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烏塔》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烏塔》讀后感1
最近,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烏塔在14歲就能獨自一人游歐洲,我被烏塔那熱情、大膽、細心的品質(zhì)所折服。
讀了這篇文章之后,我的心里很不平靜,同時也產(chǎn)生了疑問。為什么中國的孩子不可以獨立自主呢?難道所謂的“安全”就是對孩子全部的愛嗎?我們是一群渴望去窗外自由飛翔的'小鳥,而現(xiàn)在的家長們對我們的溺愛簡直是捧在手里怕飛了,放在嘴里怕化了。父母的過分關愛讓我們感到窒息。
在家里,我不做任何家務。無論是整理房間,還是洗洗刷刷,都是媽媽一人全部承包。我只是學習的“功臣”,真可謂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每當我學習閑暇時,想去幫媽媽做點什么,都會被媽媽婉言拒絕。結果,我變成了一個十足的書呆子。
我奉勸我們的家長,醒悟吧!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些自由的空間吧!
《烏塔》讀后感2
每個孩子都會長大,離開媽媽和爸爸,自己找一份好的工作,自己成家立業(yè)。
烏塔是個德國小女孩,今年14歲,她準備用三年的時間游遍歐洲。她勇敢,堅強,自強自立,勇猛,有耐心,是個勇敢的女孩。
有時,媽媽會叫我拖地,可是,我就是從蜜罐子里出來的,哪回拖呀!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終于學會了拖地,還越拖越有勁兒,一下就拖完了,我問媽媽:“還有事干
嗎?”媽媽氣喘吁吁的說:“沒事干了!看會兒電視吧!”我心想:媽媽一定很辛苦吧!我無聊極了,便拉起掃把掃了起來。媽媽見了,笑瞇瞇的`說:“會做事了,但是,你還小呢!”我嘟起小嘴說道:“我已經(jīng)長大了耶!不再是嬌寶寶了!”
媽媽,您該放手了,我不愿意當一只不會飛翔的小鳥,如果不會飛,就會一輩子呆在籠子里,而不會在天空中翱翔!
《烏塔》讀后感3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從心底里佩服外國的“雄鷹”。烏塔,是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竟能獨自游歷各個遠近的國家。但她堅決不會花父母一分錢和一滴心血,只用她自己那三年辛苦干活而得來的,她覺得做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讓我們再來看看這邊的中國人是怎樣來愛孩子們的吧!整天就知道讓孩子好好學習,以后可以享福,永遠讓孩子生活在他們的翅膀下。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哎~我真想給中國的家長們開一個家長會,說:“家長們,你們好!你們知道對孩子們來說,愛是什么嗎?愛就是讓孩子們展翅高飛,飛向高高的藍天……”
《烏塔》讀后感4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烏塔》。
本文講了主人公烏塔。當時她只有12歲。她獨自一個人在歐洲旅行,已經(jīng)去了法國、瑞典、奧地利、意大利等四國,還要去希臘。為了這次旅行,她準備了3年,做了以下準備工作: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讀有關的書籍,為了這次旅行掙錢。
我認為烏塔的做法很正確。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每個地方都會學到很多知識。這些知識是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正像烏塔所說的一樣,“從電視上和書本上認識的世界總是不完美的'!蔽覀冎袊⒆悠鋵嵤遣豢鞓返,尤其是獨生子女,總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十分溺愛。我們就是平時上街也要手牽著手,好像一放手就會被壞人領走似的。自己出去旅行簡直是一種奢望,是我們獨身子女遙不可及的夢想。
我們真希望父母給我們一片自由的天空,讓我們自由翱翔。
《烏塔》讀后感5
讀過這篇課文,我的心里擁有非常大震撼人心。
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孩,居然能獨自一人游覽歐州!想也無需想就了解東西方小孩子有多大區(qū)別,一個能自立自強,一個是經(jīng)常呼爹喚娘!中國的孩子們,是溫室的塑料大棚的花瓣,經(jīng)受不住風吹,稍微受挫就拉肚子。大家中華文化世世代代代廣為流傳的磨練意志去哪了,難道說確實要毀在大家手上了沒有?大家經(jīng)常便是學習,學習,再學習,隨后變?yōu)椤袄蠈嵢恕薄跛前肯栌谒{天白云的`蒼鷹,而我們都是養(yǎng)在金絲籠中的小鳥!烏塔能感受獨立學習的開心,度假旅游的開心,打工掙錢的開心……。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烏塔對比差得很大太大。
我想高聲的告知中國的爸爸媽媽,大家確實想要祖國的花朵毀在大家手上嗎,趕緊開啟“嬌慣之鎖”給小朋友們一片自立自強的藍天白云,讓愛更極致,讓愛更豐富!
《烏塔》讀后感6
我讀了《烏塔》一課后,覺得烏塔是一個獨立,自修能力強的女孩子,她自己給自己掙旅費,供自己去歐洲旅行,在旅游前,自己做充分的準備。我在生活中不能像烏塔那么獨立,起床要叫媽媽催我,每當遇到作業(yè)上的難題,我就請求父母的幫助。
烏塔在生活中已不用父母為她操心,我卻讓父母干這干那,和烏塔相比,我心里很慚愧。雖然我不能像烏塔那樣獨立一個人走遍世界,但我要學習烏塔的自理自立,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能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性,做個好孩子。
《烏塔》讀后感7
記得二年級暑假前,期末考試的那一天,好朋友金忻爾來我家玩。去公園玩時,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們自己去好了!媽媽死活不肯:不行,小鬼!萬一過馬路出事了怎么辦?那時我特別生氣:為什么?為什么不讓我獨自去?后來,我才明白在平時生活中處處依賴大人,從來沒有單獨出去過或者獨立的去完成一件事,所以大人才不放心。
獨立過的同學,請你回答我:如果有一天,家的依靠真的被風雨吞噬了,你是否會自暴自棄?如果有一天,父母真的`悄無聲息地走了,你該怎么辦?如果有一天,你真的真的真的長大了,生活,你該如何安排?最后,讓我們吹響獨立的號角吧!
《烏塔》讀后感8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讓我覺得烏塔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跟她比起來,差距還是很大的'。
我每次都依賴父母,一點都不獨立?戳诉@篇課文,我要變得獨立,而且我一點也不會安排旅游的時間,不知道坐什么車去哪里玩,也不會像烏塔那么堅定。有可能我本來想去歐洲,但是看了別人去歐洲非常麻煩就放棄了。所以我有很多地方要向烏塔學習,現(xiàn)在開始我就要變得獨立、勇敢、堅定。中國人14歲自己不能出遠門,也是因為父母不放心,外面壞人太多了,一下就被賣走了,而美國不一樣。烏塔真的讓我非常敬佩她,如果想象一下我自己14歲出遠門,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稙跛愤@篇課文真的幫助了我很多,像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變得獨立、勇敢、堅定了。
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能跟烏塔學習。
《烏塔》讀后感9
在書的海洋里,有非常多的書,我讀過的也不少,大部分都想不起來了,可是一篇課文中的主人公卻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那就是烏塔。
課文主要講十四歲的烏塔,獨自一人游歷了整個歐洲的.事情。最令我佩服的是她做事的,為了這次游歷,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閱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都幫超級市場或餐館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幫別人帶小孩,這些是見她工作的細致。
看了這樣的烏塔,我頓時臉紅了,因為我長那么大了,做什么事情都沒先作準備。有一次,媽媽對我說∶“你已經(jīng)四年級了要自己整理書包了!蔽伊⒖陶硗陼蜕洗菜X了。第二天來到學校早讀語文是我從書包里我翻來翻去還是找不到語文書,我急得像一只在熱鍋上的螞蟻,嗚嗚!要等著抄書了,這時爸爸出現(xiàn)在教室門口,原來爸爸把我的“救命稻草”帶來了,幸好有爸爸不然真的要抄書了。
看來,我真的要向烏塔學習了,學習她做事的充足準備。
《烏塔》讀后感10
課文寫了一位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她非常勇敢,生活獨立,是一個已經(jīng)可以離開家人獨自去遠方旅游的人了。她出去旅游是有準備的,而且她不是一般隨隨便便準備,是有計劃的、很用心的、堅持不懈地準備著,準備的時間很長——是三年。那錢又是怎樣準備的.呢?不知道吧,是她每個周末去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寒暑假還陪人家小孩玩而掙來的。同時,這三年她還用了晚上寫完作業(yè)后的時間,去搜索與旅游地風土人情、氣侯、貨幣等相關資料。不講了,我想你們肯定想知道她的名字,她就是勇敢又自立的小姑娘——烏塔。
看到這個名字,你們是不是感受很怪啊?確實,這個名字也讓我感到怪怪的。如果我不告訴你她是個小姑娘,你肯定會把這兩個字理解成有很多烏鴉的塔吧?
最后,我想對天下的父母說:“愛孩子,就要培養(yǎng)我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也可以讓我們像烏塔那樣,自己走遍世界,費用也自已掙。”
《烏塔》讀后感11
本文講述了一名14歲的學生--烏塔,獨自游歷歐洲的故事。
一人人獨自去另一個國家,是我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我們從農(nóng)大出發(fā),連越南都不敢去,哪能去歐洲。估計,都要嚇破膽了。
我們本身能自由飛翔在廣闊的天空,為何被束縛在無趣的困籠之中,這可就要問父母了,是中國的父母,給孩子傳教"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道理;是中國的父母,對孩子只是傳授知識,不傳授真理;是中國的.父母,讓兒女邊讀熟薄紙,不識實物。但也有一些父母,他們是美麗的,因為,他們給了孩子觀察的自由,有許多人問過我:"為什么你作文寫的不錯!"其實不僅是寫作時的靜或?qū)囊魳罚有你一定要熟知大自然,因為,我曾親自拔過小白蘿卜,種過牽牛,還有親自在密密松林里用石頭做桌子和椅子,用冰草編過座墊,苦頭吃盡了,這才有一點兒寫頭,但這還不夠苦。
所以,請讓我們在天空飛吧。
《烏塔》讀后感12
《烏塔》一文講的是,作者在羅馬的旅館里,認識了一個 14 歲的德國女孩兒——烏塔。烏塔告訴作者:“我趁著假期游歷歐洲,已經(jīng)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自已用了三年的時間來設計日程、路線,并閱讀了很多與國家有關的書籍,還用自己的勞動掙了旅費。”
在我的眼中,烏塔是一個熱愛生活,自主能力很強的'孩子。
在中國, 14 歲的年紀是什么概念?父母哪里會放心孩子獨自一人出遠門,孩子們還賴在父母的懷抱里撒嬌呢!
我感到很奇怪:為什么德國的孩子就能自己出遠門?這是德國的規(guī)定嗎?不是的,因為我們總是認為電視和書本中見到的世界很完美,而烏塔說:“只有親自到了意大利,它的美才打動了我!”
我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要依賴父母,要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烏塔》讀后感13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后,一道又一道波浪沖擊著我的心靈。烏塔,一個女孩,竟然如此的勇敢,獨自一人游走四方,這是怎樣的一種勇氣。這是怎樣的一種自豪。
一個14歲的孩子,獨自游歐洲,如果我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會相信。
我有這種勇氣嗎。沒有,我有這種生存能力嗎。沒有?墒,烏塔卻有。而烏塔卻獨自游歐洲。
當然,小小的烏塔能這樣漫游世界,除了父母的支持外,她還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要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還要得到社會的'支持和鼓勵。如果是在中國,肯定會被當成離家出走的不良少年而讓警察送回家,臨別時肯定還有一大堆教訓的話。
我覺的烏塔這樣做很好,因為,他沒用爸爸媽媽的錢,而是用自己的勞動換來得錢,這樣才有意義,我非常佩服她。
《烏塔》讀后感14
烏塔14歲就能獨自游歷歐洲,我被烏塔那大膽、細心的品質(zhì)所折服了。
讀了文章后,我心里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為什么中國的孩子不可以獨自生活呢?難道所謂的‘安全’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全部的愛嗎?”父母過分的寵愛、關愛讓我們感到了窒息。在家里整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甚至連襪子都是由媽媽洗,其實這些小事我自己也能做,可媽媽就是不讓。唉!沒辦法呀,正如所說的:“我的任務就是學習!痹谥袊,在家里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孩子氣何止我一個呀!我聽過一個故事:一位考上了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只是因為自己不會洗衣服,疊被子,甚至不會整理自己的書包而被迫輟學了。由此可見,中國的孩子是多么地缺少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我要對中國的父母說,給孩子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讓愛理完美,讓愛理充實,讓愛理理智!
《烏塔》讀后感15
一次物件讀報時間里,朱老師給我們念了一篇文章——《烏塔》,聽了這篇文章后,我的感觸有很多。
課文寫的是一個14歲的女孩一人游歐洲,她獨立自主而我們就像被關在籠子里快窒息的小鳥,我們是多么渴望能夠在窗外的藍天上自由的飛翔。家長愛我們,但那是溺愛。
我知道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家院子里有一個大姐姐,她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但因為在家里,她不整理房間,不洗自己的'衣服,也不和別的小朋友溝通,家務事她也一概不管,她媽媽只讓她學習,星期六、星期天她媽媽也不讓她干家務,只讓她上補習班,所以她成了十足的書呆子。她去上大學,不會自己洗碗,不會自己疊被子,但別人都會,她就有了別人什么都會,而我卻什么都不會的心理,她自己因為承愛不住壓力,所以精神失常了。
讀了這篇文章之后,我想對所有寵溺孩子的爸爸媽媽說,你們應該培養(yǎng)我做一只雄鷹、一棵蒼松,我要像烏塔學習,你們,要想烏塔的父母學習。
【《烏塔》讀后感】相關文章:
閱讀烏塔心得09-13
《烏塔》讀后感01-02
烏塔的讀后感02-05
烏塔讀后感11-28
關于《烏塔》的讀后感03-08
【優(yōu)秀】《烏塔》讀后感12-21
《烏塔》讀書心得01-12
讀《烏塔》有感12-12
《烏塔》讀后感 15篇03-20