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心得體會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jié),豐富我們的思想。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大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大學》心得體會1
這幾天,我讀了冰心奶奶的《談生命》。冰心奶奶說生命像一江春水,像一棵小樹。
不是每一江春水都能順當流進大海的,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順當長成大樹。它們在這個過程中要經(jīng)受多少磨難,但它們從不向命運屈服。當我們?yōu)樽约阂粫r失意喋喋不休的埋怨時,高舉著泡沫橫幅的酒杯,向同學和伴侶訴說著命運的不公時,我們是否有想過海倫和霍金的事跡。
海倫凱勒自幼就因病而成了又盲又聾又啞的重度殘疾兒童,但她為什么能出版14部著作,發(fā)表一次又一次的'演講,由于她沒有向命運屈服。為什么霍金能在難以想象的病痛中寫出《時間簡史》這篇科學著作。由于他也像海倫凱勒一樣,沒有向命運屈服。其實,像古希臘盲詩人荷馬、中國漢朝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他們也都沒想要向命運屈服。
我們不能由于一場球賽輸了而不能面對,不能由于班長沒選上就感到命運的不公正,不能由于工作上的失敗而感到過不去。對于意志薄弱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心靈的痛創(chuàng)、而海倫凱勒沒有心灰意冷,反而更喜愛周邊的一切。我們面對厄運時,就應當向她一樣拋棄命運帶給我們的不公,樂觀向上的對待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把活著的每一天當做是生命的最終一天,讓生命綻放出藍寶石般的價值。
當有一天我們醒來,生命中的太陽又升起來了。這時你通過紛繁世界的外表,查找到生命中樂觀向上的真諦!
讀《大學》心得體會2
提到高爾基,我們就會不經(jīng)意的想到這位作家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這三部小說其實是他的自傳,而《我的大學》更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渴望知識的青年在黑暗的統(tǒng)治下表現(xiàn)的無奈,而也是知識的力量讓他得到了成長,成為了一個優(yōu)秀的革命者!
阿繆沙的青少年遭遇了艱難的生活歷程,當他16歲的時候,他決定去喀山尋求機會上大學,因為在大學可以學到很多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但現(xiàn)實是很無奈的,他不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在貧民窟生活的他,為了生存不得不去打工、做苦力,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太大,他一度陷入了自殺的精神危機。
后來他接觸到了一些大、中學生、秘密團體的成員及西伯利亞流放回來的.革命者,受到這些人的思想影響,他的觀念也發(fā)生了變化,逐漸成為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及其著作的忠實讀者和粉絲,從而了解了紅色革命和其本質(zhì),并擺脫了自己的頹廢狀態(tài)。
如今,我們都有機會上大學,可為什么很多學生都不懂的珍惜呢?擁有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和條件,他們卻無心用功讀書,將心思放在了玩樂上。例如,很多大學生讀完大學之后,出來什么都不會,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閱讀《我的大學》,會讓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讓我更加努力和勤奮,不浪費大學里的時光,將來考上大學,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大學生。
現(xiàn)在有一句玩笑玩叫做“你上了大學,還是被大學上了!”雖然是出于幽默的說法,但也確實反映了當代很多大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習狀況,閱讀灣《我的大學》,你會變得勤奮刻苦!
讀《大學》心得體會3
作為一個懶惰的人,我在軍訓中遭受了很多痛苦。有的人單獨“表演”不規(guī)范的俯臥撐,有的.人和大家在一起。然而,周華健并沒有意識到“一起吃苦的幸!。雖然為了尋找回憶,我在那里汗流浹背地受到懲罰,但烈日燒焦了我所有關于這段記憶的儲存,我一遍又一遍地記得一句關于咬緊牙關的話:“太累了,我必須堅持下去!“也許很多年后,我仍然可以欣賞到離家軍訓時不舒服、疲憊、汗流浹背、擦不掉的難以形容的感覺。
讀《大學》心得體會4
這一次讀書活動中,我有了更多的體會。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時代里,隨手便可接觸更加全面的資訊。但生活仍是不可缺少紙面的閱讀的,即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但是我們也不能遺忘這一種閱讀方式。對于書本來說,它能夠傳達的是更加直觀的,也是更加具有感染力的一種力量。所以即使我們的學業(yè)繁忙,即使我們有更多追尋的方向,我們也不能忘了在這大千世界之下,有一種更加深沉的力量在默默等待,那就是閱讀。
每日空出一些時間,把目光放向書本,把寧靜投注于閱讀時光,我們會感受到完全不一樣的力量。平時煩擾的生活一瞬間清空,留下來的是一種安靜愜意的讀書時光。有人總是問,讀書到底能夠給我們帶來什么,而我想說的是,如果你真正的投入過讀書之中,你就能夠體會,讀書給你帶來的,不止是思想上的覺醒,更是對你未來的一種啟發(fā)。
進入大學之后,我就一直在想,為什么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學歷之后,自己所見所想就會有這么大的不同。后來我在閱讀之中找到了答案。隨著一個人閱歷的增高,我們各自的思想也會慢慢的發(fā)生改變的。就像我們閱讀一樣,多讀一本書和少讀一本書的人或許現(xiàn)在看不出任何區(qū)別,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呈現(xiàn)的會是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
閱讀不會讓我們瞬間改變,它是一種潛藏的力量,它需要積累,也需要沉淀。所以我們現(xiàn)在所做出的努力,只是為了成就不久的將來。而這一次讀書的經(jīng)歷也告訴了我,想要擁有一個思想更透徹的自己,就要學會閱讀,在閱讀中找到新的方向和目標,找到那些更加正確的真諦,在用實際去證明和探索。我相信之后的結(jié)果一定不會讓我們失望的,我也愿意為此而努力,去找尋更多有趣的.事物,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的豐滿。
簡單的一次讀書,讓我體會了太多,也讓我明白了,一個人生存于世,并非只是為了完成生命的使命,更多的是要去創(chuàng)造生命。一成不變未必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多跳脫于沉默,多去思考和探索,或許是一件讓我們能夠有所成長的事情,所以在往后的時光里,繼續(xù)專心于閱讀,每日空出一些閱讀時光,讓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更加的豐盈美滿。
讀《大學》心得體會5
我是一名熱愛閱讀的大學生,對于每一本我翻閱過的書籍,都有深深的體會與感悟。
讀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更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和生活的'體驗。每次翻開一本書,都仿佛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我沉浸在書中的故事、人物和情節(jié)中,與作者共同感受那些文字間的情感與智慧。
近期,我讀了一本關于成長的小說。書中的主人公經(jīng)歷了種種挫折與困惑,但始終堅持自己的夢想,勇敢地面對生活。這讓我深有感觸,回想起自己曾經(jīng)的迷茫與彷徨,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讀書的過程中,我意識到每一本書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它們不僅僅是紙與墨的結(jié)合,更是作者的心血與智慧的結(jié)晶。正是這些書籍,讓我不斷地成長、進步,也讓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
未來,我計劃繼續(xù)深入閱讀各類書籍,不僅僅是小說、散文,還有科學等領域的著作。
讀《大學》心得體會6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guī)矩!睙o規(guī)矩不成方圓。
自古以來,規(guī)矩就是一種約束,一種準則,就是一種標準,一種尺度,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境界。
作為青年大學生,要先學會懂規(guī)矩,做到知曉規(guī)矩、認同規(guī)矩、遵守規(guī)矩、維護規(guī)矩。將規(guī)章制度入腦入心,嚴格按原則辦事,明白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做到不越“雷池”。
作為大學生,要用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件事情,以敬業(yè)奉獻的精神追求社會效益的`化;要樹立良好的形象。
樹立“規(guī)矩意識”,嚴格按規(guī)矩辦事,按紀律辦事。爭做講規(guī)矩守紀律的好學生。
讀《大學》心得體會7
對不同學科之間知識互相滲透和作用有了新的認識。雖然身為物理老師,自己不僅能在學生做化學、數(shù)學作業(yè)時給予幫助,同時在學生背誦古文時,常常能把例如岳陽樓記,琵琶行等篇章吟誦如流,每每總也能贏得學生詫異的目光。自從參加了跨學科名師培養(yǎng)基地的學習后才發(fā)現(xiàn),其實原本心目中的跨學科理解同劉老師的跨學科課程概念兩者之間的實際距離,難免為自己的淺陋感到不安。而通過老師講授和反復閱讀《大學》篇,有點覺得茅舍頓開、獲益匪淺大學之道講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
作者曾子本人就是傳承道統(tǒng)的中堅骨干,所以將人倫作為維系整個社會行為和政治規(guī)范的微觀基礎!洞髮W》卷首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所謂明明德,前一個明是動詞,意指理解掌握;而后一個明為形容詞或名詞,強調(diào)儒家的道統(tǒng)而非其它的歪門邪道。明明德與親民、至善一直被認為是《大學》之重要的三綱。
明德是根本,親民為路徑,至善則是境界,是個體行為的`理想目標。綱舉則目張,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被認為是八目,由三綱統(tǒng)領又與之相互相成。明明德之所以根本,是因為任何行為個體不僅需要有明德的規(guī)范,例如曾子那個時代的強調(diào)的所謂周禮;同時,還要下功夫認真學習切實把握,以達到個體人格的自我完善推己及人,完成由形式到內(nèi)容,由精神到物質(zhì),由內(nèi)到外,個體到一般的演進過程。
這對于一名教師就比較重要了。因為教師通常肩負明德和明明德的雙重責任。所謂明德是規(guī)范的體例,說起來并非難題;關鍵在于明明德,這又是一個雙向的行為過程。
作為一名教師就需要循循善誘,通過傳道釋疑解惑,激發(fā)學生對真和善的渴求,使學生的素質(zhì)和能力得到最高的發(fā)展,同時,在言傳的同時更可以身教。以教師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學生使其可以不斷地明明德,日積月累而達到教學雙方自立并立人。親民、至善大學之道強調(diào)的不僅是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實踐,它還要求把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應用于社會政治實踐,是一個推己及人的過程。
親民,說到底就是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體認到自己心靈中所具有的誠明德性,由此同樣再去施之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個和諧社會,這樣就能做到大學之道所謂的止于至善了。在八目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講的是修身,是作為行為主體的個人的道德和能力要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講的是不分門第不管出身,上至皇帝下到百姓,只要身正,方可達者既濟天下而窮者也能獨善其身。于是乎,天下方能太平,百姓安居樂業(yè)而官員四平八穩(wěn);齊家、治國、平天下可以理解為是某種人生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尾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其后是作為前提條件。身既不修奢言齊家治國平天下。
而修身又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關鍵。無論是三綱還是八目,是以明明德、修身而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至善行為過程。而親民包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包括其中。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確實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親民,至善既不難;同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齊家治國平天下亦不難。這就是通過《大學》篇學習受到的教益和啟迪。
讀《大學》心得體會8
作為一名大學生,讀書是我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讀書,我獲得了豐富的知識和經(jīng)驗,開拓了視野,提升了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下是我對大學生讀書心得體會的一些分享:
開拓視野,豐富知識儲備:讀書是獲取知識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閱讀各種類型的書籍,我可以了解到不同領域的知識和信息,從而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富知識儲備。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世界,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
提高思維能力,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讀書也是一種鍛煉思維能力的途徑。通過閱讀和分析不同類型的書籍,我可以學習到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有助于我提高思維能力,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挑戰(zhàn)。
培養(yǎng)興趣愛好,發(fā)掘自身潛力:讀書還可以幫助我培養(yǎng)興趣愛好,發(fā)掘自身潛力。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我可以了解到不同的領域和知識,從而激發(fā)自己的興趣和熱情。這有助于我更好地發(fā)掘自身潛力,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勢。
增強文化素養(yǎng),提升個人品質(zhì):讀書也是一種提高文化素養(yǎng)和個人品質(zhì)的途徑。通過閱讀經(jīng)典文學作品和優(yōu)秀的文化著作,我可以學習到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和價值觀,從而增強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提升個人品質(zhì)。
總的來說,大學生讀書是非常有意義的。通過讀書,我可以開拓視野、豐富知識儲備、提高思維能力、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興趣愛好、發(fā)掘自身潛力、增強文化素養(yǎng)、提升個人品質(zhì)。這些都是我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我會堅持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讀《大學》心得體會9
《大學》是國學“四書五經(jīng)”之首。相傳《大學》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編入《禮記》的文章之一。后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單獨成書,并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八臅笔俏覈糯逃碚撝匾鳎鋬(nèi)容和著述目的不僅在告訴人民怎樣做人?怎樣齊家?而且還告訴有邦有國者怎樣安邦治國?同時還提示天子怎樣做才能國泰民安,明德于天下的基本原則和根本方法。此書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角度看,可謂一部全方位的理論教科書。因為他的教育對象下從庶民起,中到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都包括了。而且他的理論對誰都適用。
首先想談一下個人對《大學》這部經(jīng)典的感悟,此經(jīng)開篇便挑明主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完全圍繞著發(fā)揚德性的'原則,是為《大學》三綱,隨后展開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為《大學》八目,而八目卻是以修身為中心,闡發(fā)修身方法與修身目的的全部內(nèi)容,由此可見,修身,是儒家極為重要的一個核心理念,唯修身才可齊家治國平天下,在修身中融入仁義禮智信孝悌忠等中心思想,才能成為真正的仁人。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讀《大學》時絕不能把“大學”這個概念理解為國民教育的“小學”“中學”“大學”的“大學”!洞髮W》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無上或第一的意思!洞髮W》是研究和探討人和人類社會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書。書中既教給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齊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階層講了如何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仡櫸覈迩隁v朝歷代,下從平民上至國君其興衰成敗的經(jīng)驗教訓無不證明《大學》講述的道理非常準確。哪個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個興國之君不以愛民為本?
讀《大學》心得體會10
《中庸》強調(diào)實踐,不僅在實踐中運用“中庸”,而且要在實踐中學習“中庸”。運用要像舜一樣,“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至于學習,《中庸》舉出了另外一個典型,這就是顏回。《中庸》說:“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彼^擇乎中庸,就是善于選擇,選取那些最精當?shù),真理性最強的,也就是反映了事物本質(zhì)的“中庸”,拳拳服膺,使之成為己有。顏回一生就是這樣做的。這就告訴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東西都可能是偏激的,沒有反映事物本質(zhì)的,所以要善于選擇。選擇不是選那些嘩眾取寵的,而應該是不偏不倚,真實反映了事物本質(zhì)的。
為要把握“中庸”,一則要學;二則要行;學則能知,行則能成。但知和行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中庸》說:“或生而知之,或?qū)W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薄吨杏埂吩谶@里特別強調(diào)學與行的重要,無論何種人,無論何種情況,只要堅持學習,就能“知”。無論何種人,也無論何種情況,只要堅持實踐,就能成功。
無過不及的思想方法!爸杏埂笔强陀^存在的規(guī)律,人的思想必須遵循這一規(guī)律,而不能須臾偏離。《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庇终f:“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君子中庸,他的思想無時不在中庸規(guī)范之內(nèi)。小人反中庸,其思想沒有任何約束,以至肆無忌憚。肆無忌憚,指的是離開客觀規(guī)律的胡思亂想。
中庸既有思想修養(yǎng)問題,也有思想方法問題。什么樣的方法才是正確的呢?《中庸》的作者概括了五個方面:“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fā)強剛毅,足以有執(zhí)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這五個方面簡單說來就是敏、寬、剛、莊、密。敏是觀察事物的敏銳;寬就是寬容,不狹隘,不拘于一隅;剛便是剛毅,不軟弱;莊即端莊嚴肅;密就是細密詳察。不敏不能臨事,不寬沒有度量,不剛沒有原則,不莊無人敬畏,不密無從區(qū)別。只要五者俱備了,深藏廣蓄,一旦運用,就會無不中的。
不僅如此,《中庸》的`作者認為思想方法還與言辭、儀容有關。作者引《詩徑》和孔子的話立論說:“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于以化民,末也!笨繀柭晠柹珌斫袒傩帐窍虏,因為它離中庸太遠。
從上述所論中我們知道,“中庸”決不是人們習慣所說的折中主義,更不是與放棄原則劃等號的“中庸之道”,而是一種非常老到的思想修養(yǎng)方法和極其嚴格的效果要求,追求的是人與事的“中和”境界。惟其尚“中”,所以能“和”,惟其樂“和”,所以要“中”。只有做到思慮要中,審事要中,才能進入和諧的境界。
讀《大學》心得體會11
通過讀書,我能夠獲取更多的知識,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知識的海洋是如此的廣闊和深邃。每一本書都像是一座寶藏,里面蘊含著豐富的財富和智慧。我通過不斷地閱讀和思考,逐漸領悟到了許多深刻的'道理,這些道理不僅對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更對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同時,讀書也讓我學會了如何去思考和表達。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需要不斷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表達方式,這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語言和思想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同時,我也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思考和感悟,這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了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我想說的是,讀書是一種享受。在閑暇之余,我會泡上一杯茶,翻開一本書,沉浸在書中的世界里。這種安靜而美好的時光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寧靜。
總之,讀書是一種寶貴的學習和人生經(jīng)驗。通過讀書,我不僅獲得了知識,更學會了如何思考和表達。我相信,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會繼續(xù)從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讀《大學》心得體會12
冰心,始終是我很喜愛的作者,她的文章清爽又讓人非常舒適。正所謂,人如其名,她的寫作風格像冰那樣通徹,充分的體現(xiàn)出滲通出真善美。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流淌的`變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種子都能長成樹,不生長的變成了空殼!边@句話在文中我很觀賞的。
在這篇文章中,冰心將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
在文章中,冰心說:“生命如水”。寫出了人生中困難、順境、逆境和成為四個階段,勝利就是代表河流終流入大海。在常人中死亡是可怕的,而作者卻把死亡比作流入海里的河流。作者在文中說:“她多么寬闊,多么宏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在作者眼中,死亡是宏大的光明的。
在這篇文章中,冰心又將生命比作“一棵小樹”。是!生命就像一棵小樹,長到枝繁葉茂,長成參天大樹時,最終落葉歸根,這是多美美的比方啊!
樹葉終究落葉歸根,河流也終究流入大海,而人又何嘗不是呢?
讀《大學》心得體會13
相傳《大學》是孔子的學生曾子所作。《大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注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jīng)典!洞髮W》一書,文辭簡約,內(nèi)涵深刻,主要概括總結(jié)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yǎng)理論,以及關于道德修養(yǎng)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tǒng)的論述,對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業(yè)等均有啟迪意義。
很早以前就接觸過這本書,最近也經(jīng)常在早晨基礎教育的學校里聽到朗朗的讀《大學》的孩子們的聲音,每次聽到我的思緒都不禁會出現(xiàn)短暫的停頓,仔細分辨讀的是哪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對于像《論語》、《大學》這種儒家經(jīng)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也有著不同的.感悟,但是有一點是不會變的,優(yōu)秀的、經(jīng)典的道理是永恒的,是不會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的,這是我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我覺得我的態(tài)度應該是比較端正的,但我也非常清楚我對諸如《大學》這樣的中國經(jīng)典文學的理解是膚淺的,是需要不斷學習的,但總礙于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一直停滯不前。
也許是機緣巧合,今年我有幸參加了北京教科院組織的北京市農(nóng)村成人教育骨干教師培訓班,并以學員的身份參加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講師團培訓,其培訓的內(nèi)容就是《大學》。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認真的聆聽了包括學習大學的重要意義、大學之道、知止而后有定等內(nèi)容,從學習者的角度聽取了馬教授對大學的講解。下面就說說我的學習感悟,也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作業(yè)。
且不說國家政策要求我們繼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單從儒學在中華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發(fā)揮的影響與作用來看,就是值得我們繼承和學習的。再者,在物質(zhì)生活高度發(fā)展的今天,金錢至上、信仰缺乏、宗教侵蝕等,影響著中國年輕的一代,甚至是更多的中華兒女。從這一點來看,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重拾明明德與克己復禮,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么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提升個人國學文化底蘊,也應該做一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者,這一觀點在開班當天王東江處長那熱情洋溢的講話,那充滿期待的口吻,證實了我的觀點。所以,我非常感謝教科院安排的這次培訓。
讀《大學》心得體會14
作為大學生,閱讀對于我們來說至關重要。閱讀不僅可以擴大我們的知識面,還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培養(yǎng)我們的思維能力。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與各個時代的杰出人物對話,從他們的經(jīng)驗和智慧中受益。下面我將通過一些圖片來分享我在大學期間的讀書心得和體會。
第一段:拓展視野。
讀書能夠幫助我們拓展視野,了解更多的世界。有一次,在閱讀一本關于旅行的書籍時,我被書中插圖所吸引。那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畫中有一個小人站在宏偉的山峰之巔,眼睛注視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這幅插圖讓我想到了我未來的旅行目的地,激發(fā)了我去探索世界的渴望。從那時起,我開始計劃我的旅行,我相信這將是豐富我人生經(jīng)歷的重要一步。
第二段:培養(yǎng)思維能力。
讀書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思維能力。有一張圖片是我在讀完一本哲學著作后繪制的。在書中,我了解到了關于自由意志和命運的深入思考。這使我開始思考人生的原因和目的。這幅圖片展示了一個無限的迷宮,人們在其中徘徊尋找答案。通過這幅圖片,我試圖表達人類面臨著許多選擇和困境,而我們在這無盡的思考中尋找生命的意義,并反思自己的自由意志。這樣的繪畫和思考活動幫助我提高了我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第三段:豐富情感體驗。
讀書有助于豐富我們的情感體驗。有一次,在讀完一本關于人性和友情的小說后,我被書中一幅插圖深深觸動。那是一個描繪兩個朋友手牽手的畫面,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快樂和信任的微笑。這讓我回憶起我和我的朋友們在大學里分享的美好時光。我認識了許多知心朋友,我們共同度過了很多快樂和難忘的時刻。這幅圖片讓我意識到友情是人生中的寶貴財富,鼓勵我更加珍惜和維護我的友誼。
第四段:啟發(fā)個人成長。
讀書可以啟發(fā)我們的個人成長。我最近讀了一本關于成功人士的`自傳,書中有一幅插圖展示了作者一路上所經(jīng)歷的困難和挫折。這幅圖片讓我明白成功不是一條坦途,而是一個充滿曲折和挑戰(zhàn)的道路。通過這本書,我學到了堅持不懈和克服困難的重要性。這幅圖片給了我力量,鼓舞我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堅持不懈,追求我的夢想。
第五段:傳遞智慧和啟示。
讀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書中的智慧和啟示中獲益。一張圖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面有一些與成功相關的名言。這使我想起了一本名言集,里面收集了許多偉人和智者的名言。通過閱讀這些智慧的言語,我學到了人生中的重要價值觀,學會了如何面對挫折和追求成功。這幅圖片成為了我每天的壁紙,提醒我要積極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不斷努力進取。
總結(jié):
大學生讀書心得體會圖片,是我在大學期間通過閱讀獲得的寶貴經(jīng)驗和智慧的濃縮。通過讀書,我拓寬了視野,培養(yǎng)了思維能力,豐富了情感體驗,啟發(fā)了個人成長,并從中獲得了智慧和啟示。閱讀不僅是文化的傳承和繼承,更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將繼續(xù)保持閱讀的習慣,不斷探索書本的智慧。
讀《大學》心得體會15
活著或死亡甚至是一個年輕生命難以駕馭的題目。同樣是一本薄薄的讓我只用了一個下午就了的書。巧的是念了幾頁便發(fā)覺心這本書為背景的電視劇我竟看過,這讓我更真切地體會到了這書的含義。
《活著》從一個旁聽者的角度道出了一個普通人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生活在那個紛亂特殊的年代,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殺伐以及一系列動蕩的生活,經(jīng)歷了家庭的興富到衰落,身邊人陸續(xù)的死去。在他們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隨便,失去金錢,失去親人,最后只剩下一頭瘦骨嶙峋又險些被人宰割的老牛與他為伴。盡管是這樣,他還是友好地面對當今世界,一切傷痛的在他口中都變得那樣的平淡。也許當我們的生命現(xiàn)已將要走到盡頭的時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會做到安下心去對待,才會做到清醒的做到重新認識所有的事。我想起陸幼青的死亡日記,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邊緣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對西方人講述一切。
讀到家珍死去,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離死別中最寧靜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工作過度阿朱死后喬峰抱著她的尸體的痛器失聲,想起陳家洛聽聞心上人香消玉殞后流下說著的懦弱淚珠,想起莎翁著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男女之間悲痛欲絕,我想人活一生,總要承受這樣的擊,而多年之后,當身邊的人一件件全都被歲月帶走了,平靜那時的我們也許真的會選擇這種平靜,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滄桑的經(jīng)歷,澆鑄而成的。數(shù)十年后的我呢,我是不是可以面對著一塘殘荷將過去的思緒傷痛記憶娓娓道來,我對自己的過去是否清楚地知道并且敢干面對,我不敢說。
這個世界的確不公平,有人可以永駐榮華,有人卻要像風流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揮灑著血汗過完一生。面對這樣的.不公,憎恨逃避全都是徒勞,甚至到底我也說不清楚到底該怎么做,我無奈的是無法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面對和內(nèi)心與現(xiàn)實的強烈,在這樣一個狀態(tài)下所,我一面應付著現(xiàn)實中其的瑣碎,而在思想內(nèi)心尋求思想上的解脫,但不管怎樣,我始終希望自已能對世界友好,盡管天性中的倔強與后天形成的反叛也許會導致我沖破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們都得一樣一樣地過,永恒只不過是個過程罷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己的意愿選擇一個方式,真實清醒并發(fā)自內(nèi)心的急著去實現(xiàn)它的價值,到了那一天,我能帶著平靜的微笑向世界道個別,也對身邊的人說聲再見。
【讀《大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讀大學心得體會08-23
讀大學的心得體會03-15
讀《大學》心得體會03-15
《如何讀大學》心得體會02-03
大學生讀《與妻書》的心得體會11-25
大學的心得體會10-23
大學心得體會03-31
《大學》心得體會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