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數(shù)學輔優(yōu)的第一次上課體會
自從全國數(shù)學競賽各市區(qū)教研室不組織之后,學校相關(guān)的競賽輔優(yōu)工作也基本上不開展了,我記得近五年學校沒有組織初三輔優(yōu)生開小灶了。本學期,教務(wù)處錢老師和我交流了一下她的想法,想給少部分初三拔尖的學生(每班兩人),在作業(yè)整理課時間各安排一次數(shù)學和科學的輔優(yōu)工作,輔優(yōu)的目的不是給學生做多少題目,次數(shù)也不是很多,主要:一是為了查漏補缺,每次課針對性地解決一個知識板塊方面的問題,確實讓學生有所收獲;二是為了營造一種學習競爭的氛圍,讓這些輔優(yōu)生意識到自已與眾不同,自已是最好的一批學生,給他們一種暗示和信心,我想這個可能是最主要的。所以我在第一次上課時總是不斷地去鼓勵他們,給他們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已是最優(yōu)秀的學生之一。
聽了錢老師的觀點,我表示理解和贊同,確實有必要這樣弄一下,可能就是老師辛苦一點,但團隊合作,每個老師都付出一點,這點工作量應(yīng)該問題也不大,我思索了一下,做了一下簡單的知識板塊的分工,并和備課組老師協(xié)商了一下,每個老師輪流上下去,估計次數(shù)也不是很多,現(xiàn)在是一個合作共贏的社會,單打獨斗太累,而且效果不佳,每個老師上一兩次,精心準備,時間也充分一點,只要是認真研究,精心選題,效果一定是有的,是對學生有所交待的。
作為組長,我想應(yīng)該第一個上,作出一個示范來,為了上今天(3月25日,周一下午的作業(yè)整理課)的課,個人簡歷我做了很充分的準備,我是上周六下午用了近兩個小時,精心選題(周一下午再手寫完稿,很長時間沒有手寫試卷,手寫試卷是有人味的,而且還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動一下,很有必要,以后有機會還要多手寫),并對知識(方程和方程組)板塊進行了很詳細的梳理,所選題目并不是很難,但都很有代表性,學生很容易上當,會而不全,計算方面只要方法得當,量不是很大,但如果方法不當,也是很費時間的`。今天的這節(jié)課,學生也是很出乎我的意料,我本以為這些都是頂尖的學生,做這些題目在時間上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但做了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除了幾個學生速度還可以外,大部分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很難完成我的不多的題量,而且完成的效果也是差強人意,在回答問題時也是漏洞百出。我反思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以下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教師和學生深思:
有些同學對一些基本概念還不是很清晰。如第一題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題,某女同學在選擇時,盡管選擇項是對的,但另外三個非選項為什么錯,有一個還不是很清楚,因為我讓她一個個講過去,問題就暴露出來了?赡苡泻芏嗪玫耐瑢W都存在這一些問題,往往是題都會做的,但一些基本概念不是很重視,弄不靈清。實際上每屆中考有很多好的學生中考失分并不是載在難題上,而是問題出在一些小題上,如概念性的問題,所謂陰溝翻船,這要引起我們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
有些同學在處理習題時把簡單問題復(fù)雜化。如第2題我選了一個初一學生可以做的題目,關(guān)于x,y的方程組5x+3y=23和x+y=p的解是正整數(shù),則整數(shù)p的值是多少?心得體會這個問題初一學生都會,實際上很簡單,只要更據(jù)第一個方程把正整數(shù)解找到兩對就可以代入第二個方程得到p值,但很多同學不是這樣想的,他們想的太復(fù)雜,先解方程組,x,y用p來表示,再由條件限制,確定p的取值范圍,從而得到p值。這樣做既費時間,而且容易出錯,可謂是簡單問題復(fù)雜化,究其錯因,主要是受思維定式的影響,先要解方程組,再來討論取值范圍,沒有仔細研究題目中的條件,去尋求最為合理的解法,我這樣講,可能有的學生不是很服氣,我只要會做就可以了,管什么方法,是的,會做,當然好,但殊不知,中考比的是速度,短短100分鐘完成近30多個問題的題量,平時不去研究和反思好的解題方法,想在中考中做得又快又好,是不可能的,可能很多題目到最后即使會做,但時間不夠,也無可奈何。
有些同學不注意審題。在解題方法的選擇上也是有很大問題的。如第14題中的解方程中的第2個分式方程,只要仔細觀察方程的特點,第一個分式和第二個分式在形式上互為倒數(shù),然后再想到用換元的方法,可能不用一分鐘就可以做好,但很多同學不注意觀察方程的特點,盲目解題,用常規(guī)通分去分母的方法解題,最后做是做對了,但用的時間成本也是非常高的,一般的同學想不到,可以理解,但作為頂尖的這批學生還不太有這種解題意識,熱門思想?yún)R報真的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有些同學計算能力弱,在計算方法的選擇上不夠靈活。不管什么問題總是用通法去硬算,花費的時間成本是相當高的,而很少用一些好的如觀察,猜測,化歸的計算方法,如解一元二次方程和分式方程,實際上平時的很多習題包括很多中考題,最后的解都是一些命題者設(shè)計好的一些較小的整數(shù),有時在解之前,只要我們略加觀察和猜測,這個解就可以找到,這樣可以規(guī)避很多較為復(fù)雜的書寫過程,也可以為我們的解題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還有在解方程中遇到一些系數(shù)較大,或為分數(shù),或帶有根號時,學生不注重約分化簡,盡可能把系數(shù)化為較小的整數(shù),從而簡化計算過程,如此之類……
【初三數(shù)學輔優(yōu)的第一次上課體會】相關(guān)文章:
學校培優(yōu)輔差工作總結(jié)10-15
聚美優(yōu)品陳歐廣告詞09-23
數(shù)學的高效課堂心得體會08-31
小學數(shù)學培訓(xùn)心得體會07-27
上課保證書07-02
上課檢討書06-30
輔差工作計劃模板合集8篇10-15
關(guān)于輔差工作計劃集合6篇10-10
數(shù)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15篇09-20
上課講話保證書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