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征電視劇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觀后感就是把我們觀看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寫下來的文章。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征電視劇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征電視劇觀后感1
長征,這震驚中外舉世皆無的兩萬五千里的軍事長征,是中國紅軍的戰(zhàn)略大轉移。中國工農紅軍長驅二萬五千余里,縱橫十一省。長征途中,天上有敵人飛機轟炸,地下有敵人幾十萬軍隊的圍追堵截,還有湘江、烏江、金沙江、大渡河、瀘定橋、五嶺、烏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險的阻隔,紅軍要戰(zhàn)勝克服這些艱難險阻,不僅身體要遭受超出人類種.種極限才能忍受的痛苦,而且還要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長征本身是一曲悲壯的交響樂,一首悲壯的詩,一幅悲壯的畫。
《長征》概括性地講述了中共工農紅軍從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間從長江南北各革命根據地向陜西、甘肅革命根據地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略轉移。片中,我們看到了許多紅軍戰(zhàn)士在戰(zhàn)場上英勇殺敵,一些戰(zhàn)士受傷怕拖累大部隊而自愿犧牲的景象。還看到了戰(zhàn)士們過草地因沒有食物只能吃草根,喝泥水……影片最后描述了紅軍過完草地,毛主席騎著馬兒在草原上奔騰的場景,頓時,影片的高潮被掀了起來,中共工農紅軍的長征勝利啦!
觀看完影片,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因為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與長征是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今年是紅軍勝利的第70周年,人們都給予廣泛的關注。中央電視臺也舉辦了“我的長征,重走長征路”的活動。學校也要求雛鷹假日小隊去采訪老紅軍等等。人們重視長征,是因為它給我們帶來的是無數的感人故事,讓新一代的孩子學習長征精神。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沐浴在祖國和煦的陽光下成長。我們不可能也永遠體驗不到紅軍戰(zhàn)士過草地、雪山,與敵人奮戰(zhàn)的艱辛。更加體驗不到,紅軍戰(zhàn)士們愛國的一腔熱血。那么多的戰(zhàn)士犧牲了,但我相信,他們不遺憾什么,因為這一切,都是為了祖國!盀榱俗鎳!”這4個莊嚴的字,它凝聚了無數愛國人的力量,他們奮斗,他們艱辛,卻不求回報。我們幸福的生活正是用無數戰(zhàn)士的鮮血換來的,難道我們不應更加努力,學習他們的精神嗎?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這首七律,是毛主席在長征過后寫出的,它蘊含著毛主席對長征的種.種感受,56個字就概括了有著多少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的長征,也能充分體驗出,毛主席對長征勝利的喜悅。正如毛主席所說:“萬里長征之邁開了第一步!笔前,萬里長征是前人打下的奠基石,后面的路還要我們自己走……
我們祖國新一代的人才,需要沿著像萬里長征一樣的路走很久很久,長征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典范,而真正開拓祖國的義務,在我們手中!
長征電視劇觀后感2
看了大型紀錄片《長征》第三集,深受震撼,深受啟迪,深受鼓舞,深深感動!這一集以宏大的敘事方式,細膩生動的筆觸,為我們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共黨史、紅軍長征史上最為光輝的篇章——遵義會議。這是我們黨的歷史上生死存亡的轉折點,是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標志。讓我們感嘆的是,對于這樣一個重大事件,本片進行了精彩的描述,在學術上、藝術上都充滿新意,堪稱精品。
與以往電視文獻片的敘事方式不同,本集在剛開始時,首先以相當的篇幅,反映了湘江之戰(zhàn)的慘烈,紅軍的英勇頑強,戰(zhàn)況激烈,驚心動魄。黨和紅軍所陷入了巨大的危難之中。這既是歷史的真實表述,同時又以強烈的對比藝術表達手段,揭示了遵義會議召開的重大意義。
而講到遵義會議本身,又從通道會議、黎平會議、猴場會議,一直講到遵義會議,層層遞進,一氣呵成,人們更加明晰地看到“遵義會議”具有的歷史必然性。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對于遵義會議不僅以嚴謹的史學方式,描繪了它的全過程,而且有歷史當事人的影像敘述,如對楊尚昆、伍修權等的采訪;不僅有會內的內容,也有會外的內容,如紅軍指揮員耿飚對歷史的回顧,為遵義會議做警衛(wèi)工作的紅軍戰(zhàn)士王道金的回憶,這就使本片的表態(tài)具有很強的立體感,使人們更加切實地看到歷史事實的跌宕起伏。
片中對遵義會議文獻作了揭秘性解讀。陳云手稿使人們原來不清楚的遵義會議的決定得以揭示:毛澤東當選為政治局常委;指定張聞天起草決議;常委中再進行適當的分工;取消三人團,仍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德和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而周恩來是黨內委托的對于指揮軍事上下最后決心的負責者。會后確定毛澤東為周恩來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
從遵義會議,到扎西會議,在到轉戰(zhàn)中,建立三人軍事指揮小組,使人們更加清晰地看到,遵義會議任務的完成,也有一個歷史過程,黨的成熟的領導核心是怎樣一步步形成的,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是怎樣一步步確立起來的。
本片史實準確,思想深刻,編導藝術成熟、豐富而流暢,許多畫面感人至深,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如遵義女紅軍李小俠的深情回憶。
最后,本片引用了毛澤東會見外賓時的影像,和他對遵義會議的評論:
“有先生有好處、也有壞處,不要先生、自己讀書、自己寫字、自己想問題,這也是一條真理……我們認識中國,花了幾十年時間,真正懂得獨立自主,是從遵義會議開始的!边@真是畫龍點眼之筆。
長征電視劇觀后感3
七律·長征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鎖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紅軍過后盡開顏。
《長征》用毛主席寫的詩,做開頭曲,寫的是即將看到長征勝利的曙光,但道出了多少血汗艱辛。我聽著這首歌,看完了這部電視劇,內心五味雜陳。
長征歷時兩年零五天,紅一方面軍就走了二萬五千里。敢問,短短24集,每集46分鐘上下,加起來不到19個小時,要問我從中體會到或是學習到什么,我除了慚愧,無以回答。19個小時,我舒舒服服坐在電腦面前,除了畫面和音效還有歷史的刺激,我所經歷的感受還不如那些戰(zhàn)士在戰(zhàn)場上呆的一個小時來得毀滅。在此談感想,我心里是不安的。
在電視劇《長征》中,我看見,紅三十四師血染湘江,陳師長為了不讓敵軍得逞,把自己的腸子掏出來扯斷,我至此仍心有余悸。我看見,毛主席指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把老蔣的幾十萬軍隊遠遠甩在后面。我看見,風霜雨雪,冒死躲避轟炸機的紅軍,為了生存而食草根地衣的紅軍,站在老百姓身邊,無私奉獻的紅軍。而我,我卻念不出他們的名字。我相信很多大學生和我一樣,可以一眼念出當紅小生,花旦的名字,愛好,甚至生活經歷。而我們卻對長征這段歷史,這些英雄時常不聞不問,說來實在慚愧。
看完電視劇《長征》,有兩個字,讓我時刻謹記——一個是苦,一個是創(chuàng)。
說到苦,不僅是吃苦這么簡單。"苦"是人生常態(tài),是"樂"不可或缺的反作用條件。長征是一條吃苦的路,更是一條走向光明的路,作為當代大學生,我知道,任何一條未來的路,都將是不易的,如果沒有對"苦"有深刻的認識,不懂吃苦的.意義,不能體會吃苦的心境,那么什么夢想只會是空談?照務`國,實干興邦。當下,新時代的大學生,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受益于這個時代,也更有責任去為這個時代,無論從小我還是大我的層次上,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至于創(chuàng),我相信每個看過《長征》的人都能明白,紅軍長征,甚至之前的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等等,新中國的今天,都是老一輩的革命戰(zhàn)士創(chuàng)出來的。創(chuàng)——要敢創(chuàng)新,要創(chuàng)造,要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永不止步,創(chuàng)新的步伐便不可停下。新時代的我們,要重拾長征的勇創(chuàng)精神,在新時代的沃土上,發(fā)新芽,創(chuàng)新業(yè)。
長征結束了近百年,電視劇《長征》也看完了,但是新的長征還在等著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人生的長征要走,都有自己的夢想與責任。至此,我希望,長征精神不滅,中華兒女,永遠帶著長征的火種走下去。
【長征電視劇觀后感】相關文章:
長征觀后感08-31
《長征》觀后感03-16
《長征》電影觀后感10-09
《心術》電視劇觀后感09-22
電視劇《天道》觀后感09-01
神話電視劇觀后感08-18
電視劇《功勛》觀后感06-24
電視劇項目策劃書12-19
長征精神心得體會(精選)03-13
長征精神主題班會策劃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