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熱門】2023年禪意的語錄集合69條
每個人都獨立地來到這個世界,除了血緣,誰也不欠誰的,誰也沒有對 另一個人必須盡的義務(wù)。要想獲得,我們首先就必須給予。給予不是失 去,而是得到,既得到愛和德行,又得到靈魂的提升與內(nèi)心的安靜。下面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禪意的語錄69條,歡迎參考。
1、凝眸,含語,細(xì)品時光如琉璃,一葉蔥蘢的綠意,是永駐于春日里的欣喜。心,行于詩意里的芳草萋萋,一眸碧清,漣滟著心的澄凈,采一縷荷風(fēng),淺然入墨,無需著色,那禪的溫?zé)幔讶皇敲髅牡乃貪崱?/p>
2、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將心剝了下來。佛又說:你又錯了,塵非本塵,何來有塵?
3、很多人在陷入困難的泥淖時,往往會喪失了基本的理智和判斷能力,往 往會使得自己越陷越深,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其實,不要一直想著如何 解決問題,試著想想,能不能憑借這個問題走出去呢?
4、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當(dāng)你感到迷惑時,并不可憐,當(dāng)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5、助人的同時,也是凈化自己。
6、佛教中有一句禪語,大意是:與其試圖改變難以改變的事物,莫如改變自己。對此境界,我只能表示無限感佩,卻難以為之。畢竟,我乃塵世之人,六根未凈,與大千世界里的凡人俗子一樣,以"適"而"中",以"中"而"和",才是我等處世的第一法器。
7、從付出中收獲心靈的富足生活中占有再多的金錢、名譽、權(quán)力,也不能換來幸福。
8、雖然遠(yuǎn)離了,因為懂得,便微笑了,好似拈花一笑的禪意。如此,在陌生的風(fēng)景里,觸摸熟悉的紋路,越來越明了的傷痛,越來越清晰的溫暖。
9、群居閉口,獨坐防心!是非窩里,人用口,我用耳;熱鬧場中,人向前,我落后。
10、無所求,則安。
11、一切煩惱若不堅著,我說無犯。
12、紹三寶種,使不斷絕。
13、以佛心看人,周遭遍地人人皆是佛;以鬼心看人,則處處都是猙獰的鬼影。
14、先學(xué)做人,人做好了,才有機(jī)會成佛。
15、這個世界上你是唯一,絕對找不到第二個你,造化交給你的 任務(wù)只有你才能完成,任何人無法取代。不要抱怨,不要幻想依賴別 人,造化同樣給了別人必須完成的任務(wù),所有的別人也是唯一?孔 己,能悟出這三個字的人,算是洞悉了人生的真諦!每個人的人生都 是自己的,絕無例外。
16、以愛自我管理,用愛關(guān)懷他人。
17、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
18、在認(rèn)識和評價別人的時候,我們常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點的影響,我們總會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想法,覺得自己這么想,別人肯定也這么想。俗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19、小心你的思想,它們會轉(zhuǎn)為言辭;小心你的言辭,它們會轉(zhuǎn)為行動:小心你的行動,它們會轉(zhuǎn)為習(xí)慣;小心你的習(xí)慣,它們會轉(zhuǎn)為個性;小心你的個性,它們會成為你的命運。
20、在所有的罪惡中,最易犯、最常犯而且害人最慘的就是口業(yè)。所以, 多說話不如少說話,少說話不如實修。說話前你是話的主人,說話后你是 話的仆人。話未出口由你控制,話已出口不由你控制。每句話都是一個因 地,因地已種下種子,就等著接受果報了。好話有好報,惡話有惡報。所 以做話的主人時要明了,好好掌控,做話的仆人時,更應(yīng)明了,因為這時,自己已經(jīng)處于被動。
21、窮人可能沒有錢,沒有優(yōu)裕的生活,沒有足以稱道的事業(yè),然而只要擁有健康的體魄、聰慧的頭腦以及明確的志向,擁有寧靜的內(nèi)心,擁有不斷攀巖、永遠(yuǎn)向上的斗志,那么,窮困便只是一種暫時的狀態(tài)。做一個自信、樂觀、勤奮的人,財富就能積少成多,慢慢地會聚到我們手中。
22、所以,如果一個人身上的場態(tài)呈陽性,運氣旺盛,那他看風(fēng)水也會看得很準(zhǔn)。
23、無論是苦是福,我們都應(yīng)該本著"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的態(tài)度去看待。從人生的苦難中看到未來的美好,從眼前的福樂中感念他日的苦禍,以一顆淡定的心去看待福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才能獲得真幸福。
24、人不應(yīng)該過度地去為那些已經(jīng)失去的東西惋惜、留戀,甚至挽回,千萬 不要這樣,就讓那份"過去"作為一個美好的回憶留在自己記憶深處吧!
25、心清一切明,心濁一切暗;心癡一切迷,心悟一切禪。生活就像一架鋼琴,白鍵是快樂,黑鍵是悲傷。只有黑白鍵的合奏,才能彈出美妙的音樂。若不嘗試著做能力之外的事,你就永遠(yuǎn)不會成長。
26、目光遠(yuǎn)大的人,會有遠(yuǎn)大的計劃;目光短淺、只看眼前的人,安于現(xiàn)狀,便永遠(yuǎn)無法進(jìn)步。我們應(yīng)該做的不只是擁有今天,還應(yīng)該抓住明天、后天,抓住自己的未來。只有為今后的旅程做好充分的準(zhǔn)備,才能走得更遠(yuǎn)。
27、昔日趙州少謙光,不出山門迎趙王;怎似金山無量相,大干世界一禪床。
28、唯有你從心靈深處承認(rèn)、接納、愛上你自己,你的生命才正式開始,才邁開旅程。這之前,你只是原地在打轉(zhuǎn),你只是在尋找那個你丟失的生命,你找不到自己,因為你已被所有其他的概念所覆蓋,所犧牲,所淹沒。
29、有人認(rèn)為,學(xué)佛之人,看破紅塵,不像普通人一樣關(guān)心自己的容貌,這顯然是對佛學(xué)的誤解,佛學(xué)是自然之學(xué),什么是自然?生機(jī)勃勃,美麗多姿,方為自然——每一朵花都努力開放得更美麗,每一棵樹都努力成長得更茁壯,每一泓泉水都努力沉淀得更純凈,而健康漂亮,也是一個人最自然的狀態(tài)。
30、我不共世間作諸諍論,然而世間于我強(qiáng)為諍論。所以者何?諸知法者,不與他諍,離我我所,共誰為論?
31、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32、佛說:"一切俱有緣,不可太執(zhí)著。"確實,無論做什么事,都不可用心過于執(zhí)著,太執(zhí)著就會使自己受到外物的約束,因為執(zhí)著是偏見和短見的同行者,太執(zhí)著會失去活潑灑脫的樂趣。
33、快樂地過就是快樂的一天,郁悶地過就是郁悶的一天。一天的心情怎樣,生活如何,往往取決于自己。
34、你的敦厚最要緊,敦厚是誠信的綠葉,是信任的花朵,敦厚就是全部。你可以一無所有,但不能失去善良敦厚。
35、學(xué)佛時間越久,修行功夫越高,越應(yīng)該將煩惱、執(zhí)著、習(xí)氣徹底降伏與斷除,同時,愛心與智慧得到無限提升。然而,有些人往往是背道而馳,煩惱比沒有學(xué)佛人更熾盛,內(nèi)心的執(zhí)著與習(xí)氣比沒有一開始修行時更嚴(yán)重。原因是,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缺乏了正知正見,于是所學(xué)所修的一切,反而成為增長邪知邪見的助緣。
36、在蕪雜的世界中要活得輕松,靈魂就不能負(fù)重。靈魂若能夠 自如地飛翔,人生就不會阻塞,唯流暢方能抵達(dá)生命的真意。無需刻 意地面對世間的一切,遇到不能過去的河流山峰,我們不妨繞一個詩 意的彎。如果你真的熱愛輕松,即使這個彎再無趣,也一定能繞出二 分美好、七分流暢、一分安詳。
37、多聞圣弟子以智慧利刀,斷截一切結(jié)、縛、使、煩惱、上煩惱、纏。
38、在自我反省中能夠比較客觀地認(rèn)識自己,那就能夠確定自己生命行為的方向,或者說生命行為的取向。
39、棄有投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
40、如今,有的人為了錢和權(quán),凡事斤斤計較、巧取豪奪、明爭暗斗、坑 蒙拐騙,誤以為錢和權(quán)可以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快樂。于是,就算是家財萬 貫的人,滿足了一個又一個更高的欲求,直至生命耗盡,依然無法擺脫金 錢的左右。
41、恒愚法師:不哀,不怨,心坦然。生活,有苦樂;人生,有起落。學(xué)會揮袖從容,暖笑無殤?鞓,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樂觀,不是沒煩惱,而是懂得知足;人生無完美,曲折亦風(fēng)景,想通,就是完美。
42、別把自己想的太偉大,要知道,在別人的世界里,不管你做的多好,你都只是個配角而已。我們這輩子最對不起的也就是自己的心,你讓它疼了一次又一次。
43、我很感激自己能夠生活在這樣美好的世界里,我一生都在接受人們善意的關(guān)注和幫助,都在感受著愛的溫暖,我也十分愿意為這個世界留下一些關(guān)切和溫暖,只是我做得太少了,少得可能連上帝都看不到,但我還是衷心祝愿這個世界越來越美好……
44、人生不要過于追求浮躁的虛渺,不現(xiàn)實的東西往往都像一縷云煙轉(zhuǎn)瞬即散。生活不要染入太多的戲曲性,我們既沒有隨時更換的輕粉桃裝,也不一定能唱好曼裊的拖腔。生活需要一份面對面的真,一份腳踏實地的純。給自己一份舒暢的心情,給他人一抹陽光的笑意,也是給予生命的尊重。
45、愁損翠黛雙眉,日日花闌獨憑。史達(dá)祖《雙雙燕》
46、忍辱修得很好的人,受到別人傷害時,他也能得到一種開心的感覺。
47、世上一切幸福,來自利他的心;世上一切不幸,來自對自己的愛。
48、"貪"會帶給人一時快樂,結(jié)局卻是無盡麻煩;"嗔"能讓人瞬間壓倒對方,卻會埋下無窮禍患;這二者都來自"癡",由于不明道理,所以不懂取舍。
49、發(fā)菩提心的人念佛,雖只念一句等于無量句。與沒有發(fā)菩提心的人念佛功德是天壤之別。因為發(fā)菩提心當(dāng)下就是無量的。用無量的心念無量的佛,這樣才與佛相應(yīng)。如何真實生起愿菩提心?修愿菩提心的人心里不能有冤家仇敵,心里不能有恨,只能有愛。觀想一切眾生都是自己過去的父母,愿一切眾生皆成佛道。
50、戒律,是保護(hù)居士非常好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能守幾條就受幾條,暫時還做不到或是條件不允許的就不受。當(dāng)然,如果能盡量約束自己全部做到,功德會非常大,因為只有投生到人道,才有受別解脫戒的機(jī)會。一個信徒能夠?qū)ψ约河兴s束是最好的。
51、不要抱怨一時的傷痛,心持一份希望,眼睛才會看到光明。更不計較一時的失去,失去是得到的起點。
52、佛說:"如果能客觀地了知欲樂的享受為享受、它們的不如意為不如意、從欲樂得解脫為解脫,他們就可能確實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
53、人有至心求道,精進(jìn)不止,會當(dāng)克果,何愿不得?
54、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動靜、行住坐臥,要順時調(diào)護(hù)。
55、無形的東西更是恐怖,這才知道,她的魚刺,不是在牙縫的肉里,是在心里。
56、多數(shù)時候?qū)ι錆M欣賞與敬畏:其實看透人性深處的惡、懷疑、妒忌、絕望、深淵,但無論如何荼毒、傷害、打擊,一回頭,還能看到生命中的暖和好。那內(nèi)心深處的美輕微顫粟,雖然開得慢了遲了,可依然會深情開放。
57、佛曰: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58、忌妒是很荒謬的,它除了在我們內(nèi)心制造出新的痛苦,并不能讓我們所忌妒的那些人少賺一點或變得比較不好。忌妒心還可能強(qiáng)烈到促使我們?nèi)ゴ輾e人的成功或財富,還有什么比這個更卑鄙的呢?這樣遲早一定會自食其果。
59、"應(yīng)感之事,是佛境界。不同于外,理不可請。內(nèi)實常存,又何所謂耶?"——道生《大般涅槃經(jīng)集解》
60、佛曰:我執(zhí),是痛苦的根源。
61、當(dāng)有人迷途時,我們?yōu)槠渲笚l路;當(dāng)有人遇到困難時,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當(dāng)有人失意時,我們送去鼓勵的話。這種慈悲之舉在幫助、溫暖他人的同時,也是對我們自己內(nèi)心的一種慰藉,這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當(dāng)我們的內(nèi)心充滿慈悲,在踐行佛教的慈悲精神時,我們就與佛菩薩是一樣的。
62、我們修行是求解脫還是想逃避?解脫的狀態(tài)是,無論是何種身份,在何種環(huán)境和條件下都不起煩惱,沒有痛苦。逃避是解脫最大的障礙,不逃避當(dāng)下就是解脫。勇敢一點吧!有智慧在哪都一樣無論是在地獄在天堂無論是在山洞在皇宮無論是有錢沒錢,無論是有權(quán)沒權(quán)都可以快樂。
63、當(dāng)我們希望的是贊美而非批評,是關(guān)注而非忽視,就很難遇到善知識了。你關(guān)上了你的門,不讓真正的上師進(jìn)來;他們也很難對你說實話,因為一旦他們對你說實話,你不會喜歡聽?墒,一個尋求證悟的人應(yīng)該是一個追求真理的人,在這條道路上,你必須聽真話,尤其是非常嚴(yán)肅的、令人痛苦的真話。
64、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65、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佛說∶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66、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
67、悟門了當(dāng),澈見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有情無情不二。
68、禪師在一塊白板上點了一個黑點,問徒弟:這是什么?徒弟們異口同聲:一個黑點。禪師笑了:只有一個黑點嗎?這么大的白板都沒有看到?
69、無知而愚蠢的人,對待自己好像仇敵一樣。因為他行惡業(yè),給自己身上帶來了苦果。
【禪意的語錄69條】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49句08-10
禪意的語錄30條10-02
禪意的語錄69句08-06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39句06-27
【精華】禪意的語錄39條07-27
【實用】禪意的語錄38條08-27
精選禪意的語錄匯編45條09-03
常用禪意的語錄49句09-16
【推薦】禪意的語錄36條08-11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集錦36句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