諸法都是空相,飄然而過不著痕跡。常人將出家修佛稱作遁入空門,四大皆空,如去如來,無遮無礙,是為空。
18、"三受"是人們產(chǎn)生各種情緒的原因,人們通常認(rèn)為,苦惱是不良情緒,快樂是好的情緒,不苦不樂是沒情緒,但在佛家看來,都是虛幻的情緒,因為"三受"隨時會發(fā)生變化,例如身體受傷了,痛不可忍,自然產(chǎn)生苦受;傷痛好了,心里高興,又變成樂受了;過了一段時間,"好了傷疤忘了痛",變成不苦不樂受了。又如戀愛,愛上那個人,想而不得,心生愁苦,是苦受;建立了戀愛,感受到了愛的甜美,變成樂受了;結(jié)婚了,接吻如同飯后擦嘴唇,握手如同"左手握右手",沒感覺了,又變成不苦不樂受了。
19、以有為空、無為空破諸法,令無有遺余,是名畢竟空。
20、在大地上行走,身上不必怕惹灰塵,眼里不必怕進(jìn)風(fēng)沙。心干凈了,身上自然不臟,眼睛自然不迷。在大地上行走,值得信賴的引領(lǐng)者是自己的心靈。
21、問:"在家居士身穿短褲襯衫,誦經(jīng)、念佛、拜佛,請問是否如法?"答:"不如法。我們對于尊長要禮敬;同理,你家里有貴賓來訪,你能穿個短褲襯衣接待他嗎?我們見到佛像,應(yīng)當(dāng)是見佛如佛在,要生起這樣的恭敬心。這完全是一個敬意,要養(yǎng)成習(xí)慣。"——凈空法師
22、合心為善,和氣同道,互愛扶持,協(xié)力推動。
23、總是念念不忘別人的壞處,實際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靈,搞得自己痛苦不堪,這種人,輕則自我折磨,重則可能導(dǎo)致瘋狂的報復(fù)。既往不咎,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進(jìn)。
24、此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為眾生時此心不滅,為諸佛時此心不添,乃至六度萬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
25、如若你還記得我,可否托清風(fēng)捎來桃花初開的欣喜,我好用粉紅桃花,鋪十里紅妝,只待與你俯首相依。
26、平靜來自內(nèi)心,勿向外求;ㄩ_有聲,風(fēng)過無痕。坐亦禪,行亦禪,緣起即滅,緣生已空。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規(guī)律,開心輕松,過好一生。
27、所有好的修行方法都指向去掉執(zhí)著,最后,連所有修行的方法都要舍掉,對教導(dǎo)你的師父也不可執(zhí)著。若有一種方法能導(dǎo)致煩惱的止息,去掉執(zhí)著,那它就是正確的方法…唯有停下來,觀照自己的內(nèi)心,才能發(fā)現(xiàn)佛陀所講的,毋需往身外去追求,你勢必回過頭來面對你自己真實的本性,在此你才能了解佛法。
28、人生最怕什么都想計較,卻又什么都抓不牢。
29、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30、欲得凈土,當(dāng)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隨成就眾生凈,則佛土凈。——《維摩經(jīng)·佛國品》
31、放下那些無奈的枷鎖,閉著雙眼傾聽夏天幸福的步伐,讓寧靜的心靈徹底自由在大草原上快樂的自在!
32、時間如水流,一去不回頭,在我們還清醒的時候,請?zhí)嵝炎约荷鼰o比珍貴。
33、佛教的信永遠(yuǎn)是知見的問題,不是相信的問題。
34、人就是這樣,越是擁有,越想索求,越是索求,就越墮落。
35、一切不留,無可記憶。
36、那些細(xì)微的讓人分不清楚的花種,實際上內(nèi)在有著很大的差別,我們想種出什么顏色的花,并不是在于你后期是如何努力的澆水和施肥,而是完全取決于你播撒什么樣子的種子。很多事物也像種子一樣會發(fā)芽,比如愛,比如恨。在播撒我們種子的時候,記得想想它的果實吧。
37、福莫福于少事,禍莫禍于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為禍。
38、學(xué)佛的人是講因果的,不管你是什么樣的人,權(quán)力再大,實力再雄厚,長得再漂亮也沒有用,在因果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你再聰明也欺騙不了它,再厲害也對付不了它,都在我們阿賴耶識當(dāng)中記得清清楚楚。"不是不報,時候沒到。"所有的這些,到時候一定會現(xiàn)前,一定會報應(yīng)的。
39、奮起一念如倚天長劍,使煩惱魔軍逃竄無地。亦如紅爐猛火,使情識霜雪,銷爍無余。
40、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佛說∶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多數(shù)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擁有它的資格。
41、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yán)你自身。
42、諸法空寂,佛無定相,一切都是心的體現(xiàn),關(guān)鍵不在于行住坐臥本身,而在于自性是否開悟:性悟則無往而非禪,性迷則坐臥皆非禪。
43、律者入戒威儀深經(jīng)善義,遮受一切不凈之物及不凈因緣,亦遮四重,十三僧殘,二不定法,三十舍墮,九十一墮,四悔過法,眾多學(xué)法。
44、直了上無佛果可求,求無眾生可化,是名為至佛地。
45、愉快的生活,這是人生的基本要求,如果生活過得不快樂,人生所為何來?所以我們要活下去,就要愉愉快快的生活,能夠活得快樂,活得自在,活得尊嚴(yán),活得平安,這就是生命的價值。
46、綠水無憂,因風(fēng)皺面;青山不老,為雪白頭。 向外馳求即是「迷」,回光返照就是「密」。 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沉淪。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46條】相關(guān)文章: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30條09-17
簡短的佛語的語錄匯總68句07-01
2023年簡短的佛語的語錄匯編58句07-30
2023年簡短的佛語的語錄匯總89條08-08
佛語的語錄39句08-04
佛語的語錄49條07-22
【實用】佛語的語錄36句08-05
佛語的語錄摘錄48句08-03
【推薦】佛語的語錄39條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