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生演講稿優(yōu)選(3篇)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可以使用演講稿的機會越來越多,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演講稿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生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你們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嗎?今天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明天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有人說:“沒有森林就沒有人類”,這句話并不夸張,森林是糧食生產(chǎn)安全保障的基礎,對保護農(nóng)田、維護自然界生態(tài)平衡和美化環(huán)境都十分重要。森林可以調(diào)節(jié)氣候,有了森林,地球上的氣候會變得正常穩(wěn)定,風調(diào)雨順,可以減少干旱與洪澇的災害,地面水土就不易流失,地球上的空氣也可以得到凈化。然而,森林卻在以一種令人吃驚地速度消失。非法砍伐、破壞性砍伐等人類的行為正在吞噬著原始森林。毀林帶來的炭排放逐漸改變著我們的氣候,而依賴森林生存的成千上萬的人們以及超過2/3的.陸地動植物都將無家可歸。
有的同學會說:“我們連森林都沒見過,怎么會破壞森林呢?” 其實,我們每天所用的紙張,都是用木漿制成的,為了供應用紙,每天就會有成千上萬棵樹木被砍伐。我們?nèi)ゲ宛^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也是木頭做的,據(jù)測算,5000雙筷子就能毀掉一棵大樹。
而水呢?水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資源。生活中,衣、食、住、行哪樣離得開水?可能在我們大部分人腦海中總有一個觀念——水是取之不盡的,隨用隨取。隨著人口的與日俱增和工農(nóng)業(yè)的飛速發(fā)展,人類需水量也隨之增長,水緊張的現(xiàn)實日益突出。目前,我國的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平方米,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僅居世界第88位,屬世界貧水國之一。有一則公益廣告說得好:“如果人類再不珍惜水,那么我們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自己的眼淚!
為了不讓悲劇發(fā)生,我們能做什么呢?我們能做的事情很多,比如:節(jié)約每一張紙,雙面使用紙,回收廢紙;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一水多用,隨手關緊水龍頭;保護每一塊綠地,愛護每一棵樹木等等,還有很多很多。同學們,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樹立起環(huán)保意識,嚴格要求自己,讓青山常在,碧水常流,我們才能在綠色世界里健康成長。
小學生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班的xx。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端午文化,剛剛度過愉快的周末,我們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端午小長假。曾經(jīng)有一首兒歌唱道:“端午節(jié),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边@些,都是端午節(jié)上最為熱鬧的一些習俗。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年少的我們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而是將目光轉(zhuǎn)向“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等,甚至各種不是節(jié)日的數(shù)字節(jié)。面對這種現(xiàn)狀,我們不得不反思,端午節(jié)到底意味著什么?
端午節(jié),是民眾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廣為流傳的節(jié)日,端午是一個詩人的節(jié)日。據(jù)[史記]記載,屈原在流放期間,寫下了[離騷][天問][九歌]等憂國憂民的不朽詩篇。當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眼看著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悲憤之下,于五月初五,奮筆疾書[懷沙]后,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憂國憂民,一片赤膽忠心,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暢談端午,意味著什么,或者說倡導的是什么?毋庸置疑,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國家安危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的高度責任感,試問千年之后,誰的名字和作品還能為世人所傳誦?
曾經(jīng),我們被稱為“東亞病夫”,恥辱雖然已隨風而逝,但歷史應該銘記。增強國民體質(zhì)是國之大計。每逢端午節(jié),許多地方組織賽龍舟,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這也契合強健國民體格的要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同學們一定要積極參加校內(nèi)外的各種體育運動,強身健體,同時養(yǎng)成競爭團結(jié)勇往無前的精神。
古人在端午節(jié)前后喜愛用艾葉來驅(qū)趕蚊蟲,凈化空氣,這個傳統(tǒng)亦保留至今。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是傳染病的`高發(fā)時節(jié),所以大家要注重個人衛(wèi)生,早睡早起,遠離疾病。
和屈原不同,我們身處的時代是盛世的中國。國家富強,民眾和諧。在這樣一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愛國,學會珍惜我們看似應得的寬敞璀璨的教室,我們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甚至我們的衣食住行。這都是我們的祖輩,懷著愛國愛民的理念,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拼搏而來的。
同學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我們了解了端午文化,期望大家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者,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樹我雄心,壯我中華。最后,預祝老師們同學們端午節(jié)快樂!
小學生演講稿 篇3
每天清晨步入校園,綠色的草坪,棕色的跑道,鮮明而干凈的色彩讓人肅然起敬,穿過一排整齊的柿子樹,這時的靜寂讓自己陶醉,也常常不禁想起自己童年時的學校。
說是學校真的是有點大言不慚,因為它普通的就是一戶人家,兩間房子,沒有園墻,和周圍的住家渾然一體,如果你不走進去看到里面的擺設,在外面你絲毫無法辨別出它就是神圣的學校。可是說 它是學校也一點也不夸張,因為就在這間屋子里,“駐扎”著1年級到5年級的全部學生,盡管有的年級只有兩個人,最多的年級也不過4個人,是典型的復試教學,另外一間就是老師的家兼辦公室。
教室里面的桌椅板凳都是從各家各戶湊來的.,所以是各式各樣,五花八門,記得最好的一個桌子是一張雕花的古式方桌,古香古色,這是最高年級的學哥學姐們才有資格坐,這也成了一種榮耀。記 得最早的桌子都是用磚砌成的,上面用洋灰抹平,冬天的時候,冰得讓人無法接觸。別看這么簡陋的學校也不是村村都有,這是村委會重視知識的結(jié)果。老師是村子里最有學問的人了,不過他還是要下 地干活的。記得教我們的老師是一個中專生,準確地說是初中畢業(yè)后又上了兩年學,不過不是師范而是學醫(yī)的,所以他還是我們村的赤腳醫(yī)生,誰有個頭疼腦熱什么的,都會找他看看開個方子。后來他 結(jié)婚后,他的愛人也認字,村里就讓她教1、2年級,而他則教3、4、5年級。再后來他們有了孩子,常常是一邊看孩子一邊給我們上課,所以他們的孩子都是在知識的海洋中熏陶大的,記得他們的老二剛 會說話時就一鳴驚人:“你看我多漂亮啊,臉象紅蘋果一樣。”一度傳為“佳話”。老師進到里屋就是家,走出來就是教室,看到老師出出進進,倒也親切。
老師多才多藝,上什么課都是老師一句話,記得老師還會給我們上音樂課,一把二胡拉的有滋有味,教我們唱當時的電影插曲如《紅星歌》《紅梅贊》等,我們學的也是專注認真,多少年后的今天 還依稀可見。
我們還有社會實踐課,那就是幫助老師家剝玉米,晾麥子,課的內(nèi)容隨時令的農(nóng)忙而變化,隨老師家的活而變化。
我們更有體育課,園子里我們自己決定著活動的內(nèi)容,在地上畫上幾個格子,就能玩跳房子;一人彎腰扶膝,其他人從他身上跳過去,就是跳山羊;畫一個大圓圈,分成兩撥,雙手搬腳,單腿跳著 拱人,把對方拱出圓圈,F(xiàn)在孩子的下腰是在舞蹈課上學的,而我們就在園子中晾曬的草上練出來的。
我們自由著,快樂著,現(xiàn)在想來絲毫沒有因為學校的簡陋留下怨氣,更沒有因為學習留下的壓力。只有無拘無束的放縱,只有屬于童年的快樂記憶。
【小學生演講稿】相關文章:
小學生的演講稿03-23
小學生演講稿06-13
給小學生的演講稿06-21
(精選)小學生演講稿07-13
小學生演講稿(精選)07-13
【經(jīng)典】小學生演講稿08-20
小學生演講稿(精選)08-21
(經(jīng)典)小學生演講稿08-12
小學生演講稿(經(jīng)典)09-18
[經(jīng)典]小學生演講稿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