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能力培養(yǎng)教育社會活動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那么總結要注意有什么內容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交往能力培養(yǎng)教育社會活動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會交往是人類生存的一種基本需要,幼兒的社會交往是生長發(fā)育與個體發(fā)展的需要,是完成個體社會化的過程。通過社會交往可以使幼兒了解和認識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正常關系,幫助幼兒克服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等不利于社會交往的行為。發(fā)展行為調節(jié)的能力和社會活動的能力,充分發(fā)展個性,以形成適應社會要求的社會性行為。
接下去我就以社會活動《奶奶進城》來談談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
本活動旨在通過奶奶進城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認識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標志,了解其特征和作用,從而也為幼兒積累一些生活經驗,使他們更好地生活。根據活動的目標和重難點,我把活動設計成三大環(huán)節(jié):首先是簡短的談話引題,其次是通過幫奶奶找地方來引導幼兒學認日常生活常見的.各種標志,和幼兒一起看說各種標志,幫助幼兒感知標志的特征和作用,進一步感知日常生活中標志的重要性和方便性。
活動過程中,我以簡單的情節(jié)出現(xiàn),讓幼兒更積極參與活動。我以奶奶進城過程中碰到的一個個問題為契機,要求幼兒來幫助奶奶,從而在幫助的過程中讓他們來認識各種常見的標志。,同時提高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如:奶奶從公交車上下來后,她想乘9路車,應該到哪里去乘呢?奶奶肚子不舒服想上廁所,可以到哪里去找,等問題,讓幼兒自然地進入活動中。之后我又運用追問式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如何看標志。各種標志的出現(xiàn),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因而,幫助幼兒在認識標志的同時,讓他們感知如何看標志更是關鍵。
我還請幼兒自由分組,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扮演奶奶進城,在扮演中,幼兒先要找自己的朋友,再相互商量如何演,這需要與同伴交際,因而,進一步促進了幼兒之間的交往能力。
在一個社會活動中,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的體現(xiàn)是遠遠不夠的,最關鍵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xiàn)。作為教師應時刻給孩子創(chuàng)設社會交往的機會。即便是不明顯,有時可能會無效。但沒有關系,一段話這么說:我們可以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關鍵是我們的思考要過關。成功一次,收獲一次,失敗一次,也會有收獲,但這樣的收獲是在我們的認真反思之下的。相信,我們更多的反思,會讓我們更快地成長。
【交往能力培養(yǎng)教育社會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總結06-29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總結09-04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總結05-26
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總結05-08
職場晉升需要的能力10-26
溝通能力自我評價07-16
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中級培訓總結11-10
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總結06-26
個人能力自我評價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