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為主題的優(yōu)秀演講稿
演講稿以發(fā)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社會發(fā)展不斷提速的今天,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以孝為主題的優(yōu)秀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以孝為主題的優(yōu)秀演講稿1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千萬經(jīng)典中,孝義為先,早在古老的原始社會就已存在。從甲骨文的字形中,我們不難看出:孝,上邊一個老字,下邊一個子字,也就是說,只有老人,不能稱之為孝,老人膝下有子方為孝。這也正應了《孟子〃離婁上》的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父母和孩子的關系,是歷代專家學者不斷探求的高深學問,可是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人能夠清楚理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心靈感應。
《孝經(jīng)》有云:“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北M孝本就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父母含辛茹苦將我們養(yǎng)大,等我們一天天長大了,他們也在慢慢的老去,等他們老得走不動了,出不去了,孩子就是他們的全部支柱。
在我上大學的前一天,父親叮囑我要好好讀書,家里的任何事情不用操心,只管好好學習。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啊,我當時心里是五味雜陳,可能是因為第一次要離開父母,去這么遠的地方,也可能是因為明白了父親的話。當時我什么也沒說,只是在心里暗暗發(fā)誓,絕不能辜負父母的期望。大學的時候,我拼命讀書,拼命學習,經(jīng)常下了課就跑去圖書館,一坐就是一整天,那時候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希望自己也是書里的人物。我記得在古文區(qū)讀過一本《二十四孝》,其中的故事我在當時有很多都不理解,我不明白為什么丁蘭的妻子刺破公婆木像的手指竟然真的會流出血來,為什么郭巨要埋掉自己的親生骨肉而節(jié)省口糧來供養(yǎng)母親,更不明白為什么舜要以禮對待一心想要殺死自己的父親和繼母?也許就是因為這樣,郭巨才會在挖坑的時候,地里突然就冒出了金子;舜才會被堯看中將王位傳給了他。不過現(xiàn)在我明白了,《二十四孝》的故事,大多是用了夸張的手法。不管我多不理解,他們也都是值得我去學習的。
在盡孝上,我覺得還真是不如古人做得好,雖然感覺他們很傻,很令人費解,可畢竟我們連這些傻事都沒做過。《二十四孝》里面有一個故事很吸引人,它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jié),只是一個平平淡淡的,孝順父親的故事。
黃香是東漢時期江夏安陸人,從小家里很窮,九歲時,母親又過世了,因為沒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只剩下他和父親相依為命。他十分孝順父親,夏天天太熱,為了父親可以安心入睡,他在父親出去乘涼的時候,偷偷為父親扇涼席子;冬天在父親睡下之前,為父親暖被子。多年以后,黃香的孝行,傳遍整個江夏,太守表奏朝廷,舉薦黃香為孝廉。當時有“江夏黃香,天下無雙”的美譽。
眾多的故事中,黃香的孝行是最平常不過的了,但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件事,卻可以堅持這么多年。
我相信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個“孝”字,想著水到渠成,想著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xiāng)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是大家都忘了,忘記了時間的殘酷。時間不等人啊,父母能有幾個十年來等我們盡孝呢?不知道有沒有人算過,人這一輩子真正可以陪父母的時間到底能有多久呢?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句話已經(jīng)被很多人說的都老掉牙了,可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明白這句話的辛酸與無奈?“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趁我們還有時間,還有機會,停下匆忙的腳步,多陪陪父母吧。父母需要的從來就不是禮物,也不是金錢,再大再漂亮的別墅,也不過就是一個金色的籠子。
現(xiàn)在的生活節(jié)奏很快,我們和父母相聚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當我們終于可以歇歇腳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父母早就不再年輕,能夠陪伴他們的時間也屈指可數(shù)了。時間都去哪了?其實都是浪費在了等待上。等我找到了工作、等我多掙些錢、等我買上了房子、等我功成名就。當我們在等以后,就已經(jīng)失去了永遠。雖然不是什么至理名言,但我希望大家可以記住這句話,把現(xiàn)在心里的想法,盡快落實,付諸行動,不要讓自己等到的只是后悔。
汶川大地震是我們心里永遠的痛,512這個數(shù)字也深深的刻在了每個人的腦海里。但其實這次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地方,并不是汶川,而是北川。
救援隊員到災區(qū)后,在一片廢墟里聽到了一絲微弱的聲音,那是一個小女在呼喚著“救命!”他們把廢墟搬開,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個不到三歲的小女孩,已經(jīng)被壓了一天一夜。
天,就要亮啦!戰(zhàn)士們把小女孩拉出來,奄奄一息的小女孩對著戰(zhàn)士們說“叔叔,快去救我的爸爸媽媽!”
戰(zhàn)士們聽到以后,把預支板再撬起才發(fā)現(xiàn),下邊躺著孩子的父母親,那一幕讓所有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媽媽面朝上,用兩只手支撐著預支板,爸爸背朝上俯著身體,背上壓著厚厚的水泥磚。就在父母手臂交叉的中間,那個小小的縫隙里,這位小姑娘幸存了,也就在那一瞬間,孩子活了下來,父母就這么離去了。 ......
父母就是孩子的天,不管什么時候,父母在,孩子就有依靠的力量。錯過什么都不要錯過對父母盡孝的機會,因為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會是哪個先來?赡墁F(xiàn)在我們感覺不到,等到父母真的走的那一天,才會知道什么叫做不能挽留,什么叫天都塌了。
前不久,我在網(wǎng)上讀到一個故事,名字叫《災難來臨時,愛是一個連續(xù)的動詞》。
在關欣收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父親卻因為病重,陷入昏迷,住進了重癥監(jiān)護室。因為姥姥生病,母親無暇分身,照顧父親的重擔就落到了她的身上。
盡管她照顧得很細心,父親還是三度病危。第三次病危時,醫(yī)生通知家屬見最后一面,準備拔掉呼吸機,關欣哭著懇求醫(yī)生:“請不要拔管,我們一定能救活他!币苍S,她的懇求感動了上蒼,父親沒有扔下她就離開。
有人勸她:“放棄吧,你父親沒多大希望了,你還要上大學,不要等到最后,父親沒保住,你的前途也沒了。”而她卻堅定地說:“我寧愿不去留學,寧愿還一輩子債,也要救父親。為什么天下父母為孩子做能做到的.一切,做兒女的就不能為父母做能做到的一切呢?”開學的日子一天天臨近,關欣向賓夕法尼亞大學申請延期一年,她在申請書上寫著:“懇請學校能延期一年,如果一年后,父親仍沒蘇醒,我只能放棄,不是放棄父親,而是放棄留學……”
有人問她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她說等父親轉到普通病房,就找份工作賺錢。如果父親一直需要照顧,那就照顧他一輩子。她說愛是一個名詞,更是一個動詞,一個連續(xù)的動詞。
愛是一個名詞,更是一個動詞,一個連續(xù)的動詞。愛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更需要我們持續(xù)不斷地去付出。真正的愛不是停留在紙上,更不是感天動地的表白,愛只有在行動中,才會閃耀出人性的光輝。
今天我講的孝,是《弟子規(guī)》中最樸實無華的一篇,因為本來父母對子女的愛就是平平淡淡,細水長流的。我非常感謝古圣先賢能為我們留下像《弟子規(guī)》一樣的文學經(jīng)典,能讓我們在快要放棄中華禮儀文化的時候,及時的點醒了我們,喚起了我們內(nèi)心隱藏已久的仁愛之心。
可能有人會問,學習《弟子規(guī)》對我們有什么好處,為什么要去學它呢?這個問題我也解答不了。的確,學習這些文學經(jīng)典,并沒有明顯的好處,可我想說,秦始皇焚書坑儒,讓中國的發(fā)展倒退了將近200年,200年啊,這是個什么概念,200年xx都爆炸成功了,人類都到太空行走了。如果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上,缺失了這些文化,那中國道德素質(zhì)的發(fā)展會是什么樣的呢?經(jīng)濟發(fā)展的同時,也要記得該好好提高國民的道德素質(zhì),靠什么呢?靠的不就是古代先賢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嗎?它就像是勒馬韁繩,在我們將要走向懸崖的時候,及時把我們拉回來,它更像是一面鏡子,時時刻刻提醒人們自己在做什么。
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了,各種媒體宣傳,讓我們時時了解身邊發(fā)生的事情,這些新聞里,并不缺乏那些不和諧的畫面。有人會問,這和我有什么關系呢,又不是我要這么做的?可是,如果不是因為旁觀者的冷漠,我想現(xiàn)在的社會風氣也不至于此吧。
《忐忑》這首歌大家都聽過吧,我想聽聽大家對這首歌的看法!鹅愤@首歌整首下來,就沒有好好的唱過一句歌詞,除了龔琳娜在那一直炫耀自己的歌技以外,我真不知道還有什么這么吸引大家。但是為什么還有好多人都熱力追捧她呢?是不是安逸平和的音樂人們聽膩了,想追求刺激,沒事自己找罪受。
可能我說的有點遠了,不過從這個側面就不難看出,現(xiàn)代人對古代文學經(jīng)典,真的是已經(jīng)到了置之不理的地步了。人要是把鏡子給丟了,那怎么才會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呢?如果連自己都不懂得潔身自好的話,又會將父母置于何地,以后又將以何種姿態(tài)去教育自己的后代呢?《弟子規(guī)》有云“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德行敗壞了,不僅是自己的事,更會讓父母難做人。當我們做錯了事,別人只會在背后議論我們的父母。
歷代賢士積累的不僅僅是一些空話而已,那是他們真的見到了這么做而得到的結果,才總結出來的。古人已經(jīng)不在了,但這些經(jīng)典還在,它需要我們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四大文明古國,為什么只有我們中華民族還屹立不倒?這也充分說明了先輩的治世之道還是可取的。
以孝為主題的優(yōu)秀演講稿2
在學習《弟子規(guī)》中,讓我感受頗深的一篇就是“入則孝”。
如今,許多孩子都是父母的獨生子,總是被父母護著、寵著、溺愛著。所以有些孩子便淡忘了“孝”這個眼。
可“孝”是為人之本,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回頭望過,二十幾年前的某一天,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來,但當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便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那就是--照顧我,養(yǎng)育我!
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爸爸媽媽卻毫無怨言的撫養(yǎng)我長大,那么辛苦,那么努力!
當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歪歪扭扭的寫出一個字的時候,都是源自父母的耐心教導!
當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的原諒我的人是父母,當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慶祝,和我分享喜悅的人是父母,而今天,我即將成家立業(yè),即將為人妻為人母時。依然牽掛著我的還是父母!
伙伴們,我們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們對父母的牽掛又有多少呢?我們是否曾記得父母的生日呢?俗話說“兒的生日,娘的苦日”,當我們?yōu)樽约旱纳諔c賀時,是否曾想到過用死亡般的痛苦讓你降生的母親呢?是否曾真誠的給孕育你的母親一聲祝福呢?
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來說算不了什么,但對父母來講,這聲祝福卻比什么都重要,都難忘,都足以讓他們熱淚盈眶!
談到生日,讓我不禁想起汶川地震中這樣一幅感人的畫面,和它背后那讓人撕心裂肺的故事:
這個熟睡中的寶寶,還全然不知他的母親已經(jīng)在地震中走向了天堂,當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那位母親的時候她已經(jīng)以這樣的姿勢定格了:雙膝跪地,雙手堅定的撐著,上身向前匍匐著,模樣就像在行跪拜禮,她的身體被壓得變了形,讓人不忍目睹,但是,她在廢墟中拱起了一座母愛的橋!
千萬斤的廢墟啊!她沒有倒下,那是因為,有一種愛的力量在支撐!
或許她還活著?救援人員沖她喊叫,用撬棍敲擊著水泥框梁,她沒有任何反應,隊長伸進手觸摸到的卻是冰冷的軀體,于是人們暫放下了她,走向了下一個廢墟………
或許是得到神靈的啟示,救援隊長突然想到什么,他迅速的往回跑,竭盡全力的將手伸進那女人身子彎成的蒼穹中,他摸到一個軟乎乎、暖融融的小生命!那是一個孩子!救援人員將斷壁殘磚搬開,在她屈曲的身體下面抱出了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在母親的呵護下他還甘然熟睡著,那是因為有母親的庇護!
隊長緊緊的把嬰兒抱在懷里,淚眼盈盈…….
橄欖綠和紅色的襁褓互相輝映,成為人間最美麗的風景!
孩子毫發(fā)未損,紅撲撲的小臉讓所有的人為之動容!
隨行的醫(yī)生準備給他做體檢時,襁褓中卻畫出一部手機,上邊是一條已經(jīng)寫好的短息:“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得,媽媽愛你!”
這是世界上最感人的短信,同時也是一份特殊的遺囑,一個偉大的祝福!
就這樣,這位母親用她那大山般的脊梁為她的孩子留下了他第二個生日!
伙伴們,雖然我們沒有遭遇過他們的幸而不幸,但是,我們的母親所給予我們的愛,也同樣,是那樣寬宏,那樣偉大!
所以我們不能缺少那顆金子般的孝心!
一聲小心叮嚀,一句噓寒問暖,讓所有的東西在孝心面前失色暗然!孝心給了我們微笑的魅力,孝心給了我們世界上最動人的溫暖,讓孝心澎湃我們的血液吧!讓孝心成長為一種美麗的習慣!
今天我終于覺得自己又成長了許多,那是因為我是綠太陽的一員,是因為我走進了這家不僅僅是一個公司,更像是一所學校,一個家庭的綠太陽,是這里讓我認識了那可以擁有幸福人生的《弟子規(guī)》,是這里,讓我懂得了那如何感恩父母的“入則孝”!伙伴們!就讓我們共同攜手,讓我們的孝心與《弟子規(guī)》同行!
【以孝為主題的優(yōu)秀演講稿】相關文章:
孝親敬老演講稿匯總10篇09-14
百善孝為先演講稿09-23
關于感恩的主題演講稿09-08
優(yōu)秀護士演講稿09-25
感恩為題演講稿匯編5篇09-03
學會感恩為演講稿合集7篇09-13
學生關于文明主題演講稿09-27
感恩主題演講稿13篇09-23
優(yōu)秀教師演講稿09-12
珍惜時間優(yōu)秀演講稿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